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37章 只此一部,立成丰碑!
《我们终将被遗忘》之所以会受到读者们的追捧,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因为这篇文章写透了《父亲》当中那股暗藏汹涌的澎湃情感。
“《父亲》确实很难读,比我读过的几乎所有小说都难读,但它也是我读过的所有小说中最好的。
它的好就在于对命运无情的深入刻画,这就像是一道无解的题,就像老安挽留不住自己的树叶,我们也抓不住溜走的时光。”
“小说最后那一幕充满生命鲜艳色彩的绿,也许老安很快就不能再看到了,他也会记不起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对老安而言,生命的意义已然变得杂乱无章,混沌的脑海再也没有所谓清晰与正确。
剩下的,只有风烛残年。
就如同他所说的,我感觉我的树叶掉光了。”
文章中的许多段落情感丰沛到泛滥,丝毫没有文学评论的理性,却出人意料的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我们终将被遗忘》这篇文章说出了许多读过小说的读者的心声。
也将许多在阅读之初被劝退的读者挽留了下来,还把许多之前被小说口碑吓住的潜在读者拉了过来。
效果可谓超群拔类,比几十篇专业文学评论加在一起的用处都要大。
而写出这篇文章的张小娴,本来只是香江浸会大学的普通学生,唯一的工作经历就是在tvb兼职当了两个月的编剧。
却因此受到了《明报》总编辑董桥的欣赏,特地为她在《明报》开辟了专栏《娴言娴语》。
张小娴做梦也没想到,她的命运竟然会因为一篇文章而发生改变。
除了在香江的口碑变化,《父亲》在上市一个多月之后,在内地、湾岛的口碑评价也迎来了逆转。
内地知名文学评论家陈涌在《文艺报》发表评论文章《时间里的父亲——评<父亲>》。
他认为,《父亲》表面写的是疾病对老人的影响,实际上写的却是时间的无情。
他在文章中高度评价了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叙事结构。
“许多人都反映这部小说十分晦涩难懂,确实,它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不够友好的。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的、用心的品味,并不难发现作者在其中留下的巧思,这些巧思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故事。
小说中老安不断地寻找他的手表,可以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时间的无意义,也勾勒出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还有如环境描写上的微妙变化,如客体语、体态语和副语言所构成的非语言交际体系,都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故事情节。
阅读《父亲》这部小说看上去很难,实际上并不困难,唯独需要耐心……”
陈涌的文章很专业,有见地,但发表之后却遭到了一些读者的非议。
原因就在于他说的“阅读《父亲》需要耐心”,给了不少读者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读《父亲》确实需要耐心,但每个人的文学素养、理解能力不一样。
陈涌觉得自己阅读《父亲》只需要“耐心”,可有些读者觉得自己需要的却是“智商”。
《父亲》改编自法国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部电影在影像表达上使用了比较复杂的技巧。
光影变化、场面调度、镜头剪辑、声音塑造……诸多技巧的叠加使用才将故事串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林朝阳仅靠文字复刻这样的故事,无疑是一件极有难度的。
虽然他做到了,并且做的相当好,但每个读者毕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迥异的思想。
要让大家一下子都与他的构思同频共振,确实不是容易的事。
有读者看第一遍放弃了,听到周围人的反馈,觉得可能是自己没什么耐心和审美,又看了一遍,发现还是看不下去、看不懂,只能无奈自嘲“水平不够”、“智商不够”。
这样的声音慢慢变多,因此有人戏称“没点智商看不了《父亲》”。
不过这些读者的吐槽终究只是少数,在《父亲》发表一个多月之后,文学界对这部小说的口碑越来越高,超越了林朝阳《闯关东》之后创作的诸多作品。
12月份的《十月》上发表了编辑张守仁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只此一部,立成丰碑——评长篇小说<父亲>》。
文章中这样写道:
《父亲》的伟大在于它将情节、技巧、情感高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天衣无缝。
阅读这部作品,你会恍惚于它迷宫般的情节,沉迷于它炫技般的技巧,感动于它波涛汹涌的情感。
在理智与情感的双重支配下,享受到的是亢奋、感动、幸福的审美情绪。
无论怎样看,我都认为它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
身为一名编辑,在阅读这样的美文华章时,我非常确信它必将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990年的文坛,注定是属于《父亲》的。
只此一部,立成丰碑!
张守仁对《父亲》的超高评价一经发出便在文学界掀起了千层浪。
他是《十月》的编辑,编发过诸多知名文学作品,在国内文学界声誉卓著,有文坛好事者将他和崔道义等其他三位编辑并称为“燕京四大名编”。
没有人会怀疑张守仁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精神,但他对《父亲》的评价如此之高,显得过于露骨,惹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大家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在评价同行的作品时,都会融入一些处世哲学。
比如对于某些缺点大于优点的作品,在评价时就要多提优点,少提缺点;若是优点大于缺点,那就要夸的大大方方,但切忌露骨。
因为一旦露骨,就难免有谄媚之嫌,既让他人看低了,也折损了自身的声望。
但不管怎么说,张守仁对《父亲》的评价并非是毫无根据的,反而颇有见地,大家对他有议论,却并未影响对《父亲》的评价。
尤其是在读者群体当中,他的这个评价受到了许多林朝阳忠实读者的认可。
随着多篇评论文章对《父亲》高度评价不断地传播,《父亲》在读者当中的口碑也持续走高。
这其中除了有那些读懂了小说,真心认可内容的读者。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是因为小说提供的情绪价值而认可的人,通俗点讲,就是“跟风无脑吹的”。
后世大家可能都会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位已经久未露面的名人去世,某博上突然就会冒出一堆他的“多年粉丝”现身悼念。
又或者是某瓣上有人创建了一部根本不存在的电影,像模像样的写了几篇看起来不明觉厉的影评,引来一群“文青”倾诉共鸣,夸赞这部电影有多好多好。
这些人可能压根没怎么看过多少相关作品,或者是看得很少,但为了寻求认同、为了彰显品味,便会拼命的鼓吹他们并不了解的东西。
他们与“跟风无脑吹”本质上都是出自于同一种心理。
说是滥竽充数也好、浑水摸鱼也罢,但这些人确实提供了相当大的舆论影响。
在《父亲》的传播过程中也是一样,首先小说确实不好懂,别人都看懂了,你说你没看懂,多少暴露了自己的浅薄。
尽管有些人会真实的反映内心,但多数人还是要面子的,没看懂也得说自己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