CSGO之黄金年代

第735章 初到悉尼(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35章 初到悉尼

悉尼这个地方的气候,可太爽啦。

四月底五月初跑到这里来享受一下阳光海滩,简直就是一次美好的旅途。

这也是esl和广大职业选手如此看重澳洲锦标赛的原因。

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这边亚太队伍和澳洲本土队伍多,赛事难度低不少呢。

积分多,奖金多,比赛难度低,气候宜人,所以大家都爱来。

这次iem悉尼,总计有十六支队伍参加。

一半儿欧美强队,一半儿亚太和澳洲地区的队伍。

faze,sk,astralis,fnatic,cloud9,g2,mouz,nrg,这八支是欧洲和美洲赛区的队伍。

tyloo,mvppk,boot-d[s],这三支是亚太区队伍。

renegades,grayhound,order,chiefs,legacy oce,是五支澳洲队伍。

其实原本的邀请名单里,是有navi的。

但是他们因为签证问题,根本来不了澳洲,所以legacy oce是esl晋级填充的替代品。

……

这次iem悉尼之前,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

就是v社和esl前后脚发出公告,他们将会采用新的图池结构。

用新版的炙热沙城,替换掉原有图池中的古堡激战。

也就是说,新版炙热沙城,将会在这次iem悉尼中首次亮相。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撒花吧!

faze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片欢腾!

包括karrigan和ropz在内,这五个人全是传统炙热沙城高手。

这次图池更新,谁才是最大的获益者,不言而喻啊。

……

在马赛站的比赛上,astralis想要用奇招儿赢faze的愿望破灭之后,他们还公开发声聊过faze的图池问题。

很多队伍的指挥和教练都有一个习惯。

就是通过steam好友状态的显示,来统计对手们最近都在练什么地图。

karrigan就是这样的。

他在faze集训的时候,就一直在监视淘汰赛中可能碰见的对手。

经过统计发现,astralis近期在猛练死城之谜。

而astralis呢,在马赛站前期的比赛中,一次死城之谜都没选过。

所以,karrigan料定,astralis肯定会在某个时刻突然选死城之谜来奇袭faze或者对付其他不熟悉这张地图的对手。

因为死城之谜这张地图的地形相对简单,战术丰富度没有那么高,对枪的成分大一些。

所以很多队伍在ban pick阶段,都不会在第一次就主动ban掉这个图,通常会在第二阶段ban掉它。

这就给了很多队伍在pick阶段用死城之谜奇袭的可能性。

采访中,zonic和gla1ve表示,他俩就是这么想的,也确实这么做了。

结果发现,他们加练之后的死城之谜,在faze面前依旧像小丑一样。

他们在赛后认为自己很愚蠢,竟然抛弃了团队和道具优势,跑到这张地图上和faze拼枪法。

还是应该多练古堡激战和死亡游乐园这种大协同地图。

至少这两张地图,faze的竞争力绝对够不到顶级。

他们在马赛站进化出的这些构想,都是基于炙热沙城没进入图池的时候。

结果呢!

现在古堡激战被移除图池了。

轮椅发烧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