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第165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654章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缓解过几年的大灾危机,这三地即便是再荒凉,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面积用于耕种,那也是两千万亩之多。

即便是亩产一石,那也是两千万石,大灾时一人一天半斤,也够一千万人吃一年半之久。

想到这里,崇祯脸色一阵动容,从沉思中醒了过来。

抬头看了看,豁然发现天空有东西飘落,惊异道:“竟然下雪了?”

“回皇爷,已经下半炷香了,看着趋势,到了晚间估计又是鹅毛大雪了!”

“鹅毛大雪好呀,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崇祯伸手接过一片雪花,感受着雪花融化成水的冰冷:“希望陕西也下一场大雪吧!”

“陛下,雪越来越大了,风也大了,您先回屋吧!”

“嗯!”

崇祯回应了一声,边朝东暖阁走去,继续道:“大伴,传旨户部,让他们整理一下乌斯藏、叶尔羌、吐蕃三处的相关资料,三天后送到东暖阁。”

“奴婢遵旨!”

……

一道旨意,户部上下的官员都动了起来,加班加点的整理着数据。

三日后,毕自严亲自将整理好的数据送到了东暖阁,崇祯看着一行行的数据,心慢慢的火热了起来。

“情况比朕想象的好的多呀!”

“截止嘉靖四十五年,乌斯藏共有法王六位、三所行都司、七个万户府,

同年阐教王、辅教王等法王到大明朝贡,上报耕地两百二十四万亩,人口七十六万人。

按照乌斯藏的地形,预计可用耕地在五百万亩左右,全境八成以上都是草原。”

“截止到隆庆四年,吐蕃藩国大汗被叶尔羌汗国俘虏,大明对西域彻底失去控制,

根据往年上报数据,叶尔羌和吐蕃两地已经开垦出熟地一千两百万亩,人口百余万人。”

……

看着户部估算的数据,崇祯脸上满是笑意,他预估是两千万亩,结果户部估算出了六千万亩。

而且还特意强调,西域之地非常适合青稞的生长,此作物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亩产两石半到三石半之间。

哪怕是三石算,六千万亩也能产出一亿八千万石青稞,足够整个大明的百姓吃一年。

当然了,也能是勉强活着。

至于口感不好,去他妈的,都活不下去了,还管好不好吃?

“叶尔羌、吐蕃种青稞和水果,乌斯藏虽然耕地少,但天然草场多,适合畜牧,也算是粮食吧!”

“三处都是好地方,必须要收回来,加以利用!”

崇祯提笔在厚厚一叠资料上写了这么一行字,随即陷入沉思之中。

到了年底了,整个的大明似乎都忙碌了起来。

忙的不是工作,而是忙着准备过年了。

参加宁远互市的商人们返回各地,将宁远互市、大明皇家银行、汇票的事情带到了各地。

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地都在纷纷的讨论着,大致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朝廷是不是准备大力推动商业的发展?

二、朝廷什么时候开海运,会不会开海贸?

三、朝廷什么时间将大明皇家银行开满整个大明?

四、户部尚书说的那种运输的工具什么时候能出来?

……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银行的事情,每天都有富商士绅去官府询问银行的事情,得到的答复是不知道。

各地议论着的时候,时间也到了腊月二十日,离过年也只有十天的时间了。

皇宫的文华殿内,内阁英国公、五位阁老、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督查院、军纪监察、国土资源管理、农业、工业、火器、岐黄、格物、讲武堂等部院的主官齐聚。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傲娇机长求复合
离婚后,傲娇机长求复合
他是一个英俊帅气的机长,世人皆以为我是拯救了银河系才嫁给他。只有我知道,我爱他爱了一整个青春。本以为真心会换来真心,却没有想到换来的只是他和他的白月光如胶似漆,恩爱缠绵。我累了,决定离婚,开始新的生活
佚名
道士下山1913
道士下山1913
清末民初,列强欺辱,国运破碎。十八岁的曹耀宗奉师命,持灵宝前往上海,执行解救长江龙脉的任务。并寻找一个有伴月命格,能帮他起运的至柔女子。一旦遇到。他的命格就会变成前无古人的破军七杀双星命。若再收贪狼,
江湖客
十七八间
十七八间
关于十七八间:命运多舛的收费员陈忘,为了她信赖的包刚能得到升迁,放弃了伸冤、情感、青春等她能付出的一切,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好人当官,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他们一同被卷进了官场漩涡中,生死不能……
刘顺勇
洪荒苟道
洪荒苟道
关于洪荒苟道:二十一世纪三无青年林凡机缘巧合之下偶得混沌至宝混沌珠魂穿混沌,观盘古开天,身化万物,后在洪荒化形,因缘际会之下拜入三清之一通天教主门下,熟知洪荒剧情的他深知洪荒的水很深,深谙后世苟之大道
星期五
诸天降临时代,我的识海通洪荒
诸天降临时代,我的识海通洪荒
关于诸天降临时代,我的识海通洪荒:全球降临传送门,通往诸天万界,开启全民觉醒时代。有人觉醒雷霆之力,有人觉醒空间异能,也有人觉醒炼丹天赋,还有人觉醒无尽分身。可我觉醒的却是号称最鸡肋,最弱小的灵魂分身
墨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