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尘三千道门

第184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840章

藤蔓虽只有百丈高,可是……如今他们都是凡人,真要从这种高度摔下去,必然是粉身碎骨,当场身亡!

对于惜命的修士而言,孙家这名剑修的举动,无疑是在搏命!

有了重力的加持,对方这一剑也就变得极为迅猛,换做寻常剑修,在这种环境根本无处可躲。

孙素素等人都禁不住笑了起来,心头对这名孙家剑修感到十分满意。

身为剑修,就是得这样不顾性命为主家着想。

方尘眉头微皱,轻轻朝旁边侧了侧身,躲过索命之剑。

对方此刻正好脑袋与方尘垂直同步,他惊讶的看着方尘,似乎没想到连自己这一招对方也能轻松躲过去。

这是凡人该有的反应?

念及此处,对方立马变招,一手抓向方尘的同时,另一只手的剑已经以刁钻的角度斜刺方尘心口。

“花里胡哨。”

方尘淡淡道,随后一脚踢中此人的胸口,把他踹飞丈许远。

年轻人神情愕然,呆呆的看着越来越远的方尘,以极快的速度朝下方坠落。

不过几息,众人听到一声巨响。

砰!

年轻人摔在地上,因为重力的原因,他的身子又高高弹起数尺,这期间后脑开花,肢体也四分五裂飞出老远。

那群孙家剑修怔了怔,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此刻他们已经进退两难,只能选择咬牙硬上。

方尘单手抓住藤蔓,从口中取下长剑,身子猛的一晃,借用惯性在这群孙家剑修之间来回穿梭。

每出一剑,都有一人惨叫跌落,摔成肉饼。

短短几息功夫,被派下来拦截方尘的孙家剑修已经全部摔死。

方尘也不嫌弃剑上的血渍,咬住长剑便继续攀登。

孙素素脸色异常难看,孙奕等人均不敢吭声,不想在此刻触其霉头。

前后才多久功夫,孙家已经死了数十名剑修,这些剑修若是专心攀爬,至少都能走到第六十级天梯。

“我们……还是继续往上爬吧?”

低头观望的孙家剑修面面相觑,最终一人提出继续攀爬,得到众人同意。

他们不想就这样轻易把自己的命给葬送于此,反正对方不太可能登顶,不管便是。

三房仙舟,天煞龙女看见这一幕后,不由得露出一抹淡笑:

“果然没丢他师祖李经年的脸。”

三房的散仙也在赔笑,只是心中不以为意。

他们更加看重的是付东海等人。

这才是龙家这场赌约里最大的倚仗。

在方尘登上第一级天梯时,付东海等人已经成功登上了第三级天梯。

偌大的天梯上,空空如也,除了方尘一人之外再无他人。

“脚步似乎重了些许。”

方尘静静感受身体变化。

虚空里,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落在他身上。

好在这股压力并不明显,暂时对他没有形成妨碍,方尘继续朝第二级天梯爬去。

等他上了第二级天梯,依旧是空空如也,所有人要么在第三级,要么在第四级。

第四级天梯,付东海朝下方望了一眼,见方尘孤身一人站在第二级天梯,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淡笑。

“大师兄,你先前的举动已经把龙若小姐得罪了。”

张高天走到付东海身旁,轻声道。

“无妨,二房公子小姐那么多,只要这次我能登顶,得罪她一人算什么。”

付东海望向遥不可及的虚空,仿佛葬剑天梯的尽头正在对他招手。

“我们剑修就是龙家手中的剑,只要这口剑足够锋锐,就不会被他们束之高阁。”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始终是引领我们走向进步的指南针。它如同璀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道德育人,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
喜欢九霄环佩琴的麃公
替嫁:恶女家的温柔夫君又疯又野
替嫁:恶女家的温柔夫君又疯又野
李小鱼穿越了,穿成一个抢亲,还拿嫁妆上赶着再嫁他人的小混蛋。看着小混蛋被亲爹用扁担打伤,送回家徒四壁的顾家。大家都在看笑话。看她如何欺负那位不仅瞎眼,还断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的倒霉新郎。日子一天天过去。他
家有白白一只
被流放道观后,众生求我除妖
被流放道观后,众生求我除妖
他,侯府庶子出身,天生废体又被侵害,所以被家族流放之道观。本以为他只能在这孤山老林中,青灯常伴,最后老死,没想到居然有奇遇。只要他打坐就可以增加道行,半日便入道,五年化婴圆满,这天下他不光能成霸,还练
佚名
贬妻为妾?男颠女疯,她五行缺德
贬妻为妾?男颠女疯,她五行缺德
渣夫哥一朝得势,命令姜岁欢自贬为妾,赶紧给他真爱让位?好好好!必须让!一纸休夫书拓印万份散播全城……渣夫前途尽毁,颠了!渣夫真爱臭名远扬,疯了!渣夫大骂:姜岁欢,你就是个变态。姜岁欢:乱葬岗中活下来的
元宝儿
穿书七零:退婚后依旧躲不掉帅糙汉
穿书七零:退婚后依旧躲不掉帅糙汉
她,上市公司的金牌销售,因为过劳死穿了。成了七零年代小说中的一枚恶毒女配。开局她正在霸王硬上弓男主,下一秒这个局就被她识破。作为糙汉首长,他对这种作风有问题但机敏的女子也不得不另眼高看。后来的相亲联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