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十一章 未雨绸缪
王昌宁在做英语作业,有个时态拿不准,问冯一平,完了说,“我怎么感觉你今天好像有什么事啊?”
一来,第一代创业的私企业主,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质,比如务实,肯学习,敢想敢干,敏锐,善于把握机会……等等很多。
“没问题,或者现在先不说,我爸妈会回来过年,到时候问他们更清楚直接。”
“唉,今天和我有关,三舅妈说要找我家借钱。要是现在能有钱借倒好,她却不知道,我家现在外债还没还清呢,哪拿的出钱来。说来说去,还是钱闹的,所以,要想办法赚钱啊。”
“够了外公,这些才我们两个一餐还吃不完呢。”
在公司调研了四天,最后召集全员开会,从工作服等细节到公司的远景规划,他罗列了很多问题,问题是找到了,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从公司中层主管到一线的员工都是赞成的,但关键的几个人肯定不会同意,比如集团各股东和董事长。
冯一平说,“没事的舅,我都知道。我家的情况你都知道,今年外公和大舅帮着收了这么多板栗,年底这些钱一定要想办法还上,还完后,估计就没钱还往年的旧账,但我想明年会好点吧,明年肯定能把外债还清,然后就好了。”
“那真的很不错。”
王昌宁索性停下笔来,他成绩和肖志杰差不多,都是在班级前十名,目前来看,中考时考上一中,难度很大。“我和肖志杰确实没什么把握,你如果保持下去,肯定是没问题的。现在我还没想那么远,万一到时考不上该怎么办,我当然是想继续读的。但我们两家的情况都差不多,你觉得到时候家里还能供下去吗?”
王昌宁一笑,“现在好多咯,以前你二舅妈在的时候,频率更高。”
一周后,公司开例会,所有的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外聘的顾问都准时到场,议程过了三分之一,他才悠哉悠哉的姗姗来迟,大大咧咧的拉了一张凳子,坐在会议室最后靠门的地方。
外公说,“就是中午的剩菜,我也没现炒。”
“那好,你帮我看一下灶里的火,我去找你大舅。”
一会儿大舅跟着外公过来,手里拿着老虎钳和螺丝刀,准备把那两个轮子拆下来。
大学生不一样,也不管以他自身条件来说,他有没有成长的空间,他首先要求要有发展的空间,又肯定提出要解决户口,还一定要主城区的,最后是待遇问题,你好意思让我和那些大学的门都不知道在哪开的拿一样的工资?
两个人搬了椅子和方凳到后院,开始写作业。王昌宁做起题来不紧不慢的,很稳,后来在中专学习《机械制图》,他制的图,也是班上最干净漂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有机会,又能发挥好的话,成功那是必然的,比如王昌宁,后来就成为年薪两百多万的金领,更是只差一步就成了上市公司老总。
冯一平走的时候,王昌宁妈妈再三热情的留饭,冯一平说外公一个人在家,他还是要回去陪他。
不能说他提的解决方法不对,都是对的,但那要放在欧美或者日本等发达国家,至少是不符合当时我国的现实国情。
于是大家鼓掌,此公是有准备的,拿出一个本子,洋洋洒洒的说了十几分钟,底下的人听的一头雾水,这说的是哪跟哪啊!
这些天,冯一平对王昌宁家已经很熟悉。他和王昌宁妈妈打了给招呼,“姨,拣黄豆呢。”
所以后来,好多公司的老板都明白一个道理,招人,不看文凭也不看履历,只看人品,人品好的,就在公司内培养,自己带着,言传身教,另外,花钱让他进行各种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那才是需要的人才,那才是适用的人才。
2000年的时候,集团以两百万年薪,聘请了一位旅美回来的专家,担任集团副总裁。他也到公司调研了几天,说实话,那学识,那风度,那气质,那谈吐,那修养,真没的挑,征服了公司上到总经理,下到门卫保安,包括养在后院的那条狼狗。四十几岁的人,身材保持的也很好,没有秃顶,没有啤酒肚,在公司球场上的身姿也很矫健。
二来,是出于成本的考量。资本都是趋利的,在有些国企,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但在私企,绝对如此。
冯一平他们这样没大学文凭的,后来侥幸成功,真不是多能力有多好,是没有选择,逼出来的。
冯一平有个客户,办了一个厂,生产服装机械,为了拓展业务,高薪聘请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市场管理系的高材生。因为是小厂,业务都是老板负责,大学生来后,还是老板自己开着桑塔纳带着他去跑业务。
所以,他们个人的生活和创业经历,决定了他们不会以文凭取人。
所以好多次,到了联系好的企业,那些负责人都把从副驾下来的大学生当老板,热情的上去迎接,倒把真正老板当成司机。
“是啊,我今天也想跟你说这个。这个小生意投入不大,风险也不大,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我爸妈现在平均一天能卖10多斤出去,6块一斤,一斤的毛利有近两块钱,平均算下来,一个月能有两三百,一年下来三千块钱还是能赚的。”
冯一平又是又快又好的写完了除作文之外的作业,悠闲的晒太阳。
况且,这一冯一平要读大学,肯定不是为了文凭。他们三个后来虽然也自学了不少东西,也自费公费的参加了很多培训,但相比受过系统大学教育的人来说,至少效率就会差很多。比如同样的问题,他们看书自学,找不到合适的人请教,要花很多时间,自己还不一定能正确全面的理解。但在学校,有老师一指点,一语道破迷津,时间短,效果还好,而且更扎实全面。
听到这个话题,王昌宁也沉寂下来,肖志杰家条件算好的,他们两家情况差不多,都是种地,他妈妈身体也不太好,虽然不像梅秋萍那样住了好几次医院,但也一直小病不断。好就好在他姐姐很懂事,也是初中没毕业就到纺织厂打工,节省的不得了,自己只留下零头,工资的大部分都寄回家补贴家用。
回到外公家,外公正在蒸饭,“我还准比去叫你呢。”
“是的,至少有三千吧。我爸妈现在吃住都很省,能从家里带的就不再外面花钱买,这个月至少能有四百块收入。”
冯一平和肖志杰当时看到,台上的总经理是低着头记笔记,但满脸苦色。他八九正在腹诽,“您老人家究竟是来帮我解决问题的呢,还是来砸场子的?”
然后此公确实挺自由的,从不按公司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班前班后会也难觅踪影,吃饭的时候倒容易找到。难得在公司,就四处串岗,前台、财务、管理科,这些女孩子多的地方,他停留的时间长。因为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所以他动辄就说,“总书记,那是我校友。”
“没事,就是眼睛有点红,医生说过两天就好。”
那个时候创业的人,还没有养成从头到脚一身奢侈品的习惯,老板的穿着和大学生差不多,大学生高高挑挑,白白净净的,形象反倒比有些黑有些瘦的老板要好。
随着这位副总裁在集团下面一个接一个的公司调研,一个接一个的解决方案出台,他也很快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也就几个月以后,老板完全掌握了大学生和人谈判时候的套路和技巧,就把大学生调到办公室,然后再放到车间,再然后,高材生自己走人了。
王昌宁靠过来,“听你这么一说,还真不错。要是家里能赚些钱,我们到时也好跟家里提复读,不然自己都过意不去。你再仔细跟我说说呗,我好跟家里说,不过先说好,到时如果我爸妈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你去跟他们说,好吧!”
落梅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