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活埋,与国同休!

第622章 苏尘欲透底(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22章 苏尘欲透底

约莫两刻钟过后,李世民回到丽政殿。

身后跟着老王。

看着微眯着双眼的长孙皇后,李世民摇头笑了笑。

“苏尘过来就座,我有事与你相商。”李世民向苏尘招了招手。

“好嘞!”苏尘立即带着椅子走了过来。

“父皇,父皇,麦穗!”小兕子拉着长乐公主也跟了过来。

李世民掌托麦穗,随意打量了一眼便放下,“呵呵,出宫可好玩?”

小丫头皱起眉头,十分不解父皇和母后为何对麦穗一点都震惊。

之前她还听姐夫说起,父皇见了麦穗会焚香参拜。

显然,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表现,和小丫头想象的出入很大。

“父皇,麦穗做包子的噢!”小丫头仔细思考,终于想到解释麦穗的方式。

李世民笑了笑,随意夸了一句,“明达真聪明!”

其实不怪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不认识六倍体小麦。而是与大唐现有的小麦体形和麦粒,相差实在太大。

若无人提醒,任谁也不会想到那是小麦。

苏尘和长乐公主也跟着笑了笑。

小兕子有些着急了,很委屈的看向苏尘。

苏尘向小兕子眨了眨眼,“陛下,大唐小麦产量多少斤一亩啊!”

李世民略作思索,“一石有余两石不足,约一百七十斤上下。”

苏尘点了点头,淡淡回了一句,“嗯,一亩狗尾巴草估计也有一百多斤。”

噗嗤!

长乐公主笑出声来。

李世民没吭声,两者产量确实与苏尘所说相差不大。

“那陛下可知……小兕子手中的麦穗亩产几何?”苏尘抱起小兕子面带微笑问道。

小兕子很配合的将麦穗伸向李世民。

李世民再次打量小丫头手中之物,观察野草所结颗粒物。

“兴许有八百来斤!”

猛然间,李世民意识到苏尘话中关键信息。

麦穗!

“啥玩意?你说此乃小麦麦穗!”李世民站起来从小兕子手中夺过麦穗。

“对啊!小兕子一直说那是麦穗。做包子的麦穗,你和母后没当回事而已!”

小兕子连连点头,她刚才确实是这么说的。

长孙皇后这时也清醒过来,起身看着李世民手中的野草。

现在她没有心情生气了!

大唐北方人口皆以麦为主食,关内道仅仅麦子做的饼食不下二十余种。

若是产量真有八百来斤,可以养活多少人?

李世民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小心翼翼从麦穗上摘下一粒。

捻去麦粒外衣,露出和大唐小麦外形差不多的脱壳麦子,麦粒中间同样有着一条凹槽。

只是体型要大不少。

“明达,此麦穗你从何处寻得?”李世民恨不得在小兕子脸上亲一口。

问完之后,李世民感觉自己问的有些多余。

小兕子答道,“姐夫给兕子的噢!”

李世民看向苏尘,“呵呵!”

苏尘:“嘿嘿!”

不等李世民开口,苏尘随手一挥。

一麻袋小麦出现在几人跟前。

老王身子一颤,又一次见识到苏尘凭空变物的本事。

李世民立即弯腰抓住麻袋两端用力提起,“哈哈哈……好好好,八十来斤!”

试好重量李世民轻轻将麻袋放下。

这麻袋是后世的重量一百斤。

大唐一斤要比后世重二两,约596克。

番茄打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
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关于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GTI与哈夫克集团之间,数年如梦的旷日持久之斗争,终于未换来渴望中的和平,而是引爆了一场彻底改变世界命运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从晨曦到黄昏,贯穿大地与天空的浩劫,是钢铁与血肉碰撞的呐喊,是尘土与硝烟交织的狂潮。GTI特战队的特战干员们——红狼,威龙,蜂医,蛊,牧羊人,乌鲁鲁,露娜,骇爪,再次投身前线,在这场如同启示录的战争中,在漫天的硝烟炮火中,他们与新的友军
苍茫遗篇
序列:失格愚戏
序列:失格愚戏
关于序列:失格愚戏:(不后宫,无女主,不套路,不系统,不无脑,反转,慢热,序列,团队群像,热血,优雅的高智商疯批)
负辜
九霄至尊
九霄至尊
“我反复强调,修仙界的风气本来就是歪的,不是我带歪的,都说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为什么我获胜了还总是有人诬陷我?”陆阳剑仙面对记者采访如此说道,表示非常愤怒。第二天。“我反复强调,修仙界的风气是我带歪的。”陆阳剑仙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如此说道,表示非常愤怒。——《修仙日报》为您报道。[最白的乌鸦]
老井
快穿:系统非要必我拆CP
快穿:系统非要必我拆CP
成为炮灰的第一天,搞事业。 成为炮灰的第二天,搞事业。 成为炮灰的第n天,搞事业…… 系统看不过去,小声逼逼:“大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拆cp!” 拆cp?搞钱搞事业不香吗?成为人生赢家不香吗? 顾陌:“别叭叭,你行你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