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二十三章 单骑入阵——马璘(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十三章 单骑入阵——马璘

马璘,字仁杰,岐州扶风人,唐朝中期名将。出身将门之家,祖父马正会,曾任右威卫将军,父亲马晟,曾任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自幼便成了孤儿,整天游荡,无所事事,在二十岁时,马璘偶然间读了《马援传》,这位东汉名将的事迹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读到“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时,马璘慨叹道:“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

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十五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唐玄宗闻讯后,一面组织力量抵抗,一面调朔方、河西、陇右等军镇,除留少数军队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长安失守,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为唐肃宗。马璘统精兵三千,至凤翔镇护驾勤王,抵达凤翔后,觐见肃宗,肃宗见马璘谈吐不凡,颇感惊奇,遂令其率军东讨叛军。初战卫南时,马璘即以百骑破叛军五千之众,后在河阳与叛军作战,马璘又立殊功,因功升任镇西节度使。

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李豫即位,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已先后死去,史朝义成为叛军的最高统帅。唐代宗授其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诸军节度行营副元帅,与诸道节度使军队及回纥兵会师于陕州,进讨史朝义。马璘随河南等道副元帅李光弼,由陈留西出,与诸军会攻洛阳,唐军攻克怀州,列阵于横水。

史朝义命其部将率兵数万,于城外立栅自固,企图阻挡唐军,仆固怀恩则布阵于洛阳西原,另派骁骑及回纥兵沿山迂回至城外史军栅营的东北,前后夹击,大破史军。史朝义亲率主力十万出城援救,列阵于昭觉寺,“营垒如山,旌甲耀日”。唐军发起猛烈攻击,杀伤叛军甚众,但叛军阵仍坚持不动,神策军观容使鱼朝恩派射生将五百人力战,叛军虽多有死者,但对叛军军阵的冲击仍不奏效。在这关键时刻,马璘见诸将皆不敢动,说:“事急矣!”

于是,单骑驰入敌阵,英勇奋击,夺贼两牌,马璘率部下五百人杀入叛军阵中,多次进出敌阵,叛军披靡,唐军乘势而进,大败叛军。唐军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再次击败叛军,共斩首级六万,俘虏叛军二万人,史朝义率轻骑数百向东逃跑,唐军收复东京洛阳及河阳城。此战,是唐军与叛军进行的战略决战,马璘对决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后,李光弼赞许道:“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马璘因功获授试太常卿。

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唐,引吐蕃军东进。代宗命马璘率军援救河西,吐蕃乘唐朝内乱,兵力空虚之机,攻克长安,代宗被迫出逃陕州避难。关内副元帅郭子仪率四千兵与各地唐兵合兵反攻长安,在城内,唐朝军民里应外合,迫使吐蕃军在长安城滞留十三天后,引兵撤出长安。吐蕃军在溃退途中围攻凤翔,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紧闭城门拒守,吐蕃军攻城数日不下,时任镇西节度使的马璘,听到代宗出逃陕州的消息后,立即率精骑四千余人自河西转战长安救难。

正值吐蕃军围攻凤翔,马璘率众手持满弓,直指吐蕃军队,突入城中,随后又身不解甲,背城出战,单骑身先士卒奋击,俘斩蕃军数千人,血流于野。吐蕃军再次逼城请战,马璘打开悬门严阵以待,吐蕃军一见马璘出现,心中胆怯,说道:“这位将军不怕死,我们应该避开他。”于是,撤军而走,据守原、会、成、渭等州以便它图。经过此战,马璘名声大振,代宗回京后,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令其兼御史中丞之衔。唐代宗以马璘兼南道和蕃使,出访吐蕃,不久,又任四镇、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

当时,吐蕃趁唐朝内乱之机,夺取了唐朝大量的领土,并且不断侵犯边境,而泾州离吐蕃较近,为了对付吐蕃,加强泾州的防务,代宗将马璘调至泾州,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及泾原节度、泾州刺史,其余职位如故,而后又任河南道副元帅,以郑、滑二州隶属于他。

马璘到泾州后,立即“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仆固怀恩再次诱引吐蕃、回纥、党项羌、奴刺、吐谷浑等三十余万大军分兵三路南下攻唐,其中北路大军由吐蕃大将尚结息、赞摩、马重英率领,自泾州、邠州、凤翔府攻取奉天、醴泉,进逼长安,回纥军继吐蕃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二十万为后援。吐蕃等三路大军压境,京师震恐,代宗下制亲征,并派中使追回淮西节度使李忠臣驻守东渭桥,派检校太子太保李光进驻兵云阳,马璘则与河南节度使郝廷玉驻守便桥。

当时,马璘部在武功东原与吐蕃军游骑四百余人相遇,马璘派五十名精兵偷袭蕃军游骑,大败敌军,在唐军的不断抵抗下,联军进展缓慢,不久又得知仆固怀恩暴死,加上内部不和,遭到唐军反击,大败而走。

吐蕃大将尚结息率军数万围攻灵州,并派游骑兵到潘原、宜禄等地侦察军情。代宗一方面令马璘严阵以待,另一方面令大将郭子仪调离河中,令其率精兵三万与马璘协同作战,镇守泾阳(,朔方军出兵解灵州之围,尚结息兵败撤退。

尚息结领兵十万再次攻唐,进逼灵武,并派大将尚赞摩领兵两万攻打邠州,京师长安闻讯戒严,马璘得知吐蕃入侵,率兵主动迎战,大败吐蕃军,然后将俘虏押送京城,以稳人心。不久,吐蕃连败,只得撤军。宰相元载认为吐蕃连年进犯,马璘所率的四镇军队驻扎邠宁,其兵力无法与吐蕃对抗,而郭子仪率领朔方重兵镇守河中,却处于没有战事的腹心之地。他便有意让马璘移镇泾州,而让郭子仪率领朔方军队镇守邠州。代宗让马璘改任泾原节度使,将邠州、宁州、庆州归属于朔方,马璘接旨后,先去泾州修筑城防,让都虞侯段秀实担任邠州留后。

泾原之地,荒凉凋残,无法供养军队,为此,马璘多次上书陈诉实情。代宗将郑州、颍州之地划给马璘,并让他兼任郑、颍节度使。

吐蕃大将赞磨率领两万骑兵东进,攻打唐朝边地要冲,赞磨统领十万大军分头进攻泾州、邠州等地,派蕃军四节度分拒泾川、过阁川南,在渭河会师,形成攻势,对唐造成压力。面对此情,郭子仪派朔方兵马使浑瑊率领步骑五千人拒守,与马璘前后接应,形成犄角之势。马璘率兵与蕃军战于盐仓,遭到失败,泾原兵马使焦令谌与诸将狼狈而回,溃兵争道入城,马璘却被蕃军所困,到傍晚还没有回来。此时,段秀实召集焦令谌等指出:军法,失大将,麾下都处死。要求焦令谌等重振旗鼓,选派英勇善战之将率领守城将士倾城出动往救主将,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部下与蕃军力战,终于将马璘从乱军之中救出,入夜,马璘才得以回城。

战后,郭子仪召集诸将总结战败原因,定出破敌之策,即派浑瑊率兵驻守朝那,盐州刺史李国臣献破敌之计,即:吐蕃军乘胜必攻郊畿,唐军可击其背后。郭子仪派兵鸣鼓而西攻取秦原,吐蕃军中计退兵百城。马璘与浑瑊合兵一处,埋伏于吐蕃军途经险要之地,并夜间袭击蕃军,杀死数千人,敌军溃败,浑瑊又重新收回敌军所掠朔方俘虏两百余人、百姓七百余人、驼马数百匹。当时,马璘也率精兵两千余人于夜间偷袭敌军军营,并指定弓箭手专射身穿豹皮的吐蕃军主将,吐蕃军主将中箭,军心大乱,被迫举营退兵。此战之后,马璘因功进衔检校尚书右仆射。

马璘入朝,并暗示自己想要当宰相,被代宗任命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知尚书省事,进封扶风郡王。吐蕃举兵入侵,途经泾州,马璘率军出击,于百里城大败敌军。后来,马璘在泾州的军中去世,终年五十六岁,朝廷废朝以示哀悼,并追赠司徒,谥号武。

马璘守边八年,虽无开疆拓土之功,但始终能保一方平安,前后多次破敌,使敌不敢犯边,成为国家的屏障。他治军“令宽而肃”,所以将士都愿为他所用,虽然读书不多,但忠勇有嘉,武干绝伦,往往在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是中兴之猛将。

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之平淡生活
快穿之平淡生活
因为这本书是作者的新手作品,算得上是处女作吧,前面写的可能不是很成熟,后面作者会越来越熟练的,希望各位广大读者能体谅一下哈。
7冬冬
独宠绿茶我惨死,全家哭着悔断肠
独宠绿茶我惨死,全家哭着悔断肠
慕鸢芷做了十六年尊贵的公主,才被告知原来她只是抱养的,真公主回来之后她就成了没人要的替身。为了夺回父兄和未婚夫婿的爱,她卑微到尘埃里,却只换来敬爱的大哥一剑刺穿胸膛,最爱的未婚夫亲手对她剥皮揎草,悬挂在城门上示众。惨死重生,她决定封心锁爱,父皇和皇兄们却一反常态,不再偏心真公主裴云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跪下来求她:“哥哥错了,你才是我唯一的妹妹,我们回家好不好?”阴晴不定心狠手辣的四皇子只想
黑鹤一梦
穿书之逆转乾坤
穿书之逆转乾坤
关于穿书之逆转乾坤:苏瑶本是现代的一名历史爱好者,却意外穿进了自己正在阅读的一本古言虐心小说中,成为了那个命运悲惨的炮灰女配。在书中,她将被家族利用,被爱人背叛,最终香消玉殒。但苏瑶怎会甘心如此命运?凭借着对剧情的了若指掌,她决心逆转乾坤。从改变自身性格开始,在家族中巧妙周旋,智斗心怀叵测之人;于情感纠葛里,她渐渐认清真心,与命中注定的男主携手,一同在这风云变幻的书中世界,改写既定的悲剧结局,书
小宝儿Vanessa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去离婚的路上,林铭才发现自己这一辈子活的太混蛋了! 他无力改变离婚的命运,但他却意外得到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物价飙升、楼盘动荡、股票涨跌、国际大势……通通信手拈来! 多年以后,有记者采访林铭:“您现在已经富可敌国,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林铭笑了笑:“我只想对我的老婆孩子好一点,再好一点……”
白灵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前世,唐卿卿用尽所有力气,仍得不到父母和兄长们的认可。还被嫡妹和渣男陷害致死,惨烈收场。重活一世,她绝不重蹈覆辙,那样冷心冷情的家人不要也罢。就在她决绝离开后,兄长们却都后悔了。纷纷追妹火葬场。唐卿卿嗤之以鼻:本姑娘无牵无挂,自在逍遥不好吗?本以为,这辈子会孤寡一生。谁知却被腹黑王爷缠上身,倾尽所有独宠她一人。
君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