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战北望

第141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417章

不多时,慧太妃果然怒气冲冲地回到了慈安宫。

不顾福公公在场,她便生气地道:“怎不说在宫里住的人就是坐井观天,狭隘,毫无胸襟,心就跟针鼻一样小,见不得人好,咱们惜惜立了功劳得皇上欣赏,叫她常伴在身侧议事,那些人阴阳怪气地说些什么男女大防,总是在御书房里单独待着不好,真是可笑得很,她们莫不是忘记惜惜是朝廷命官了?她不在御书房议事,难不成在后宫里争宠吗?”

太后慢慢地喝着茶,“她们是这样说的?”

慧太妃气得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她们可劲赞惜惜,说她如今是不一样了,时常在御书房伴驾,我还沾沾自喜了一阵呢,结果越听越不对劲,她们说莫要闹出些什么不好听的是非来,回头说咱惜惜想飞上枝头变凤凰……啊啊啊,气死我了,她们还捂住嘴巴偷笑,真是跟个市井村妇一样。”

福公公给她送了杯茶,安慰道:“太妃莫气,她们啊,是嫉妒,眼红您有这么出色的儿媳妇,才会嘴上没门,胡言乱语的。”

“我知道,所以把她们狠狠骂了一顿。”慧太妃喝了一口茶,余怒未消,“骂完了她们,她们还说让我回去好好想想,免得墨儿脑袋都绿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太后笑了,眼底森冷,“这话是谁说的?”

“齐贵太妃说的。”慧太妃告状得很大声。

太后嗯了一声,缓缓把一盏茶喝完之后,对福公公说:“今日跟慧太妃叙话的人,看来是闲得很的,传哀家懿旨,令她们抄金刚经十遍,年前抄完。”

慧太妃顿时乐了,“金刚经啊?那得抄废她们的手了。”

金刚经通篇五千多字,还要抄十遍,看她们还有没有空西闲碎嘴。

太后淡淡地看了她一眼,继续吩咐道:“既是抄写经书,该六根清净,人净心静,扣下她们的年例,不得穿戴金银首饰,不得着绫罗绸缎。”

慧太妃倒吸一口凉气,对她而言,两种惩罚都要命啊,抄写经书好难,不得穿戴金银首饰,不得着绫罗绸缎,意味着不能装扮自己,惩罚力度可真大啊。

她再一次确认,姐姐是不能得罪的。

慧太妃带着瑞儿出宫之后,懿旨便已经下达到诸位太妃面前,整个后宫像是忽然哑了火,没有人再敢说半句闲话。

太后早就知道宫里头的人乱嚼舌根子,禁止是禁不住的,唯有严惩,才可震慑其他人。

所以,才会下旨让慧太妃进宫来,知道她每一次进宫定必要去找人闲聊,那些人又欺她脑子简单,在她面前荤腥不忌什么都说,便正好抓住了这点,狠狠地惩罚一次。

连太妃都被罚,那对别人还会留情吗?

宫里头的人可以继续说,只要不怕被严惩的话。

如此震慑,确实能堵住后宫的胡言乱语。

流言蜚语暂时可以平息,但福公公也担心别的事情,“太后,皇上一直不进后宫,那也不是办法啊。”

太后道:“这种事情不能勉强,他不想进,哀家难道派人把他押进后宫吗?”

她摆摆手,“这些不必管的,哀家也不想管,只是他荒唐不自知,或者明知却自欺欺人,损害了惜惜名声,损害了女官在朝的风评,哀家才压一压这些流言蜚语,也是哀家掉以轻心了,想着他一直都将惜惜当做臣子看待,不知道怎地变了心思,哀家却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如今流言四起。”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离婚!不分床!沈小姐哄崽追夫火葬场
不离婚!不分床!沈小姐哄崽追夫火葬场
一睁眼,18岁的沈念安重生到了6年后。彼时,京圈第一贵女变顶级恋爱脑舔狗。放着尊贵的霍太太不做,她为了一个渣男,作的天翻地覆,家破人亡。沈氏集团拱手送人。京圈太子爷的老公被她伤的千疮百孔。儿子恨她入骨
暴富岁岁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
婚后冷暴力三年,提离婚你又哭红了眼
婚后冷暴力三年,提离婚你又哭红了眼
隐婚三年,苏念为了救顾思淮失去了听力,康复那天,她满心喜悦去找他,却看到他和白月光在KTV里玩“纸吻”游戏,他们仗着她聋,肆无忌惮的嘲讽,原来多年痴心错付,真心被寸寸蹂躏成灰!苏念彻底死心,决然离开,
千朵朵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宠妾灭妻+追妻火葬场+破镜不重圆+暗恋+爽文】前世,盛知婉为追爱自求下嫁、补贴私产,写兵书助他退敌、著策论供他高升。人人都说祁世子惊才绝艳。她这个只知情爱的公主能嫁给他,当真是修了天大的福分!然而重
八方来才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穿越到了一家全都是大佬的家庭,父亲哥哥是军事大佬,母亲是帝国集团掌权人,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于是,他这个不思进取的人只想做个纨绔子弟,专业啃老。身为军人的父亲怎么会同意,直接把他送进了部队,并对他承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