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3章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
大唐长安
……李世民无言以对,太监监军?出使外国?
大唐后世皇帝不会也干过类似的事吧?
“你们说,明朝会不会有皇帝觉得东厂也需要人监督,又再搞一个类似的出来?”
一群人面面相觑,应该……大概……可能……好吧,确实有可能。
明朝确实挺神奇的,开国皇帝是个放牛娃、乞丐、和尚。
第二位皇帝都还没等到改元就迫不及待削藩,结果被第三位皇帝八百人起兵就打败了。
朱元璋和朱棣还是个情种,这方面能和他们勉强相当的只有故剑情深了。
对大臣极其不信任,先是锦衣卫,后是东厂,该不会有人突发奇想,搞了个北厂、南厂之类的吧?
额,不对,西对东,应该是西厂?
————
【大明朝可能喜欢对联,力求对仗工整。
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
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
外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
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
【但众所周知,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结构。】
【锦衣卫监督群臣,东厂不仅监督群臣、百姓还要监督锦衣卫。
那东厂权力过大怎么办?
东厂又该谁来监督?】
【朱见深大喝一声:出来吧,西厂。】
【但西厂存在时间并不久,成化十三年正月成立。
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成化十三年五月撤销。
但朱见深没有安全感,总感觉会被文人欺骗,一个月后,成化十三年六月又复立西厂。
成化十八年,西厂也让朱见深感觉不安全,西厂撤销。】
【但是吧,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照登基,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正德元年,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
但好笑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
一时间,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平存,缇骑四出,天下骚动。】
【正德五年,刘瑾倒台,朱厚照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仅剩锦衣卫和东厂。】
————
大唐,众人傻了眼……还真有啊……不得不说明朝皇帝的想法真的很独特啊。
东厂需要西厂监督,那西厂怎么办?
内行厂监督呗…………
你们这是玩上瘾了?
大汉,刘彻也是满眼不赞同,一个两个就够了,你们居然足足搞出四个……怕是整天忙于内斗。
————
【有毛病吗?没毛病啊!】
【锦衣卫和群臣斗,东厂和锦衣卫斗,西厂又和东厂斗,内行厂又和他们斗,皇权还不稳稳当当的?】
【稳不稳当不好说,但斗确实是斗,比这斗的都还凶。】
【文官和武将斗,太监和文官斗,不仅如此,文官内部还分为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自己也在斗。】
【好家伙,怪不得西游记是明朝的书,原来明朝本身就是个斗战神佛啊。】
————
大明北京
像个老农一般坐在台阶观看天幕的崇祯皇帝自嘲的笑了笑。
是啊,今天你参我一本,明天我还你两本。
让他们商议国家大事,半天说不出一条正经建议。
若是让他们互相检举揭发,他们能从天明讲到天黑不带重样的。
北京城的文官是解决了,地方上的怎么办?
朕还可以信任谁?
卢象升?秦良玉?
是极,是极,调他们二人去南直隶将贪官污吏杀一波,让他们总揽军政大权,救济百姓,筹措粮饷,征募勇士。
————
大汉长安
刘邦有些傻眼了。
皇帝确实要会识人、会用人,也要懂得制衡,可明朝如此制衡的属实不多见。
朕佩服的五体投地。
————
大秦咸阳
秦始皇眼睛一眯。
重用宦官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