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潇的三生

第1034章 山河社稷图(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34章 山河社稷图

古殿如旧,布满着混乱法则,旁人不可靠近。

除了法则结界之外,还有一个十分可怕的黑洞,尤为明显。

这个黑洞的形成,乃是白发女随手而为。

当初她来古殿取走那块特殊的石头,轻易轰破了结界,临走时为保古殿不受他人的侵犯,弄成了这般局面。

再临此地,陈青源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殿中放着很多的宝贝,皆与逝去的故友相关。

以前不取走,是因为暂无用途。

留在殿中,不怕被人抢走。真要有人能进去取走物品,那么无妨,算是有缘。

“还有不少人守在附近,贼心不死。”

陈青源扫视了周边数眼,看起来没有一个人影,实则暗中藏匿着数千人,时刻关注着古殿的变化,希望结界破裂,可在第一时间冲进去夺得机缘。

“尊上所留之物,岂是世间凡人可以觊觎。别说他们守了百年,哪怕是万年、十万年,也没资格染指分毫。”

归衍帝族某个老者小声说着,表情略显谄媚。

这般模样要是被族中的小辈看到,定然大为吃惊,直呼平日里古板庄重的老祖宗变了样,怕不是被夺舍了。

这不能怪老祖阿谀奉承,实在是没办法。

除了需要迎回祖器以外,是真的很敬畏。

“对,这些家伙居然一直惦记着尊上的东西,纯属痴心妄想。”有位长老附和了一声,转念想到了自家所为,赶忙说着:“归衍帝族虽然有想法,但凭借真心诚意恳求,哪像这些人不懂分寸。”

一帮老家伙生怕陈青源半路反悔,不肯将祖器赠还,老脸都不要了,拍着马屁。

难为他们了。

应九夜很清楚这些老头的性格,全是老顽固,此刻说出奉承之言,真是不容易啊!

“行了,不用多言。”陈青源轻语一声,转头看向了身侧的应九夜:“你陪我进去。”

“是。”

能进入古殿一窥风景,应九夜倍感荣幸。

两人看似并肩行走,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应九夜始终落后半步,保持着谦卑的姿态。

由于两人大大方方的走向古殿,很快引得暗中之人的注意。

“他们想进去?”

“一个是归衍帝子,背景极深。还有一个看不透,估计是使用特殊的法子遮掩了真容。”

“古殿之地凶险万分,此事传遍了世间各地。明知如此,这两人还敢靠近,莫不是有什么办法?”

“看看再说。”

暗处的修士提起了神,目不转睛。

无视了他人的目光,径直走向古殿。

即将靠近结界的位置,观望者心弦一颤,瞪大双眼,倒要看看会发生什么。

“嗡!”

陈青源与应九夜成功穿过了结界,不受到一丝的阻碍,如履平地。

见此情形,暗处的所有人神色一变,表情错愕和惊讶,出乎意料。

“居然进去了,怎么办到的?”

“为何古殿的禁制没有阻拦?没道理啊,凭什么?”

“莫非归衍帝族掌控了进入古殿的法子。”

“也可能与归衍帝子同行之人有关。”

“过去问问。”

众人诧异,满面疑惑,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我葫芦藤,开局七葫芦合一
洪荒:我葫芦藤,开局七葫芦合一
林阳重生洪荒,还成了十大灵根中的先天葫芦藤,开局绑定神级选择系统。“叮,恭喜宿主降临洪荒,请宿主进行以下选择。”“选择一:继续积蓄本源,并依次结出七个葫芦,葫芦成熟之时,将化为七件先天至宝。”“选择二:提前在龙汉量劫化形出世,可获得七葫芦合一的一件先天至宝。”面对系统给出的选择,林阳不禁陷入了沉思,随即果断地选择了七葫芦合一,提前出世!
一根大宝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搞笑+生活+养龙+无系统)陈凡穿越成为了一处濒临破产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养龙场。 为了更好的活下去,陈凡决定将这个养龙场发展起来。 然而随着陈凡养的龙越来越多,他突然发现: 为什么我养的龙都有点不正经呢?
冯小艾
太古观星录
太古观星录
关于太古观星录: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月与夜清与舟
七零娇软知情,被最野村霸搂腰宠
七零娇软知情,被最野村霸搂腰宠
那个一生坎坷的她竟然重生了!更劲爆的是,她重生在了被渣男欺负的那一天。 为了逆天改命,她决定放手一搏,目标锁定在村里最穷、名声最烂的短命村霸身上。 这家伙虽然是个倒霉蛋,还有几天就要死了,但她打了一个小算盘,决定要嫁给他,随后享受自由人生……
佚名
官运:青云之路
官运:青云之路
“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我正在考公务员,省考笔试已经通过了。” “听说你的笔试成绩,是这次省考第一名,有点本事!” 如果他没猜错,二十年后的自己会因为眼前这个人郁郁寡欢,最后结束了自己仅四十岁的生命。 是的,没错,他重生了,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前和未来岳父谈话的那天,也是他命运挫折的开始。 上一世的他唯唯诺诺,一心求稳,却被人陷害,最后抑郁而终。 这一世,他立于官场之中,尔虞我诈,洞悉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