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与朱笔:清宫秘录

第10章 翰墨飘香:书画比拼(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章 翰墨飘香:书画比拼

紫禁城内,春风拂柳,万物复苏。婉嫔晴岚沐浴在暖阳之下,心中却酝酿着一场特殊的较量。 她深知,要在清宫立足,不仅需才情出众,更需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优势,以获得皇帝的青睐。此时,恰逢乾隆帝举办一年一度的宫廷书画大赛,晴岚决定借此机会,以现代人的艺术修养挑战传统文人士大夫,一展风采。

赛前几日,晴岚闭门谢客,潜心研墨,日夜与笔墨纸砚为伴。她以现代审美与创新思维,融合清代书画艺术的特点,创作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作品。其中,一幅融合工笔与写意手法的《江山如画》,以及一幅以行草书写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皆是她的心血之作,期待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比赛当日,晴岚身着一袭淡雅的湖蓝色旗装,肩披白色云纹披风,手持画卷,缓缓步入比赛场地——御花园的漱芳斋。各宫嫔妃、文武百官及受邀的文人墨客早已齐聚一堂,众人目光纷纷聚焦于这位新晋婉嫔身上,期待她能带来何种惊喜。

乾隆帝亲自主持比赛,宣布规则后,参赛者依次展示作品。轮到晴岚时,她深吸一口气,徐徐展开《江山如画》。画面上,层峦叠嶂,江河蜿蜒,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细腻之处尽显工笔之精巧,而山水之间流露出的豪放之气,则彰显出写意之魂。众人被这幅画的气势与技法所震撼,交口称赞。

接着,晴岚展示书法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她的行草笔力雄健,气韵生动,既有王羲之的飘逸洒脱,又有米芾的奇崛险峻,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豁达与豪情,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乾隆帝细细品鉴,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不禁微微点头。

展示完毕,晴岚退回座位,静待评判结果。经过激烈的讨论与投票,最终,晴岚的《江山如画》荣获绘画组冠军,而她的书法作品也获得了书法组的特别嘉奖。当乾隆帝亲自为她颁发金质奖章时,全场掌声雷动,晴岚含笑领奖,心中却波澜不惊。她明白,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颁奖结束后,乾隆帝单独召见晴岚,对她今日的表现大加赞赏。他感慨道:“婉嫔不仅才情出众,且对书画艺术有着独到见解。朕观你之画,似有壮志凌云之气概;读你之字,如聆高山流水之音。朕甚感欣慰,清宫有你这样的才女,实乃国家之幸。”

晴岚谦逊道:“皇上过誉,臣妾只是尽力将心中所感倾注于笔端,希望能为这皇家艺术殿堂增添一抹新的色彩。臣妾深知,真正的艺术无界,无论古今中外,皆可相互借鉴,融会贯通。臣妾愿以此为契机,推动宫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不负皇上厚望。”

乾隆帝听后,颇为赞赏,他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对晴岚说:“既然婉嫔如此热爱书画,朕便与你一同挥毫泼墨,如何?”晴岚欣然应允,两人并肩而坐,共同创作一幅《松鹤延年图》。乾隆帝以苍劲有力的笔法描绘松树,晴岚则以细腻流畅的线条勾勒仙鹤,两人默契配合,画面和谐统一,充满生机。

夜幕降临,漱芳斋内仍灯火通明,翰墨飘香。乾隆与晴岚的作品引得众人围观,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这场书画比拼,不仅让晴岚在清宫中崭露头角,更为她赢得了乾隆的深度认可与尊重。她深知,自己已不再是单纯的婉嫔,而是清宫艺术革新道路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星辰书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
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
《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 一觉醒来,穿越泰坦巨兽入侵、妖魔诡怪横行的未来乱世,秦锋成为了一座“巨兽工厂”的解剖工。 污染、病菌、畸变、秽气……种种威胁让生存举步维艰,好在秦锋发现,只需将种种技能练至圆满,便可蜕变为蕴含神秘伟力的武道根基! 【根基1·解构万物】:脱胎于解剖技艺,可剖解万物,构析天地之本,悟性逆天! 【根基2·吐天纳地】:脱胎于吐纳呼吸,可吞吐天地,吸纳穹苍源质,长生无尽!
无言听雨弦
武道人仙
武道人仙
莫奕琯
苏寒萧雨慧
苏寒萧雨慧
妖龙古帝苏寒,曾经执掌圣域,镇压一世,为银河星系之巅!  却因融合各大修为层次,走火入魔,形神俱灭。  手下叛变,挚爱沉睡,好友被追杀!  重活一世,定当卷土重来,逆转乾坤,杀尽一切叛变之人!  【妖龙古帝】书友群1群:663538422,喜欢聊天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遥望南山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