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罗舞苏倾城

第四百五十二章 杀叶宁,保大哥(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百五十二章 杀叶宁,保大哥

下一刻,叶宁的手直接拧断了他的脖子。

咔擦。

方祥瞪大了眼睛,直到死了,他都有些不解,自己堂堂一个天境七重的高手,难道连当叶宁的手下都没有资格。

“呵,垃圾。”

叶宁冷笑了一声,神色不屑。

他目光扫过

四周,有一种感觉,叶慧欣在这里,恨不得生吃了他。

只是,她不敢动手,因为没有把握击杀自己。

“我虽然不知道你是怎么成为诡王,但想来应该不容易,为了杀我,你真的是什么都愿意啊,我有些不明白,你到底和我是什么深仇大恨?”

叶宁淡淡的说道,他相信叶慧欣能听到。

过了好一会,都没有人回应。

叶宁摇了摇头,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传来。

“你若不死,死的就是你父亲。”

这个声音,叶宁很熟悉,就是叶慧欣的声音。

他果然没有猜错,新诡王就是叶慧欣。

叶宁眯着眼睛,对叶慧欣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叶无双是一头狡猾的老虎,想要杀他,哪里会有那么容易。

“怎么说?给我解释一下,也许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说不定我就自杀了,这样你就能保住叶无双了。”叶宁淡淡的说道。

哪怕叶宁觉得,叶慧欣是在胡说,但也想知道她说的理由是什么。

“你肯定觉得我胡说,但是根本就不知道,若是你活着,你父亲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子的敌人,甚至连你的母亲都有可能被连累,有杀身之祸,你的存在,就是一切灾祸的源头。”

叶慧欣的声音带着滔天恨意,恨不得现在就杀了叶宁。

“你的意思是说,因为的存在,叶无双和我母亲,都有杀身之祸,而我死了,他们就能安全了。”

叶宁眉头一挑。

“对。”

叶慧欣没有迟疑,直接肯定了这种说法。

叶宁眼中精光一闪,他此时有些相信了。

“你要杀我,是为了保住叶无双?”

“还有你母亲。”

叶慧欣咬着牙说道。

“为何?”叶宁愣了一下。

“我很不喜欢她,但是她是大哥最爱的女人,她若是死了,大哥一生都不会开心的。”

叶慧欣愤愤的说道。

叶宁神色古怪,这个叶慧欣,妥妥的一个兄控。

为了自己兄长,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她如此愤恨叶宁的母亲,但为了自己大哥,甚至不想叶宁的母亲出事。

叶宁目光落在一个方位,他淡淡一笑,说道:“叶慧欣,这一次我找不到你,下一次你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说完,叶宁转身离开。

在他离开后,叶慧欣出现,她摘下鬼面具,脸上表情却有些茫然。

刚才,叶宁是发现自己了吗?

可是,他为何不出手?

是因为怕了自己吗?

叶慧欣摇头,她哪怕是得到了诡门之中最为强大的传承,一夜之间,成为世间绝顶强者。

但,她依然不是叶宁的对手。

这些力量不是她自己修炼来的,需要磨合,需要时间去适应。

若正面对上,她必然不是叶宁的对手。

但,叶宁为何不对自己下手?

难道是因为自己是他亲姑姑?

想到这里,叶慧欣有些嗤之以鼻。

若是血缘关系能让叶宁手下留情,他就不是叶宁了。

早期的叶宁,连叶无双都想杀。

心中转着念头,叶慧欣

冲着叶宁离去的方向,深深的看了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无论叶宁怎么变,她的想法不会改变。

杀了叶宁,守护自己大哥。

老韩rebor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天刀
斩天刀
下,否则没有林凡的同意,天宗之人怎么可能把叶木放下山来。叶木点点头,之前长老也确实这样说过,有一个男人,会到达,自己要跟着对方完成一些任务。叶木他并没有高傲,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叶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墨扬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陛下不好了!下凡捉妖的天兵天将全被打趴了!”“陛下大喜事!狱神出手了,妖怪都被打趴了!”“陛下不好了!狱神突然收手……他跑路了!”“酉时了,他…下班了!”玉帝气得拍了拍龙辇,并且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愤
雪山白术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关于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苏软软大学毕业后进了心心念念的乔氏旗下的木森公司,搬进公司的单身公寓后,遇到双臂截肢的邻居乔逸辰,爱心泛滥的她开展了她的爱心之旅,把抑郁封闭的乔逸辰救出自己的世界。。
河边的狗尾巴草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老爷子的奠堂上,她的衣物被夫人扔在了外面。夫人说:“生前老爷子最疼你,如今你竟然连老爷子葬礼都不露脸,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们的女儿。”是的,她是假千金,当年真千金病危,夫人听说收养她能为真千金求福,没
佚名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节奏超快】+【暴爽玄幻】+【升级加点】+【神魔+【斩妖除魔】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尸骨遍野!有一少年,独自从山村之中走出。一箭,一刀,一壶酒!护家,护国,护苍生!从小成箭术到神通【射日箭】从明察秋毫到
车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