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08章 国球荣光36
单站公开赛的关注度比不上一级大赛和总决赛, 但依然有不少人关注。
常晴参加了接下来的单站公开赛冠军,轻轻松松进入决赛,获得了女单冠军, 而男单方面, 本站公开赛的冠军则是周纳州。
常晴参加这站公开赛, 显然不是为了出头,她的单打积分和混双, 双打积分都一骑绝尘,高高挂在第一的位置,估计再有一年也不会有人能轻易追上。
除了混一个巡回总决赛的参赛资格以外,常晴更像是一个带队者。
但按理来说, 骆景不在,长颈鹿必然是要拆的,虽然拆了, 常晴也可以和其他队员一起组混双和双打, 带新人打公开赛更容易出成绩。
这也是大部分的国家选择的保险做法, 无论是双打还是混双, 尤其是双打上,都是老人带新人, 既可以保证新人得到历练, 也可以避免翻车。
但h国队却十分大胆, 常晴没有参加任何的双打比赛,反而是其他队友组了好几对双打和混双参加公开赛。
如果是世锦赛,俞近识和孙久林两人必然会让最有把握的搭档参赛, 但单站公开赛在h国队看来, 只是磨练其他中层力量和年龄力量的赛场而已。
给他们加点压力也未尝不可。
而且, 不同于国家意义浓重的世界杯, 世锦赛和奥运会,像是商业赛和巡回赛单站比赛,这些比赛h国队对于全包揽冠军的执念没有那么深。
还是要给其他国家的选手一点发挥的空间。
常晴女单夺冠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甚至在半决赛遇到克丽丝的时候,对手紧张而充满了压力,她却打的轻轻松松,四比零获胜。
克丽丝的教练都着急了,毕竟克丽丝和布莱洛现在是t国女队的两大王牌,结果遇到常晴,一个比一个心理阴影还大。
心理阴影这种事,不是说克服就能克服的,日积月累,如果处理不好,反而可能成为一种心理疾病,以后上场,一看对手是常晴,就不战自败了。
不是所有人都像何虹一样,世界杯输给布莱洛之后,又能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在更重要的奥运赛场上击败布莱洛,消除那场比赛给她带来的阴影。
当然,在这背后,俞近识无论是给何虹的技术指导还是心理指导,都是她跨过这道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过去了,就是何虹对布莱洛,以后两人对上,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跨不过去,就像克丽丝对常晴,从开到到结束,都发挥的一塌糊涂。
布莱洛和克丽丝可没那么弱,纯粹就是常晴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技术上都对他们有魔王级别的绝对压制而已。
这一站的公开赛,尽管有高清芬和宋诗雨,何虹和陈孜孜的这样的女双组合,依然被克丽丝和布莱洛的搭档击败,最终h国队没有拿到女双的金牌。
而拿到银牌的是并不被看好的何虹和陈孜孜。
不被看好的原因也很简单,何虹和陈孜孜配对的时间非常短,基本就是个凑数的,而且何虹虽然削球天下无敌,但那是在单打赛场上,一旦上了双打或者混双,对手必须非常适应削球手的节奏。
而世界上能和削球配双打,实现一加一大于二,而不是等于零点五的,也就常晴了。
但是对于陈孜孜来说,第一次参加公开赛就拿到单打季军,双打亚军,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而且她只有十四岁
反而是高清芬和宋诗雨本来女双夺冠机会最大的搭档提前出局了,常晴不参加双打比赛,就是给他们几个送冠军位子来的。
但没有抓住机会,也只能认了。
男单冠军不是老将郑朝时,也不是章临谦,而是周纳州,算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周纳州比郑朝时和章临谦年轻,他今年的战绩表现都不错,公开赛夺得男单冠军,对他而言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要知道周纳州虽然给大家一种后起之秀的感觉,但其实他和骆景,戚无是一个年龄层的选手。
对他而言,现在出成绩已经很晚了,虽然他才十九岁,但身边有两个更年轻,成绩更耀眼的兄弟如今都已经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了,他自然着急,也想努力。
而周纳州的努力,在这站公开赛上有了回报,骆景戚无和邓奕都不参赛,这就是他的机会,而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尤其是他还和章临谦拿到了男子双打的冠军。
混双冠军,则是高清芬和谢自陵。
这里就可以看出来,h国乒乓球队每个年轻段,每对搭档和组合,实力都是层次不齐的,虽然在其他国家看来,他们已经足够优秀,但在人才云集的h国队,他们必须更优秀,才能有出头之日。
而常晴
每一场比赛,从没有翻过车,也从没有让球迷们失望过。
这样的天才,这样恐怖的实力,的确数十年难得一遇。
这一站,还有一个人的表现很受教练组的关注,那就是谢自陵。
作为世青赛冠军赛的男单冠军,十五岁的谢自陵第一次参加成年职业赛场,取得的成绩也算不错,混双搭档高清芬并不是国家队的主力,两个人配合也很少,竟然击败了h国队其他的混双组合,还有很多国外的选后,拿到了混双冠军。
男单赛场上,他也拿到了单打亚军。
最后是输给了状态非常好的周纳州。
这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周纳州如今的水平正在突飞猛进当中,今年算是周纳州进步最大的一年。
如果是其他国家的年轻选手获得谢自陵这样的成绩,回去媒体就已经吹上天了,什么百年一遇的天才,双打单打非常优秀的苗子,下届奥运会为国争光的热门人选等等。
但在h国
谢自陵的名字只在一篇报道本次公开赛战况的战报中,用一行的描述了了提及他混双夺冠的事情。
如果不是常晴参加了这届公开赛,恐怕这些消息都不会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只能在世界乒乓球官网上去查。
很残酷,也很真实。
包括谢自陵自己也知道,一个小小的混双冠军并不是最好的成绩,单打为王,而自己拿不到单打冠军,就绝不算是合格。
他受到戚无的影响,也喜欢戚无的那种自信,尤其是戚无的采访,谢自陵每一个必看,戚无的每一场比赛录像,他只看队服和对手,就能说出这一场是在哪里打的什么比赛,每一局的比分是如何如何。
戚无采访中说的很多话,也是谢自陵的人生格言冠军必是我
当然,这个人生格言随时可能改变,取决于今天的戚哥有没有什么金句重现。
虽然第一次公开赛打的没到自己认为最完美的成绩,谢自陵也没有气馁,反而是更加积极而努力地准备第二站的比赛。
连带着齐乐衣一起训练,国青队也就只有齐乐衣乐意跟最近打了鸡血的谢自陵一起没日没夜地训练了。
谢自陵是容易自我激励,间歇性爆发努力,而齐乐衣则是生怕自己没有努力的机会
两个性格迥异,一个外向一个内向的队友,谁也没想到,就这么成了之后最好的搭档,一路走过无数比赛的赛场
齐乐衣在赛场上,每次总是默默努力。
骆景带过他一段时间,让齐乐衣更加崇拜骆景和常晴这种密不透风,毫无破绽的打法,只有基本功非常扎实,又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的选手,才能和他们一样打出那样的球。
而谢自陵,训练完脱力地躺在地上时,总是大喊,“我一定要努力,拿到公开赛的单打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