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第43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35章

战北望听了她的情深告白,心里半点欢喜都没有。

他似乎,似乎也没有真正了解过王清如。

只是当初方家放她回府,让她不必守寡,想着多半是因她性子柔慈……

他有些看不透了。

管家没有回来,连带着那几名护卫也没回来,那人不要和解,只要打他的人接受严惩。

管家主动招认,说是他下的命令,保下了王清如。

京兆府把他们都关押了起来,刑事这一块算是了了,但因那人断了手脚,需要治疗,他依旧是可以索偿医药费。

王清如想尽快息事宁人,休得他再胡搅蛮缠,所以派人送了一千两两银子过去。

老夫人得知了此事,直斥王清如,“是不是真的断了手脚,怎么也不派个人去看看?搞不好就是讹人的,他来我们将军府门口泼粪还有道理了?”

“而且,断手断脚也是能治好,又不是砍断,顶多是骨头断了,治好都花不了一百两,你出手就给了他一千两,这么好赚的生意,岂不是以后日日都有人来讹诈我们?”

王清如道:“母亲别生气,不会再有人来讹我们了,那人肯定是宋惜惜派来的,而且只要易昉去道歉,这事就平息了。”

“什么?那日日来泼粪的人,是宋惜惜派来的?”老夫人眉心一跳,眼底瞬间沉怒。

王清如把那日在府门口看到宋惜惜的事说了出来,老夫人怒不可遏,“她……她已经贵为王妃,为何还不愿意放过我们将军府?她就是恨不得我们将军府的人全部死绝了才好。”

看到婆母痛斥宋惜惜,王清如既高兴又放心,“她心肠如此歹毒,定会有报应的。”

她心里隐隐是有一些担心的,因为自从她掌家以来,婆母和小姑对她颇有微词。

夫君虽然什么都没说,可他有时候兀自沉思的时候,总是给她一副生冷疏离的感觉。

还有府中的下人,即便是连管家在内,都不曾说过宋惜惜半句不好,反而有时候她故作引导地问,他们也仿若不觉,依旧说宋惜惜待人宽厚,是位好主子。

二房那位老夫人更是,直接说宋惜惜在的时候,府中如何如何的好,连大嫂闵氏都附和了她的话。

嫁入将军府之前,她以为将军府上下定必对宋惜惜厌恶至极,毕竟,像她这般狭隘善妒之人,定必也会刻薄下人,下人会对她一片骂声。

可偏偏就是对她颇有微词的婆母与小姑,才对宋惜惜有咬牙切齿的恨。

她的恐慌就在于,她似乎掌握了一切,又似乎什么都没掌握住。

她发誓要比宋惜惜做得好,更有容人之量,让天下人知道纵然同是二嫁妇,她也会比宋惜惜更识大体,更有治家能力,把将军府里里外外操持得妥帖。

她也立心和易昉把关系处好,她既然是平妻,也占了个妻字,且是皇上赐婚,她这个主母只要对易昉足够宽容,那易昉定然会感恩不尽的。

毕竟,她曾被宋惜惜厌弃过。

但她连这点都估计错误了。

易昉根本就不领情,她对易昉的善意,易昉冷冷地没有任何回应,甚至总会因一些小事跟她闹起来,且是闹得不可开交,有时候她想息事宁人,可易昉没有这样的想法,仿佛不争论出这个对错,她就不罢休。

而且在易昉看来,她易昉做什么都是对的,而她这个主母正妻反而样样都是错。

这样的颠倒黑白,真是让人生气啊。

嫁进来之后的日子,真是一地鸡毛,和她嫁进来之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除了夫君待她还可以,别的没有一样是顺心的。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救命!前夫君怎么成了疯批恋爱脑啊
救命!前夫君怎么成了疯批恋爱脑啊
重生归来,我决定不嫁了,这辈子她要换个活法。我不要前世的凉薄俊俏的夫君了,直接将机会让给求之不得的狠毒嫡姐。可他却不同意了?非要再娶我,还说这辈子定不负我,可惜,我不干了!三妹妹想毁了我?那我便送三妹
佚名
乡村傻医好快活
乡村傻医好快活
高志远获得仙人传承,一朝觉醒,便如龙飞九天。一手握惊世医术,活死人肉白骨,达官显贵尽低头!一手持杀人利剑,斩破虚空,举世强者亦折服!从此红颜相伴,兄弟相随,纵情都市……
西北荒天帝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关于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禁忌宗弟子楚落,悟性点满,习得一身禁忌大招。却不料因为意外,闯入宗门禁地。触犯门规,楚落即将被长老逐出宗门时。楚落闭关已久的师尊,突破大帝,及时出关!师尊:“乖徒儿
潜泳的小鱼
离婚夜,一大一小跪求她别走
离婚夜,一大一小跪求她别走
一次意外车祸,夏晚柠终于发现结婚五年的丈夫心里有个白月光,而她一直疼爱的儿子看见那女人更是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改口喊妈。夏晚柠认清现实,渣男渣儿子通通滚蛋!离婚后,厉北琛发现,昔日乖巧温顺听话的妻子竟
似水
被奸臣盯上?我立了衷心小弟人设!
被奸臣盯上?我立了衷心小弟人设!
我穿到了一本名叫《佞臣》的大男主权谋文里,可我只是个开篇就被男主杀了的炮灰。《佞臣》这本书全文三百多万字,我唯一记得清楚的就是男主的人设是疯批美强惨。因一句天煞孤星,恐祸及全家的诅咒,他不满四岁便被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