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03章 君心难测(一)
“盐水鸭。”夏守忠颤抖着声音回道。
水禛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他站起身来,走到案前,拿起一块手帕,轻轻擦了擦手,说道:“呈上来吧。”
夏守忠连忙起身,从门外端来一个精致的食盒,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但水禛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并未伸手去取。
他转过身,看向夏守忠,问道:“送菜的人可有说什么?”
夏守忠认真回想一番,回道:“来人说,今年的莲蓬比以往甘甜许多,问要不要给府上进献一些?”
水禛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他沉吟片刻,说道:“你让他们准备一下,明日午时本王过去看看。”
“喏。”夏守忠应了一声,连忙退下准备去了。
夜幕降临,京城的大街小巷逐渐安静下来。水禛的书房内却依然灯火通明。他坐在案前,手中的笔却迟迟没有再次落下。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仁康帝的心情却是另一番景象。近日来,他总感到一股难以名状的烦躁和不安,尤其是在早朝上,面对着那些为了各自利益而争论不休的朝臣,他的耐心似乎已到了极限。每当这时,他眼中便会闪过一抹危险的寒光,那是一种压抑着杀人冲动的冷冽。
今日的早朝,与往日并无二致,仿佛时间的车轮在这里缓缓碾过,留下一道道不变的痕迹。朝堂之上,依旧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他们或老或少,或威严或狡黠,但无一例外,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话题依旧老生常谈,关于税收、边疆、民生,每一个议题都足以牵动整个帝国的神经。
大臣们或激昂陈词,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立场;或低首默思,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取得最大的利益。他们各自为政,各怀心思,有的为了国家的未来忧心忡忡,有的则为了个人的权势与利益而费尽心机。
仁康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复杂。他仿佛是一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场闹剧在眼前上演。大臣们的争吵与辩论,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个角色都按照既定的剧本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一轮激烈的争论过后,朝堂之上终于暂时恢复了平静。大臣们分列两旁,脸上或带着得意,或带着失落,但无一例外,都在等待着仁康帝的裁决。
仁康帝刚要开口,只见御史冯轩越过众臣,径直跪倒在仁康帝的御阶之下。
冯轩的举动让朝堂之上再次沸腾起来,大臣们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议论声四起。冯轩却不为所动,他抬头望向仁康帝,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绝。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冯轩的声音清晰而有力,穿透了朝堂的喧嚣,直达仁康帝的耳畔。
“准奏!”
“臣参太子纵奴行凶,当街欺压百姓,影响恶劣,请陛下明察!”冯轩的话语如同连珠炮般吐出,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朝堂之上每一位大臣的心头。他的眼神坚定,语气果决,显然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仁康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他目光如炬,直视着冯轩,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他深知,太子之事非同小可,一个不慎就会引起朝堂动荡。
“此事容后再议。”仁康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断了冯轩即将出口的话语。
“众卿可还有本奏?”仁康帝的目光扫过朝堂之上的每一位大臣,仿佛在寻找着其他更为紧迫或重要的事务。
“陛下……”冯轩欲言又止,他深知此刻再提太子之事已是无益,只能将满腔的愤懑与担忧深埋心底。
“来人,冯御史近日太过劳累,朕特赐其休假一月,以养精蓄锐。”仁康帝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怀与安抚。
随着仁康帝的旨意下达,朝堂之上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大臣们纷纷投来复杂的目光,有的敬佩冯轩的刚正不阿,有的则暗自庆幸自己未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冯轩虽然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但也明白此刻的自己无力改变什么。他深深地看了一眼仁康帝,那双曾经充满坚定与决心的眼眸此刻却只能流露出顺从与接受。冯轩缓缓跪拜在地,领旨谢恩,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冯轩,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仁康帝深深了看了冯轩一眼,冷声道:“退朝!”
随着仁康帝的离去,大臣们也纷纷起身,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与情绪,缓缓退出了朝堂。有的大臣在私下里议论纷纷,猜测着仁康帝的真实意图与接下来的行动;有的则选择沉默不语,静待事态的发展。
唯独冯轩,独自站在朝堂的一角,望着仁康帝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冯御史,你……哎,糊涂啊!”一位大臣低声叹息,言语中充满了对冯轩的惋惜与不解。
“冯兄,哎,日后多保重吧。”另一位大臣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冯轩的肩膀,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他明白,今日之事过后,冯轩的仕途必将受到重大影响。
“冯大人,今儿真真好大的威风呐!”一个略带讽刺意味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说话之人显然对冯轩今日之举持批评态度,认为他过于冲动,没有考虑到后果。
面对这些或同情、或讽刺的话语,冯轩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今日之事的无奈与遗憾,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与迷茫。
从金銮殿出来后,仁康帝没有多做停留,径直前往了御书房。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
“万岁爷,四皇子求见。”戴权小心翼翼的上前回禀道。
仁康帝闻言,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他冷声道:“传!”
“万岁爷传四皇子御书房觐见~”
琦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