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红人厉元朗

第1871章 家庭会议的重要性(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871章 家庭会议的重要性

郑海欣心思缜密,谨慎而又警觉,这点厉元朗比较放心。

白晴更不用说了,政治方面有着天生的敏感。

有些地方,甚至比厉元朗还要高出一筹。

只有韩茵,容易偏听偏信,钻进别人设计好的圈套。

因而,厉元朗把话说得很重,特别强调,他此番去洛迁省政府就任,是他政治生涯中一次大考,不允许出错。

不止是他,全家人都算上,万万不可把他的劝告当成儿戏。

另外,厉元朗再次要求她们,一定要和生意彻底切割开来。

他知道,三个女人都不缺钱。

即便郑海欣捐出一笔巨大善款,可以厉元朗对郑海欣的了解,她肯定留有后手,不可能裸捐。

白晴清空所有商业往来,厉元朗是清楚的。

于是再次询问韩茵,这方面留没留尾巴。

韩茵稍作愣神,厉元朗语气变得强硬起来,“我千里迢迢回来,就是要听到你们每个人的真心话。”

“韩茵,你到底有没有,一定要如实告诉我。”

韩茵思考一会儿,小声说:“只剩下爱利倍思,还有我三成股份……”

“退了它。”厉元朗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一个也不留。”

“元朗,爱利倍思是我起家的公司,我对它有感情……”

最后几个字,韩茵声音变得更小了。

厉元朗自然听懂韩茵意有所指,可现在不是谈感情的时候。

仍旧态度坚决的表示,“挣钱永无止境,你又不缺钱,挣再多的钱有什么意义?”

“我不希望自己在台上大谈反腐倡廉的时候,背后被人指指点点。只有大家清白,我才能有底气面对贪腐分子。”

“还有,今天的家庭会议内容,要让媛媛和谷雨知道。他们不小了,懂得是与非。”

随后,厉元朗看了看时间,让白晴准备午饭,吃过后还要赶下午三点的飞机飞回京城,准备交接工作。

白晴点头答应,出去时叫上郑海欣,专门留出厉元朗和韩茵独处的机会。

“韩茵,我最不放心的人是你。”厉元朗直言不讳,“你心地善良,思想单纯,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这次我去洛迁省工作,说实话,我为此等了五年之久。本以为会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却不成想,要面对诸多考验。你是了解我的,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直来直去,不懂得迂回转圜,不会曲意逢迎。”

“这种性格说好听点,是正直正义,说不好听的,榆木脑袋一个,刻板木讷,容易得罪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厉元朗这辈子恐怕也不会改变性格,这是我的短板,也是我的缺点。”

“这次去洛迁工作,或许是我政治生涯最后一次机会。能不能把握住,靠我自己,也靠你们背后默默支持。”

“按我说的去做,切不可掉以轻心。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凡事多往他们身上想,时刻提醒自己,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厉元朗都把话说到家了,韩茵肯定听懂他的心意。

直截了当的表示,她会遵守厉元朗交代的话,绝不给厉元朗添乱。

是为她好,也是为媛媛考虑。

厉元朗长出一口气,走出房间,来到露天阳台,透透气。

赫然看到郑海欣正双手抚着栏杆,望向远处。

“谈完了?”

厉元朗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媛媛是韩姐的全部,只要有利于媛媛,她不会辜负你所作的一切。”

厉元朗赞同,“要是都像你这么想,我就不用特地回来一趟了。”

郑海欣自嘲的一笑,“你不用捧我,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和韩姐或者白晴相比,我差得很多。”

“涉及到郑立,我照样头脑发热,不管不顾。”

说到这里,郑海欣侧脸看向厉元朗,语气凿凿的说:“有句话我一直想问你,希望你能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旖旎小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又名:不败神婿)五年前,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她,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携一身惊天本领,荣耀而归,只是归来之时,竟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儿。
笑傲余生
天域至尊
天域至尊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当世至尊!
新月弯弓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侍奉病重婆母,供养一家老小,还出资供夫赶考。两年辛苦操持,夫君成衣锦还乡的探花郎,还带着怀孕的新夫人。夫君要将我我贬妻为妾,我挥毫,一纸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放夫书。休夫!我甩出账册,一千三百两花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