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三十二章 汉阳阎忠
见场面有些尴尬,荀彧上前和刘陶见礼。看到乡党后进荀彧,刘陶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连带着对刘修的态度都有所改变,大概是觉得荀彧既然能入刘修的幕府,至少说明这个人还不是不可救药的意思。
“求之不得。”
阎忠冲着华雄挥了挥手,华雄会意,找了个借口退了出去。阎忠打量着刘修:“以忠看来,这似乎不仅仅是关中与并州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么简单。将军心神不宁,莫非在担心什么?”
“那你的意思是?”
“二位都是干才。”刘修哈哈大笑,对皇甫嵩的提醒非常满意。
刘修苦笑一声:“先生真是慧眼如炬。关中与并州的情况不同,只好区别对待了。”
“现在的问题是,迁徙流民的钱粮从哪儿来,安置他们的费用,又由谁来出。”
“重甲士?”华雄眼前一亮,连声赞道:“原来是关大人啊,久仰久仰。早就听皇甫将军说重甲士善战无敌,关督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落日原斩杀檀石槐之战,关督一定也参与了吧?”
刘修虽然对徐荣不熟悉,但是能得到皇甫嵩的夸奖,可见这人还是有本事的,连忙上前攀谈。“子烈,还请不吝指教。”
关羽很郁闷,他不惜和何苗打了一架,带着重甲士急急忙忙地赶去支援刘修,没曾想赶到那里的时候,刘修已经击杀了檀石槐,而自己也身受重伤。他当时就跺脚长叹,后悔自己来迟一步,要不然的话,哪里需要刘修动手,一百重甲士就足以把檀石槐砍成肉酱。
“他不行。”荀彧毫不犹豫的否决了,“他是个武人,虽是金城人,但在金城没有什么实力,最好的办法是让韩遂去。”
关羽看在眼里,心里更加不高兴。
华雄大喜,“将军求贤若渴,令人钦佩。”
孕育了大秦帝国,曾经被称为沃野千里的关中如今只剩下辉煌的记忆。
跟着刘修一起来的袁术忍不住了,凑上来和皇甫嵩说话,先夸刘修,再夸皇甫嵩,当然了,夸皇甫嵩的目的无非是想表明一下他袁公路也是有份的。
刘修心情沉重。他当然知道老百姓不逼到那个绝路上是不会起来造反的,可是现在时间紧迫,他未必能抽得出手来解决凉州的问题。扶风、冯翊和京兆三郡只有不到五十万人,可是凉州更惨,现在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就是想照搬并州的办法都行不通。
“所以将军觉得,张角一定会起事?”
刘修立刻安排人去请马家和宋家的人。有了袁隗的示意,还有袁术本人在此,马家的人没有推辞,答应出面帮刘修周旋。宋家当然更不例外,宋家能有今天的荣耀,刘修的功劳不可抹杀,只是宋家混到今天已经比较惨了,只来了两兄弟,一个叫宋果,一个叫宋枭,都只是做个小吏,在地方上也谈不上什么威信,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阎忠四十多数,长相儒雅,只是眼神犀利,让人觉得有些压迫感。刘修亲自赶来求见,他也没有露出什么欣喜的样子,反倒有些不耐烦。听了刘修的来意之后,他捻着胡须,眉头一皱:“我听文和提起过将军在并州的新政,好象与将军现在的打算略有不同啊。”
好在京兆尹刘陶虽然有些名士脾气,人却着实不错,特别是看在荀彧这个小乡党的面子上,愿意帮刘修去请治下的家族,左冯翊盖勋也非常配合,接到刘修的书信之后,立刻表示支持,他还特地派人赶来和刘修商量。
刘陶果然是名士,东道主做得不地道,反要刘修来请他喝酒,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吃得很开心,喝得也很爽快,和荀彧、荀攸两人谈笑风生,大快朵颐。
阎忠点点头,没有再逼问下去。“将军的一片美意,忠知矣。忠不才,愿为将军前驱,联络凉州诸雄。只是忠如今也是区区庶民,恐怕人微言轻,顶不得大用呢。”
刘修笑笑没吭声,刘陶的官虽然没他大,但资历比他老,身份也比他尊贵,他可是济北王刘勃之后,正儿八经的宗室,又是成名已久的名士,教训他两句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他如果因此和刘陶翻脸,那名声可就坏了,不如一笑置之,反能得到有肚量的印象。
“韩遂?”刘修皱起了眉头,韩遂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可是现在他在并州,要把他从并州抽调出来,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对并州不利。吕布那人除了打仗,其他是指望不上,要想控制住并州,只有赵云一个人的力量严重不足。“他不行,再想别人。”
刘修打量华雄的同时,华雄也在打量他,眼珠子骨辘辘的直转,似乎在看刘修是不是假的。站在刘修身后的关羽不爽了,哼了一声,抬手一抚胡须,凤眼一眯,瞪了华雄一眼。华雄虽然没看关羽,但是他感觉到了关羽的敌意,抬头看了这个和自己差不多高大的汉子一眼,顿时兴趣大增。“扶风华雄见过卫将军,久闻卫将军落日原一战,手刃鲜卑大王檀石槐,令人景仰。今日一见,卫将军果然英雄。”
“正是。羌人四起,凉州荒残,西域已近乎飞地,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又如何能收复河山?关东事起,又如何能保境安民?”
刘修扫了一眼皇甫嵩,皇甫嵩意味深长的笑了。刘修明白了,徐荣有能力,但他是外地人,根基比较浅,华雄能力也许略差一些,但他是本地人,根基深,两人是伯仲之间,各有千秋。
刘陶是颍川颍阴人,和荀彧是同乡,为人不拘小节,敢于抗言直谏,当年跋扈将军梁冀当政的时候,他就上书指责,丝毫不假以颜色。他不仅有胆气,而且有手段,做顺阳长时,他招募县中的轻侠少年办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整治了一批豪强,可谓是政绩赫然。后来因病免官,顺阳百姓想念他,还专门编了一首歌传唱:“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可见他的官声之好。
刘修暗自叫苦,这家伙是非逼得我说那句话吗?
“大人,我倒有个人选。”华雄的眼神有些躲闪,刘修一愣,随即笑道:“谁?”
皇甫嵩笑着对刘修说道:“徐都尉也是幽州人,他在扶风多年,对羌人的事情比较清楚。大人如果想平定羌乱,要多倚重他才是。”
刘陶看到刘修的第一句话就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意思是说张角是你引荐到朝廷的,你看看现在折腾成什么样子了,险些闹出大事来。
刘修思索了片刻,斟字酌句地说道:“先生想必知道前不久汝南发生的事?”
徐荣大概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长得很敦实,一张圆脸,看起来很和善,也很普通,唯一突出的是一双手,又大又厚。华雄却长得非常威风,身高九尺左右,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部短须,目光湛然有神,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看就是一员猛将。
“某便是卫将军麾下重甲士督,河东关羽关云长。”关羽一抚胡须,傲然而立。
荀彧也有些为难,急切之间,要想找到能在凉州吃得开的人还真没有。
原来这家伙这么威武啊,难道能在虎牢关前打败那么多关东名将。
“说来也巧,阎君正在雄家小住。”华雄笑了,“将军可愿一见?”
说到战事,这些武人一个个兴趣大增,很快就熟悉起来,刘陶见了,只能撇撇嘴表示不屑。
刘修又隐隐的有些头疼。
“据忠所知,张角大多在东南传道,关中没有太平道的影子,将军大可在关中缓步施行你的新政,又何必急在一时?”
“谁去凉州?”刘修问道:“那个华雄行不行?”
刘修对徐荣没印象,但是对华雄却非常好奇,这可是关二爷成名的垫脚石啊。温酒斩华雄,就算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会听过这个名字。
刘修略作沉吟,点头答应。虽然这有些近乎饮鸩止渴,可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也只能采取这个办法,毕竟这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稳住关中和凉州的办法。
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