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十二章 万氏兄弟版《功夫熊猫》
牛皮吹过,事情还需要爷爷丁繁来搞定,丁繁听说要把金庸的武侠小说改编成漫画,还是比较赞成的,毕竟武侠小说在香港很是火热,而且在东南亚华人圈子也很受欢迎。
不过听说要先把万氏兄弟找来香港,就变了脸色。“阿广,你对国内的事情恐怕不是很了解,不说我们有没有渠道联络到万氏兄弟,就是我们联络到万氏兄弟,他们也过不来香港,那么一大家子人,你让他们游海过来吗?”
丁广于是开口说道,“我们与其私下联络万氏兄弟,不如透过华润公司联络国内,把丁氏兄弟派过来,也不需要他们一起都过来,能过来一两个就可以了,有三年的时间,也够我们培养点自己的人手了。”
丁繁想了想,点头认可丁广的主意。“看来还是要再去约一下华润了。”
几天后丁繁再次来到华润公司,这次就是卖惨,把广进动漫的人才缺乏困境添油加醋,听上去随时都要倒闭了,就是希望国内能派些人过来帮忙,如果能请到万氏兄弟来帮忙几年那就最好了。并且提到与金庸香港文人已达成合作意向,只是因为人才缺乏,无法落地。
丁克坚对于广进动漫自然是十分关注的,知道丁繁所言动漫专业人才缺乏是事实,但远没到丁繁所言那么凄惨,广进动漫的利润主要还是依靠玩具支撑,前一段可没少赚钱。
看着丁繁的卖力表演,丁克坚难免猜测,丁繁主动要求国内派人到广进动漫工作,是在向国内进一步示好。于是答应尽快向过内汇报,并尽力促成。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万氏兄弟和其他主创人员正在讨论《大闹天宫》下集的收尾工作。老大万古蟾和老二万籁鸣是双胞胎兄弟,生于1899年,今年已经64岁了,这部电影拍摄完毕,就要正式退休了,老三万超尘和老四万涤寰也都已经五十多岁。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突然敲门进来,说厂长请万古蟾万籁鸣去厂长办公室。一般情况下,在讨论业务时,厂长很少打扰万家兄弟的创作工作,突然打断会议,请他们去办公室肯定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
两兄弟来到厂长办公室,厂长就问万氏兄弟是否知道香港的丁家和广进动漫,此前有没有什么联系。
万氏兄弟满腹狐疑,只能照实回答,知道丁家和广进动漫,此前曾出口过十部动画片到香港,不过都是通过华润集团在联络,双方从来没有直接接触过。
丁氏兄弟的回答也与厂长此前调查掌握的情况完全相符,于是开始提及广进动漫的要求,问丁氏兄弟是否愿意去香港广进动漫工作一段时间,帮助广进动漫提高业务水平。
丁氏兄弟此前完全没有得到任何信息,与广进也没什么联络,自然是公式化的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回到家中,四兄弟坐到一起谈起此事时还依然有些不得要领,完全不知道广进动漫为什么点名让他们兄弟去香港帮忙,只好暂且丢下不管。
半个月后,此事终于确定下来,万古蟾万籁鸣以华润公司员工的名义被派到香港,随行的还有一个八人业务小组,均是上海美术制片厂抽调出的业务骨干,精兵强将。
邀请万氏兄弟来香港,可以说是丁广一时兴起的提议,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当华润传来确切消息说万古蟾万籁鸣将带一个精干小组加盟广进之后,丁繁马上邀约了金庸会面。
金庸听说万氏兄弟真的被请到香港,其兴奋程度远超丁家祖孙想象,不但大方承诺授予版权,而且提出要举办一次盛大的欢迎酒会,要遍请香港的文化影视名人。
丁氏祖孙面面相觑,看着兴奋的有些手舞足蹈的金庸。在金庸一番科普之后,才知道万氏兄弟在影视文化届的巨大影响力。
万氏兄弟远不止动画师那么简单,他们是真正的中国第一代电影人,早在20年代就不止做动画片,而且参与了很多电影的制造,比如1928年出品的《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法术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
而《火烧红莲寺》曾创造3年时间连拍18部的传奇,可谓是中国武侠电影的鼻祖。
比金庸还要兴奋的是邵逸夫,当万氏兄弟要来香港的消息从金庸这里传到文化界的时候,邵逸夫听闻消息的当天晚上就亲自赶到了元朗的丁府,与丁繁沟通要进一步加深合作。
邵逸夫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名颜料商,1923年,邵家败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剧院。邵氏兄弟举家搬进“笑舞台”。
邵家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邵醉翁自己是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在片场中觅一个“伙计”之职。
长兄邵醉翁成立“天一影业公司”,开始自己拍电影。1924年出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该剧原是邵醉翁编导的一部话剧。
作为第一代电影人,邵氏兄弟与万氏兄弟早在二十年代就多有来往,可谓交情深厚。只是抗战爆发后,邵氏兄弟远走南洋,万氏兄弟留在国内,才断了联络。
邵逸夫兴奋的原因可不止是因为老朋友到来这么简单,此时邵逸夫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与陆云涛的国际电懋公司竞争十分激烈,正是争夺影坛霸主的关键时刻,如果能有万氏兄弟的动画技术相助,可以大大提升邵氏的竞争实力,因此才如此积极要确定与广进动漫的深入合作。
上海美术电影厂一行人到达香港时已经是五月初,先是在广州与华润公司的接待人员碰头时,第二天乘船抵达香港。
一出海关,就看到一群人在外面迎候,旁边还有很多记者在一边不停拍照。
邵逸夫从迎候人群中越众而出,“古蟾兄、籁鸣兄,可还认得我?”万氏兄弟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迎接,听到邵逸夫所言,仔细打量之下,不由脱口而出:“你是小六子?邵家小六逸夫?”
邵逸夫也很是激动,拉着俩兄弟的手,“是我啊,一晃眼二十几年没见了,你们还能认得我。”
这一幕让前来迎接的众人和媒体记者咋舌不已,要知邵逸夫此时已在香港扎住根基,与陆云涛正竞争的如火如荼,已经被业界尊称为“六叔”,连“邵老六”这个称呼也只有很少数能平起平坐之人才会偶尔使用,眼前的两个老人居然开口就是“小六子”,而邵逸夫居然也理所当然,没有任何的不适,果然是大神啊。
其后上来见面的金庸等人,均以晚辈自居,言语中甚是恭敬,搞的众多媒体记者一愣一愣的。丁广此时也在人群中看热闹,看到这番场景,心中不禁吐槽:“卧槽,这么牛逼的,我这是真请回了大神啊。”
老燕难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