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神医在都市徐文东林伊人黄蕊蕊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借苍生之力(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借苍生之力

虽然他身上也有着雷霆之力,但这股力量却不足以影响到他。

轰轰轰!

天雷和国运之力更加激烈的碰撞在一起。

每一次的碰撞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虚空的扭曲。

但徐文东的身影却犹如磐石般屹立不倒,在金光与雷光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终于。

在无数次的交锋后,倒数第三道天雷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威势,被黎阳国和上清国的国运之力彻底磨灭。

徐文东也借助这次机会,修为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的气息变的更加深邃,仿佛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看到徐文东渡过倒数第三道天雷后,远处的那些修士都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激动之色。

每个人都感觉热血沸腾,很是兴奋。

“还有最后两道天雷了!”

“虽然最后两道天雷的威力肯定会越来越强,但我相信徐公子定然能够渡过天劫。”

“不错,徐公子天赋异禀,且有黎阳国和上清国的国运之力相助,肯定能够平安渡过天劫,带领我辈修士杀入仙界,夺回被异魔占领的山河!”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呐喊声。

反倒是黎阳国的国师,以及李道齐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身为阵法高手,外加两国国师的他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两国的国运之力,在对抗天劫时受了重创。

以现在的国运之力,根本就挡不住后面两道天雷。

如果贸然使用国运之力对抗最后两道天雷的话,黎阳国和上清国极有可能会瞬间化为废墟。

“相同的手段,我徐文东又怎会重复使用?”徐文东的低语响彻在天地间,他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这次。”

“我要向天下苍生,借一件东西。”

???

???

???

听到徐文东的话后,远处的那些人族强者,和妖族强者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又借东西?

你咋老是问别人借东西呢?

如果我们没记错的话,你这应该是第三次问别人借东西吧?

一时间。

每个人心中都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不知道徐文东这次要借什么。

“这一次,我要借苍生之力!”

徐文东表情肃穆,口中发出一道宛若雷鸣般宏亮的声音。

他的声音回荡在苍穹深处,深深的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让所有人都升起一层厚厚的鸡皮疙瘩。

与此同时。

徐文东双手捏诀。

只见他指尖之上浮现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那光芒愈发璀璨,竟形成一个小型的方印的形状。

也是在这一刻。

修真界亿万生灵皆是感受到一股神圣而又玄妙的力量,在这股力量面前,所有人都心生敬仰。

他们满脸虔诚,敬仰之力在修真界各处,同时飞向了凤凰山的方向,飞向了徐文东身前那尊方印中!

李道山毛骨悚然,失声尖叫:“他···他这是要凝聚苍生印吗?”

摸爬滚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无心×张妍念 已签约 禁抄袭 禁转载 50金币加更一章 点亮会员加更三章 谢谢小可爱们支持呀 日更小说不断更 已完结: 重启之极海听雷×刘丧 1-60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邢克垒 61-1
你的铁铁哟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军婚+年代+大佬+打脸+1v1]雷空双系异能大佬夏黎刚结束末世,成为执掌新世界天眼系统的开国将军准备好好养老,只是小憩一下就穿了。 穿越后,她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嫁给一个让她结婚后让着小三的自以为是妈宝男,要么下乡去穷乡僻壤的地方当知青。 夏黎:拳头硬了!就这样的小白脸,我一拳能打一个加强连! 努力为首长爹官复原职,成为首长爹最贴心的米虫小棉袄好好养老他不香吗? 可是努力着,努力着,夏黎回
茴茴猫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能与超级赛亚人肩并肩,你说他天赋D级?
能与超级赛亚人肩并肩,你说他天赋D级?
自三百年前的灾日开始,蓝星之上就开始诞生了觉醒者。 一旦成为觉醒者,便能够选择加入觉醒者学院,系统地学习能力与知识,为保护人民而战斗。 然而,刚刚觉醒能力的他,发现自己的天赋只有D级,沦为大家笑柄。 好在天道对他没有不公,送了他一个隐藏能力…… 于是他便以D级觉醒者身份参加战斗。 一开始,学员们不屑:“虽然能觉醒就已经不错了,但他D级天赋,参加战斗真的好吗?出现意外我们可顾不上他。” 后来,学员
佚名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
上一世,她经历了末世十年。 好不容易成了最强高手,却在一次丧尸围城中,遭到挚友的背叛,活生生死在了丧尸口中。 一朝重生,竟穿越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还是个痴傻七小姐的人设。 除了美貌,一无是处,但是没关系,对她而言只要活着就行。 只不过,刚穿过来就要嫁人,这是不是太快了? 对方还是个残疾前状元郎? 我一个现代妙龄少女怎么可能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只有自立门户才能不被压迫! 第一步,先买房还是先买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