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9章 传闻秘史频频出
时光荏苒,转瞬间秋意浓重,篱笆旁黄菊凋零,江面上芙蓉隔岸相望。
不知何时,武林中传出一事,令龙虎山不得不如临大敌,谨慎应对。
万历元年,一个名叫王铎之人创立天地三阳会,自封三阳会首,于盖世三阳殿中供奉混元主佛三尊,左右侍立伪封蔡镇等三十六天将。王铎伪造妖书,制造非法器物,蛊惑男女数千,以渡劫升天为名,行其邪术。
天地三阳会乃白莲教一支,而白莲教历经朝廷打压,屡遭血洗。三阳教虽表面崇佛,实则暗中施展邪法,厉害非常,令人闻风丧胆。
万历二十七年,龙虎山与官军联手剿灭三阳教,以符咒与道术破敌,击败王铎及其众妖佛。
但在那场生死较量中,龙虎山张天师一族年轻俊杰张永山因此丧命,其尸骨却至今未寻到。
据传,张永山在围剿三阳教时,发现王铎之子尚在襁褓,不免心生怜悯,未忍下手。孰料,却被怀抱此婴儿的妖妇诱骗至一秘密地点,最终不幸遇害。
张永山临终之际,把自己不幸用血书写下。
那时,他武功尽失,道法无存,宛如凡尘中一介布衣,全无自保之力,只得留下遗言,谆谆告诫后人,务必警惕天地三阳会之死灰复燃,以防其卷土重来,再掀腥风血雨。
后来,此代张天师率门下弟子遍寻其叔踪迹,历经千辛万苦,终觅得这封浸染血泪的遗书,然而张永山肉身已杳无踪影,徒留悲壮遗志,令人扼腕。
孰料,时至今日,在湖广与黔地交界的幽僻之处,五寨司以西数十里之遥,竟有传言四起,称王铎孽子重出江湖,掀起滔天巨浪。
更有甚者,谣传张永山竟未真正陨落,反而投了三阳教,且邪术大成,武功道法臻于化境,肆意妄为,荼毒生灵。
张天师闻此骇人之言,先是愕然,继而忧虑与恐惧交织心头,深知此事绝非儿戏,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起来,龙虎山与天地三阳会,两者间宿怨深似海,宛若江湖中不共戴天之仇。
张天师心中暗自忧虑,倘若其叔当年因一念之差,悄然放走王铎之子,此事一旦东窗事发,必引圣上雷霆震怒,更恐落人口实,有包庇奸邪、养虎遗患之嫌。
还有一个原因,数十年以来,就是到如今,正一派与全真教之争,两派明争暗斗,势同水火。
更令人心悸的是,若此等隐秘之事被朝廷厂卫探知坐实,或被全真教那等善于借势之辈加以利用,龙虎山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正一派领袖之位亦将摇摇欲坠。
届时,整个门派或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压,沦为武林与道门中人茶余饭后的笑柄与唾骂。要知道,当年三阳教利用邪术,杀了武林中黑白两道不少高手。
然而,张天师心明如镜,此番风声走漏江湖,非是武当欲借此机会,图谋道门至尊之位。
武当以武立派,而龙虎山则以玄术传世,两者虽同根同源,虽同属道门,却两者大为不同。
如今张天师虽有万历帝密旨,却面临两难之境。密旨中,万历帝严令防范武当与旎啸暗通款曲,带走隐藏在紫林山庄的骆风雁。
然而,张天师眼下别无选择,必先肃清藏匿于湖广与贵州交界五寨司附近的三阳教残党,查证那人是否真为自己的族叔,以此澄清自身与叛逆无关,方能减轻圣上的责罚。
经一番深思熟虑,张天师决意联络武当派的严冷奇。
因为昔日三阳教肆虐武林,严冷奇的几位师叔惨遭其毒手。且可直接道明,是皇上让他阻止武当,怕武当暗助旎啸救人,并劝说武当不要与旎啸走近,这样日后两家也不会伤了和气,更不会出现像如今奉旨办事之时,以至双方成一个对立的局面。
严冷奇听罢,表示需禀明师尊,遂以飞鸽传书,将消息递至武当山,并告知旎啸。
旎啸闻讯,心中已有算计,料定此事乃三老所布之局,旨在引龙虎山精锐远离紫林山庄,方圆百里之内,龙虎山高手势必稀少。
面对此局,旎啸暗忖,梅花山庄与武当若划清界线,自可避免皇帝更深的疑心。毕竟,武当尚未至与万岁爷彻底决裂之地步。
严冷奇收到师门回信,信中透露,说旎啸会让他假意配合龙虎山,只待龙虎山调兵遣将,便可让紫林山庄周围的道门高手群龙无首,形如一盘散沙。
果真没有多久,旎啸回信,让严冷奇配合龙虎山。
次夜,风云突变,张天师暗地用计,在宁国府西边几十里外的分界山,引出无数妖魔,更有黑道势力趁乱而入。
这些妖魔凶悍异常,幸得众多道门高手奋力抵御,尽管如此,妖魔仍突破重围,疾驰西进,一日一夜间跨越数百里,径直扑向湖广,自然龙虎山众高手紧随其后,连同众武当高手也随之前往。
而旎啸,对这一切视若无睹,目光瞄向东边的紫林山庄。
从铜陵至宁国府,不足三百里,一日之内便可抵达。这一日,他一番乔装改扮后,带玄宇和玄月去往东边。
然而,他并未径直北上紫林山庄,而是踏入了宁国府宣城。
此城在南宋乾道二年时升为宣州,治宣城县,属江南路。蒙元至元十四年改为路。至正十七年朱元璋复改为府,属南直隶。
旎啸步入一酒楼,只见灯烛晃耀,流苏飘荡。
大厅中汇聚了江湖上的各色人物,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商贾政要谈笑风生,更有那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令他愕然的是,在这喧嚣之中,竟有数名丐帮弟子聚首一隅,他们腰间挂着象征身份的小布袋,数来竟有六七个。
想当年,丐帮为武林一大帮派,声震赵宋,可自那两朝更迭,风云变幻,丐帮亦难逃衰败之运。尤其是蒙元铁骑横扫中原之后,丐帮人才凋零,绿玉杖——那镇帮之宝,遗失于世,心法随之失传。
随后数百年,即便是帮中的九袋长老与帮主,武功也仅能跻身一流高手之列。
朝廷的打压,更是雪上加霜,使得丐帮弟子从鼎盛时期的数十万,锐减至今日的数万,且帮中子弟素质参差不齐,不少成了江湖上坑蒙拐骗的鼠辈,丐帮昔日荣光,如今只留下一片唏嘘。
旎啸刚一落座,点罢佳肴美酒,未料耳畔突兀传来丐帮弟子间说出的一段惊天秘史。
言及嘉靖三十七年,戚少保奉命率精兵自舟山渡海,誓守台州。
彼时,倭寇巨擘汪直遭胡宗宪诱捕伏诛,戚少保挥师左路,力攻岑港,却一时难以攻破。两军对峙,岁月悠悠,半年光阴悄然而逝。
朝中有人借此生事,奏报总兵俞大猷与参将戚继光私通贼寇,以战养战,意图拥兵自立。
当今万岁爷闻言震怒,御笔一挥,欲将二人押解京师,受审问罪。幸得张居正、谭纶二臣力谏,方获赦免,赐予戴罪立功之机,限令一月之内,必克岑港。
其间,流言蜚语四起,指称戚少保与倭寇暗通款曲。实则,攻城未果,乃祸起萧墙。
攻敌那半年间,后方粮草屡遭不测,或火焚,或劫掠,皆因叛逆之徒暗中作祟,或是黑道枭雄,或是武林败类,更甚者,朝中将臣及地方官吏,嫉贤妒能,暗投异族,成为倭奴走狗,为虎作伥,泄露军情。
对于后方粮草辎重屡遭焚抢,朝廷六扇门联手锦衣卫与东厂,灭众多武林败类,可惜没有找到实质性的证据,未能查出背后的大奸大恶。
还好,戚少保得一股神秘武林高手襄助,终在皇命期限内攻克岑港,洗刷冤屈。
往事如烟,近日应天府与顺天府惊爆奇闻,说浙江绍兴府会稽山中某处,竟藏匿数十封密函,是昔年诸多奸佞暗通倭寇之铁证。其不乏有文武百官,地方豪绅,乃至武林败类与商贾隐士。
一时间,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恐惧者,唯恐证据曝光,招致龙颜大怒,刀斧加身;欢喜者,图谋利用证据,铲除异己,巩固权势。
要知道,如果被证明外通敌国,这耻辱之名,将世代背负,华夏子孙之名,蒙羞难洗。
今早又是传出,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会稽山一带,诸多蒙面人身影纵横交错,或戴狰狞面具,或裹严实斗篷。这些人为夺证或毁证,不问来历,拔剑相向。
随拼斗杀戮升级,各方势力纷纷现身,不仅武林高手,更有厂卫、六扇门,乃至朝廷兵马。人人皆掩真容,手段狠辣,目的难测,或欲篡改证据,陷害无辜。
一场腥风血雨,席卷天下,多方势力皆是派出不少人奔赴会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