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第41章 这不对吧?!?(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1章 这不对吧?!?

【彰武元年七月十一日,吴信整军备战,命令你率两万军队驻守洛阳,与彰武帝苏婉清一起主持洛阳事务,而他准备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平延关抵御联军。】

【而就在这个时候,因之前劝谏被吴信疏远的你,再度求见吴信被拒后,怒而拔剑喝退了那些士卒,强行闯入了吴信的营帐内。】

画面一转。

【洛阳城外,一顶巨大的营帐内。】

【“明公政务繁忙,真是辛苦啊,在下想见一面,都如此艰难。”荀瑾瑜看着正坐在主位上处理军务的吴信,咬牙道。】

【“如果你这次来,还是想劝我放过那些世家,那么下次我依旧不会继续见你。”吴信放下手中的墨笔,微微抬头,盯着荀瑾瑜虎目一眯。】

【“我不是想劝明公放过那些世家,因为我知道明公的志向,但我觉得明公未免手段太过于酷烈了,您这样下去就算那些中立的,也会讨伐明公你的。”】

【“难道明公你真的觉得自己一个人可以挡的住天下人吗!?”荀瑾瑜走到吴信面前,重重的拍打着案牍。】

【“而且我也无法理解明公你为何废苏绾而尊苏婉清,明明,明公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吴信凝视着荀瑾瑜气愤至极的样子,忽然笑了。】

【“因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我已经站在了天下的风口浪尖中,不管是尊从苏绾,亦或者遵从苏婉清不是都一样的吗?”】

【“哪里一样?”】

【“我看明公你完全就是被那个妖女迷了心智。”看着吴信那不以为意,还笑自己的样子,荀瑾瑜怒声道。】

【“哪里不一样?难道我尊从苏绾他们就不会来打我了吗?”吴信站起身,抓住荀瑾瑜的肩膀郑重的看着她。】

【“难道我手段温和一点,选择尊重他们,他们就会选择遵从我,而不是起兵反抗我吗?”】

【听到吴信的询问,荀瑾瑜哑然。】

【“所以,不管是遵从苏绾,还是苏婉清,不过只是反抗我的人多一点,或者少一点罢了。”】

【“明公你这是强词夺理!”】

【“如果你觉得是就是吧,所以荀璟,就算如此,你依旧愿意帮我不是吗?”】

【“不然你就不会一而再而三的来劝我了不是吗?”】

【荀瑾瑜看着吴信那满是欣赏的眼神,沉默的点了点头。】

【“谢谢。”吴信重重的拍了拍荀瑾瑜的肩膀。】

【“洛阳的一切就托付给你了,陛下她也请你多多担待,毕竟她对于处理政务不怎么感兴趣。”】

【“明公就不怕我杀了她?”荀瑾瑜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恼怒。】

【“我相信你,你不会的。”吴信把手放在荀瑾瑜头上,轻轻拍了拍。】

【“因为你和我是同一种人。”】

画面结束。

【彰武元年七月十二日,你与吴信聊到深夜,他的种种话语让你触动良多,你第一次发现他与你是如此的相像,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倔强。】

【并且,他那毫无保留诉说自己经历的话语让你有些感动,甚至因为他的那种信任,让你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遇。】

【你放弃了劝谏吴信的想法,决定一心一意帮助他。】

【次日,吴信率军离开了洛阳,前往平延关。】

???

荀瑾瑜满头问号。

她不是去劝吴信的吗?

怎么看起来反而是她被吴信劝服了?

这不对吧?!?

九九九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始终是引领我们走向进步的指南针。它如同璀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道德育人,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
喜欢九霄环佩琴的麃公
替嫁:恶女家的温柔夫君又疯又野
替嫁:恶女家的温柔夫君又疯又野
李小鱼穿越了,穿成一个抢亲,还拿嫁妆上赶着再嫁他人的小混蛋。看着小混蛋被亲爹用扁担打伤,送回家徒四壁的顾家。大家都在看笑话。看她如何欺负那位不仅瞎眼,还断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的倒霉新郎。日子一天天过去。他
家有白白一只
被流放道观后,众生求我除妖
被流放道观后,众生求我除妖
他,侯府庶子出身,天生废体又被侵害,所以被家族流放之道观。本以为他只能在这孤山老林中,青灯常伴,最后老死,没想到居然有奇遇。只要他打坐就可以增加道行,半日便入道,五年化婴圆满,这天下他不光能成霸,还练
佚名
贬妻为妾?男颠女疯,她五行缺德
贬妻为妾?男颠女疯,她五行缺德
渣夫哥一朝得势,命令姜岁欢自贬为妾,赶紧给他真爱让位?好好好!必须让!一纸休夫书拓印万份散播全城……渣夫前途尽毁,颠了!渣夫真爱臭名远扬,疯了!渣夫大骂:姜岁欢,你就是个变态。姜岁欢:乱葬岗中活下来的
元宝儿
穿书七零:退婚后依旧躲不掉帅糙汉
穿书七零:退婚后依旧躲不掉帅糙汉
她,上市公司的金牌销售,因为过劳死穿了。成了七零年代小说中的一枚恶毒女配。开局她正在霸王硬上弓男主,下一秒这个局就被她识破。作为糙汉首长,他对这种作风有问题但机敏的女子也不得不另眼高看。后来的相亲联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