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30章 传播业第一股(感谢跃马天山的盟主)
两人凑到一起商量着吃点什么。
陶玉书忍不住蛐蛐,“难怪你们俩能混到一起去!”
五一之后,陶玉书变得异常忙碌。
除了操心,玉郎机构和林氏影业的生意,她最近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便是新的明报集团的上市。
从去年6月推动收购,到8月明报集团与玉郎机构媒体业务合并,再到今年。
整整快一年的时间,合并后的明报集团终于要上市了。
1990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廿十,周一,黄道吉日。
上午九点半,崭新的明报集团以明报企业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香江联合交易所正式上市。
明报企业有限公司旗下资产以《明报》《天天日报》两大香江一流日报为核心。
包括了《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华人晚报》《清新周刊》《青春》、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以及翠明假期旅行社等众多优质资产。
合并估价11亿,共发售新股1亿5000万股,每股认购价32元,融资规模高达48亿港元。
明报企业上市认购价的厘定是在上市前完成的,这也是公司上市前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当然是希望认购价越高越好,认购价高,股价高,市值自然高;
而另一方面,承销商和上市委员会则希望认购价低一点好。
认购价低了,利好承销商的工作,而上市委员会希望股价低点,主要是不想影响投资者的活跃度。
明报企业的上市认购价在厘定之前经过了两次上调,主要是因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的热情太高,认购行情过于火爆。
在这些热情的认购者,就包括了前段时间林朝阳去霍家参加家宴认识的郭鹤年。
目前港股的传播业上市公司当中市值最高的是东方报业。
东方报业旗下拥有《东方日报》《太阳报》《太阳马经》等多家报刊,号称每日行销报纸百万份,今年的市值已经突破六十亿港元大关。
而合并后的明报企业规模丝毫不逊于东方报业,旗下《明报》《天天日报》《明报晚报》《华人夜报》日销量超过60万份,一众周刊、月刊销量同样不俗。
关键是明报企业的逼格比走平民路线的东方报业高多了,逼格高,影响力自然强,传播业比的就是社会影响力。
所以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朴素的认为,明报企业的股价潜力绝对不会比东方报业低,这也就造就了明报企业上市前的火爆认购。
上市这天上午,陶玉书和金庸共同站在联交所交易大厅敲钟。
被特许进入交易大厅的记者们疯狂的按着快门,交易大厅内闪光灯亮成一片,纷纷将陶玉书和金庸收入镜头。
有些记者找的角度很刁钻,将站在角落里的林朝阳也扫了进去,他们甚至连这张照片的配文报道都想好了——
《传媒女王背后的男人》。
上市敲钟,说敲钟不准确,实际上是敲锣。
锣声一响,黄金万两!
这话夸张了点,但大抵是没错的。
明报企业上市股价32元,开盘仅半个小时后股价便飙升40,直到早市结束,股价涨到了51元,涨幅达60。
中午休息一小时后午市开始,股价仍在狂飙突进。
到下午4点收盘前,明报企业股价小幅下挫,以62元每股价格收盘,涨幅领跑恒生指数,总市值达到了465亿港元。
而在明报企业上市后,林朝阳夫妻通过明成传媒、玉郎机构控制的股份高达6128。
按照明报企业上市首日收盘股价,夫妻俩持有的股份价值285亿港元,这还没算明报企业上市融资的48亿港元。
明报企业上市的第一天,不管是陶玉书还是金庸都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两人在联交所交易大厅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在谈到退休问题时,金庸表示,他至少还要为《明报》再服务三年,这是陶玉书收购明报集团前便跟金庸谈好的条件。
明报集团是金庸一手创立的,在集团内部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收购、合并、上市这个关口,如果他直接全身而退,肯定是极其不利于股价稳定的。
谈到对企业控制权问题和未来发展时,金庸谈到:
“我希望报馆现代化,我们长期家庭式经营,今后要制度化,上市是公司迈向制度化管理最好的契机。
林太是巾帼英雄,纵横商海一路乘风破浪,我相信在她的带领下,新的明报企业必定会大放异彩!”
花花轿子众人抬,陶玉书在接受《南华早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明报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明报》的成功,这都要归功于查先生个人的远见。
由早期以武侠小说的金庸作号召,迈向60年代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年代,以至目前上市的明报企业。
查先生成功的将明报企业塑造成为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的报业公司,可见他的高瞻远瞩。”
明报企业上市后,陶玉书成了公司的实控人,金庸则退到管理者的位子上,二者看起来关系融洽和睦,惺惺相惜。
这无疑极大的增强了投资者对明报企业上市后的信心。
次日一早,关于明报企业成功上市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出现在香江各大报纸的版面上,陶玉书和金庸的形象以及言谈也被媒体们广泛报道。
上市第一天股价增长93,市值达到465亿港元,证明了市场对于明报企业的认可和期望。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