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佳雁心乌雅静柔

第395章(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95章

雪落无声,我看着雪花在德贵妃娘娘手中消融,轻声回道:“奴婢不知。”

德贵妃微微侧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未曾料到我这般回答。

她或许以为我仍会如从前那般,对她的询问滔滔不绝,视其为展现才情的机会。

然而,如今的我已非昔日之我,不再愿在任何人前炫耀些许的聪慧。

因为我知道,那不过是当权者用以牵制人心的伎俩罢了。

见我不再言语,德贵妃的唇角轻扬,她的笑容中透露出几分深邃:“雁心,你和以前太不一样了。”

我低垂眼睑,选择保持沉默。

德贵妃继续缓缓道来:“本宫今日带你至此,是想让你看到,或许,有朝一日,本宫也会步入相同的境地。”

我缓缓抬起头,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她侧脸的轮廓上。

“娘娘何出此言?”我轻声询问,心里却明白德贵妃是告诉我她要动手了。

德贵妃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整理思绪:“身处这皇家之中,无论身份如何尊贵,即便是皇后、皇子,也不过是权力欲望的棋子罢了。命运被牢牢掌控在权力的游戏中,难以自拔。本宫有两个儿子,前头的三位阿哥都已经出了局,接下来已经轮到本宫的孩子了。”

我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每个人从降生之时,便已注定要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身为皇子,若心中怀有夺位的野心,那么结局无非两种,要么成就霸业,要么因此陨落。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又何必过多感慨呢?”

德贵妃再度将视线投向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轻声道:“雁心,本宫曾记得,你并非这般冷酷无情之人。”

我低头恭敬回应:“奴婢并非铁石心肠,只是深知命运无常,要么奋力一搏,要么只能接受事实。

娘娘方才所言,其实并不尽然。

接下来,命运的轮盘将转向的是四阿哥,娘娘既然想要它落在五阿哥身上,说明娘娘已决心一争高下,又何须在此多生感慨?”

随着我话音落下,德贵妃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原本的哀愁消散无踪,只余下冷冽的寒意。

“雁心,本宫仍旧希望你能回到过去那个你。”

我抬起头,直视德贵妃,眼神坚定而无畏。

“娘娘,自您说出一切,想要奴婢为您的宏伟蓝图效力之时,奴婢便已不再是原来的我。

曾经的我,无法眼睁睁看着信王受害、皇后疯癫,更不可能对歆妃和四阿哥的命运漠不关心。

既然您期望奴婢助您成就伟业,那就不能再要求奴婢似以前那般。”

德贵妃轻抿双唇,短暂的沉思后她缓缓开口:“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可愿为我达成此事?”

我低头微笑,语气温婉:“娘娘如此信任奴婢,视奴婢为您的得力助手,那么奴婢自当谨慎行事。若真要出手,必定要达成目的,不让娘娘失望。

因此,奴婢想说的是,既然您将奴婢视作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那自然应留待最为关键的时刻,方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力求一击制胜。

若过早动用,恐会折损其威力。”

德贵妃凝视着我,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久久未语。

她聪慧过人,自然明白我话中的深意。

我也知晓她心中的盘算,她欲借我之手对付歆妃和四阿哥。

如今,四阿哥深受皇上青睐,频繁在御前走动,甚至因功课出色而得到皇上的赞赏。

即便信王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皇上也未曾对四阿哥和歆妃有所责罚,足见皇上对四阿哥的重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