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凌天秦初二胖

第230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304章

夜幕降临的时候,秦初从迷雾中出来了。

对修炼者来说,夜晚和白天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秦初发现,夜晚的时候,没有了阳光的照射,迷雾能量的侵蚀度会加大许多。

看到秦初回来,君绾、秦月离、楚狂刀、秦啸和铁牛就迎了上来,围着秦初进入到了宿营地的最大帐篷内。

“您们要问什么?还是我来说吧!一切顺利,不过没有遇见什么关于枪道修炼者的遗留,秦啸你要等等了。”说着话,秦初将噬魂鸟的尸体给了铁牛。

铁牛说噬魂鸟的尸体烤了很好吃,不过秦初没兴趣,黑乎乎的跟乌鸦一样,太没有卖相了,秦初是下不去嘴。

“秦初,你要注意安全,你得罪的人太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坑你。”秦月离提醒着秦初。

“别说你得罪的人多,这人吃人的世道,只要有利益冲突,一些人就会坑你没商量。”君绾对着秦初说道。

秦初点了点头,“你们说的我懂,我会小心谨慎的,现在真正跟我势不两立的是熊斩,不知道他接下来会什么样的动作。”

“这个家伙不好对付,实力强劲,就是围杀都不容易,他记恨你,必定会针对你。”君绾开口说道。

“不要紧!我现在有优势,我可以进入迷雾肆虐区,他却不能!祝叩,你帮我做一件事,盯住一个穿着黑色罗裙的女子,记住了,千万小心再小心,一点都马虎不得。”秦初对着祝叩交代着。

“大人放心,祝叩明白,再者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跟大人一样,说打祝叩一顿就能打祝叩一顿。”祝叩对秦初抱了抱拳。

“千万不要这么想,这个女人不简单,我能击杀帝境修炼者,也许她也能。”秦初看向了祝叩,他最怕的就是祝叩有这种心态。

对于穿着黑色罗裙女子的身份,秦初内心有一些猜测,他觉得这个女子,就是天姬卷轴要等的人,有可能是天姬道主预定的传人,另外一个可能更可怕,那就是跟齐卿卿一样属于道身,如果这个女子是天姬道主的道身,那么情况就严重了。

看了看秦初,祝叩认真的点了点头,心里慎重了起来,能让秦初这么认真的交代,那对方一定不简单。

聊了一阵子,楚狂刀和秦啸被铁牛拉去吃烤噬魂鸟了,秦初就回到了兽车内打坐。

天微微一亮,秦初离开了兽车,再次进入了迷雾区。

接下来的日子,秦初就不断的进出迷雾区,过了噬魂鸟肆虐的区域后,秦初没有再遇见什么妖兽,不过遇见了一些天然阵法,有一些阵道修为在身的秦初,可以避开,他也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探查办法,那就是火焰能量身在前开路。

遇见了天然阵法,火焰能量身可以穿梭能量的封锁,如果被困住,也可以散掉火焰能量身,秦初收回朱雀幽冥焰和石髓火就行了,想困住两种异火,那基本是不现实的,毕竟秦初还有本尊和战斗分身在后边支援。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秦初将红云谷的外围区域大概扫了一下,然后继续深入,他的探查进度勉强能赶上迷雾散去的速度,他最先探查的区域,已经有强力修炼者可以进入了。

在能进入探查的人群中,就有这秦初注意的那黑色罗裙女子,她下手很黑,两个靠近她的准帝境修炼者被她斩杀,几乎是毫无征兆,这女子突然就暴起杀人。

这一切,被在暗中跟随的祝叩发现了,他心里受到了一些冲击,他明白了秦初的提醒不是无的放矢,这女子就是够狠,而且下手十分黑。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