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嫁给了军区冷面阎王

第1441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441章

第1441章

她没想到,李强会为了挽留她,做到这个份上。

她看着李强,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你,你这是干嘛呀?”

李强看出赵小玲现在已经开始心软,趁机说道,“小玲,我以后肯定不会再去盛夏家里住了,行吗?我保证妥妥当当的!”

赵小玲听着李强的话,心里一阵挣扎。

她看着李强,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强哥,你起来吧,你这样让我很难堪。”

李强闻言,这才站了起来,他看着赵小玲,眼里满是祈求,“小玲,你就原谅我吧,我以后一定好好对你。”

赵小玲看着李强,叹了口气,“强哥,我不是不想和你在一起,只是,我真的无法接受你的行为。”

李强闻言,顿时有些紧张,“小玲,我保证,我以后肯定改,好不好?”

赵小玲看着李强,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强哥,这样吧,你给我一段时间,让我好好的想一想,行吗?”

李强一听,虽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也知道,这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

他看着赵小玲,点了点头,“好,小玲,我给你时间,但是,你一定要想我,知道吗?”

赵小玲看着李强,微微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说完,赵小玲就拉着行李箱,离开了水泥厂宿舍。

赵小玲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眼下也只能先回家。

回乡下的路很繁琐,需要先坐客车,然后再倒三轮车,下车后,赵小玲还走了两个小时,才到村子。

她一进家院子,就听见母亲喊着走出来。

“赵小玲!你怎么回事?我听说,你和李强分手了?!”

赵小玲闻言,顿时觉得一阵头疼。

她没想到,自己刚回家,母亲就知道了自己和李强分手的事情。

她看着母亲,有些无奈的说道,“妈,你都知道了?”

赵母看着赵小玲,满脸的气愤,“赵小玲!你怎么回事?你怎么能和李强分手呢?你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能说分手就分手?”

赵小玲听着母亲的话,只觉得一阵心累。

她没想到,母亲竟然也是这个反应。

她看着母亲,说道,“妈,我和李强真的不合适,我们在一起,只会互相折磨,不会有幸福的。”

赵母闻言,顿时有些激动,“不合适?你怎么就觉得不合适了?李强哪里不好了?我看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赵小玲看着母亲,眼里满是失望,“妈,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李强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他”

赵母一听,顿时打断了赵小玲的话,“你现在就给我回城里去,去和李强在一起!”

赵小玲闻言,只觉得一阵惊愕,母亲很少对她有这样坚决地态度。

墨笔丹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渔家有女初长成
渔家有女初长成
一场海啸把渔苗卷入海中从而重生在渔家,本以为是新生,没想到是灾难的开始。 爹与大哥出征五年杳无音信,错误的爹死消息让娘亲疯癫成疾,二哥为救母被混混打伤头部,没死却也降智变得痴傻,刚重生就面临内忧外患。 还有村长闺女海依依经常找茬,给成功的路上使了不少绊子。 奈何渔苗拥有黄金渔场AI系统,靠着金手指赶海发家致富,小女娘也有高光时刻!
浊酒清欢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第一凤女
第一凤女
北翼国一代传奇人物惠正皇太后重生回到侯府。上一世时安夏眼瞎,对无能又自私凉薄的晋王一见钟情,还把他费力推上皇位,害苦了老百姓。熬到他死后,还得给他收拾烂摊子。这一世她只想守着母亲和失而复得的哥哥安安静静过完一生,谁知天生凤命,随手捡个上门夫婿竟然是西梁国死了十年的幼帝。她哀叹自己好命苦,忍痛放一纸和离书给他自由。而他却将和离书撕得稀烂,怒斥她:“你当朕是什么,想扔就扔?”扔不掉能怎么办?陪他走上
十二妖
开局禁足,读书十年,成圣做祖
开局禁足,读书十年,成圣做祖
穿越成为大夏定国公府二世子的陆非凡,本以为能过上朝小侍女而暮丽春院的美好生活。 但在他生日当天,一个族弟找来一个美女说是给他庆贺,更是提前在他酒里下了猛药说是助兴。 谁知道,这是皇帝唯一的公主,未来的女帝。 陆非凡因此被废掉修为,禁足在了大夏武文宫所在天涯海阁。 本以为一辈子就完蛋了,正在这时读书系统到来。 从此。 【恭喜宿主深入读书经验值加一】 【恭喜宿
老登我鬼火好看吧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