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辈,竟敢暗害我!

第37章 你在万妖国都是这么穿的?(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7章 你在万妖国都是这么穿的?

“咻——”

高空之中,那颗太阳在迅速逼近,而在太阳下方,是一道不停疾驰的电光。

随着金乌放声嘶吼,阵阵音波就跟涟漪一样在天际从四面八方扩散,从高空坠下音波带着玄奥至极的气息,每道气息都带着极强的压迫感,落下的瞬间便压垮地上的树木,粗壮的树枝更是当场折断。

雷光二话不说,从天空直接劈到地上,转瞬就融入土壤中,遁地远遁千里。

离开这狂暴的范围后,纪火再次从土里钻出来,又化作雷霆在天上飞。

倒不是他不想一直待在土里,只是一来怕妖皇又用小瓶子把他抓回去,二来,则是他担心夏凝裳从天空飞过来,正好和他错过。

虽然他不知道此刻夏凝裳在哪儿,但冥冥中的感觉一直在指引他,那种感觉可以告诉他大概方向。

“咻!”

金乌再次振翅,一团团天火从高空着落,不停往那道闪电身上砸。

只是雷光速度极快,在天空左闪右闪,便轻易躲掉这些天火。

嗯,事实上这些日子和晴空的战斗里,这招天火已经用过不知多少次了,纪火躲天火都躲习惯了。

就跟玩超级玛丽,刚开始三条命都打不过第一关,熟练过后,就可以只掉两条命打过第一关了(这是我一个朋友的近期战绩)。

只是那雷电虽然躲过了天火,却是有大片天火从天空坠落。

一时间湛蓝天空到处都下着火雨,落在地上砸出无数冲击波,携带的火焰将这一个个山脉砸成火海,夷为平地。

藏在这些山头的妖怪纷纷化为灰烬,更多沾染着火焰,惨叫着看着天空的两颗太阳,就跟看见世界末日一般。

“晴空这是疯了直接屠杀妖族”

隐藏在雷光中的纪火惊愕无比,在他印象里,晴空虽然用生灵精血修炼,但不像是这般滥杀无辜。

他飞快逃窜,同时回头朝着天空那颗太阳望去。

随着他眯着眼,再加上这段时间不断战斗的适应,祂终于看清了在那炽热夺目光线中的金乌。

那是一只全身都是暗红血液的大鸟,污血在祂身上到处都是,形成一条条血痂,看上去破败无比。

传说中该是金光闪闪的金乌,此时看上去却跟满是暗红色的铁锈一般。

那金乌金色的眸子里,此时完全被赤红覆盖,满是杀戮和血腥暴戾,似乎早已失去理智。

纪火看得心疼无比,这些日子他都没看清晴空的模样,还想着拔下一根晴空的羽毛卖掉呢。

据说金乌的一根羽毛极重,就算没有那些特殊的效果,融了之后换成金子也是妥妥的钱啊。

现在都成这样了,估摸着是卖不掉了。

而且还挺丑,不符合主流审美。

“咻”

高空之上,原本陷入疯狂的金乌忽的回过头来,看向那道雷电。

完全被疯狂扭曲覆盖的眼眸居然出现了一丝神智,像是被谁指着鼻子骂了一句。

下一秒,疯狂的眼眸里出现一丝恼怒。金乌尖叫一声,暗红色的身体更是鲜红了几分,不停扑棱翅膀朝那道雷电冲去。

“不是!我也没骂你啊!红温干啥!”

纪火大吼着,已经感受到身后的温度越来越高,即使他现在已经化身成为雷霆,依旧能感觉到那股诡异的力量在侵蚀他的身体,就连能量的运转都受到干扰。

“嗯”

他忽然感觉眼前的视线似乎受到了干扰,就连空间都出现扭曲。

“这是”

纪火疯狂逃窜,却发现不管他怎么逃,看上去并不远的距离却是怎么都逃不掉,就跟在原地打转一样。

南瓜小米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