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活埋,与国同休!

第514章 恭喜侯爷盛名远播!(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14章 恭喜侯爷盛名远播!

“哈哈哈……”李世民闻言放声大笑,堂堂一大唐宰相,竟然被一农家老汉说眼界低。

“你……何出此言?”长孙无忌很不服气站了起来,拍个马屁还拍马蹄上去了。

老人家摇了摇头,“感激侯爷理所应当!”

随即话风一转,紧盯长孙无忌,道:

“但,若非当今圣人心怀天下百姓,仁政布于百姓,你今日能见着红薯?你家能吃上五文钱一斤的雪花盐?”

长孙无忌哑口无言,看了一眼李世民,拱手对老人家吐出几字:

“受教了!”

“嗯,眼光看远些,生意方能做大!”老人家心安理得受了长孙无忌一礼。

不再搭理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道:

“掌柜的,若是半年后途经此地。你且再来家中作客,老汉定然请贵客屋内叙话。”

李世民一时没听懂老人家话中所指,“长者此言何解?”

“实不相瞒,老汉家中打算明年修建红砖青瓦房。”老人家颇为得意的微笑道。

听得此言,苏尘立即计算着,要新建一栋120平砖瓦房,红砖水泥差不多要花费十二贯铜钱。

其他木材和瓦片苏尘不知道价格。

“哦?长者家中可还有其他生计?”

老者毫不避讳,“陈狗子在施工队做工!”

李世民瞬间明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哈哈哈,好,下次一定来长者新居做客!”

“掌柜的,时辰不早了,要不我们继续赶路?”

苏尘见李世民聊得的差不多了,上前提醒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起身向老人家一礼,“长者,今日多有打扰,我等这就告辞!”

“怎能这般?午时将近家中正准备餐食,何不留下用餐再行?”

老人家立即起身挽留。

“长者见谅,我等还有货物在路上无人看管,不敢多做停留,下次定来新居作客!”

李世民再次拱手道谢。

“既是如此,老汉不好强留贵客,下次一定好生招待!”

李世民点了点头,“长者留步,告辞!”

长孙无忌和魏征向老人家拱手一礼,“告辞!”

“嗯,眼光要放长远些,生意才能做强做大!”老人家再次对长孙无忌教导一番。

“告辞!”长孙无忌歪着脑袋,拱手一礼,转身就走。

老人家一脸笑容,目送李世民一行离开。

“哈哈哈……辅机,眼光要看远些,你可要牢记老人家教诲!”李世民边走边笑。

今天和老人家一番谈话,他心情大好!

想不到一位农家老汉竟能为皇帝说好话!

“苏小子,跟我走,我带你去找那老头,气煞我也!”长孙无忌转身看向身后的苏尘。

“哈哈哈……”李世民拍了拍长孙无忌肩膀,将他拖走继续前行。

苏尘无语至极,关他什么事。

不过他倒是很好奇,那些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

更奇怪的是,那位老人家竟然说红薯和土豆,是苏尘幻化出来的。

说得太对了!

“恭喜侯爷盛名远播!”长乐公主拍着苏尘肩膀小声道。

苏尘笑呵呵道:“过奖,过奖!”

“你们几个还不走快些!”

李世民翻身上马,朝苏尘他们大声喝道,面后与长孙无忌魏征先一步向大路奔去。

原本打算在村子各处看看,找几户人家多了解一些百姓生活状况。

番茄打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锁春宵,我把太子殿下拉下神坛
锁春宵,我把太子殿下拉下神坛
上一世,她为了渣男不惜退婚太子,赴汤蹈火。 可渣男却害她满门枉死,还带着心机女登堂入室。 她更是被渣男渣女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死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当初的一切都是渣男的算计。 而太子,竟然对她痴心不悔,情根深种。 再睁眼,她竟然重回到了陛下赐婚她与太子当日。 这一次,她不仅要保全家人,手刃仇人,还要把太子殿下捧在心尖上好好待他。
蒜香烤蘑菇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太子当驸马,开局征服女帝!
太子当驸马,开局征服女帝!
【赘婿逆袭+后宫爽文】秦云穿越成废物太子,意外成了女帝驸马,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屈居女人之下,只稍稍出手,就震惊天下……
烧饼加肉
闪婚豪门大佬,渣男前夫疯了
闪婚豪门大佬,渣男前夫疯了
被抢走身份,失去亲生父母的宠爱,顾絮晚并不在意。 但在订婚当天,未婚夫被与假千金私奔,被抛下她才幡然醒悟,真心未必能换得真心,索性点兵点将拽个陌生人订婚。 萧君屹觉得已经习惯了黑暗,但是她给了一束光。 “你做好招惹我的后果了吗?我这个人比较死板,从订婚、结果到死,都不许再换人!” 他步步紧闭,只为得到她的承诺。 后来坊间传闻,林少与萧总为争夺一个女人针锋相对,最终萧总获胜。 世人都说他
几何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