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82章 昔曾浴血三十载,而今我为唐皇帝(十七)
秋风过也。
康默记感叹道:“昔年阿保机皇帝迁徙幽燕汉人进入草原,让汉人成为契丹官员,并且在契丹推行儒学、建孔庙,仿效大唐建立汉人城池、制度的时候,也不知有没有想到这一天。”
数不清的唐军水师船舰,停靠在海岸上,高过十丈的楼船比比皆是,一眼望不到尽头。在刘龑眼中,此时的唐军水师比大海还要深邃,也比大海还要可怕,危险重重。
有件事,她始终没有说出口。当年在西楼是这样,如今在洛阳还是这样。
李从璟策马缓行,“但说无妨。”
刘龑面无表情的看着城外,整个人暮气沉沉,像是荒漠中即将枯死的胡杨。
她很想哪怕只是站在他面前,他也能感觉得到:如果大唐的皇帝不是你,我不会想把契丹人这个名字从历史中抹去,让他们都变成唐人;如果大唐的皇帝不是你,我不会想把契丹王朝这个名字从历史中抹去,让草原变成大唐的后花园。
愣过之后,李从璟指着莫离笑道:“好你个莫神机,竟然想套我的话?我告诉你,没门儿!”
有句话,她始终没能问出口。当年在西楼是这样,如今在洛阳还是这样。
番禹。
天空灰蒙蒙的,像是一口锅盖扣在天上,刘龑的面色阴沉沉的,像是要滴下水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人都会死去,所有国度都会灭亡,他们与它们,能渴望留下什么?
秋风阵阵,起起落落。
她怕她会突然忍不住,拉起车帘跳下马车,奔回洛阳城。
岭南将士,自然是没有吴军精锐的。
耶律敏笑道:“先帝虽然一生征战,给草原诸部带来许多灾难,也曾侵略幽燕,但在这件事上,的确是有先见之明。若非先帝已经打下这样好的基础,纵使我再如何想要化草原人为唐人,只怕也会阻力重重。有先帝开了这样一个好头,我不过是萧规曹随,做起事情来可是简单多了。”
赵光胤默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莫离点点头,却是没有说话。
坐在马车中的耶律敏,将车帘都放了下来。
刘龑仍旧没有说话,无神的双目犹如死人。
正如天成元年西楼送别一样,耶律敏依然是欲言又止的模样,很多话想要说,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这件事让耶律敏知道后,她颇为开怀,不无感慨的跟康默记说道:“土生土长的契丹人,如今都希望留在洛阳为官,这说明我等多年来推行契丹汉化,的确取得了莫大成果,令人欣慰。”
马车摇摇晃晃,车轱辘吱吱呀呀。
刘龑站在城墙上,举目望向海上。
作为耶律阿保机的女儿,无论耶律敏承不承认,她在心底都很清楚,若是耶律阿保机知道他耗尽一生心血的契丹王朝,最终在耶律敏手里灰飞烟灭,随他四处征战的契丹勇士最后都成了唐人,一定会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
这几日与马怀远和水师交战,唐军强弓劲弩和火炮、手榴弹的威力,岭南将士已经见识过了。
城外送别的时候,阵仗颇为浩大,大唐送给契丹的“糖衣炮弹”很多,装了百余车,李从璟要借此瓦解契丹人的意志,在一定范围内不会表现的吝啬。
唐军正在登陆,密密麻麻的将士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在各处列阵,扼守险要地形,一部分在搬运辎重,热闹不凡。在刘龑眼里,唐军水师就是一只前所未见的巨兽,而此时这只巨兽正在下崽。
刘龑这番话说的平静,就好像拉家常一般,完全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但赵光胤听在耳中,痛在心里,怎会不理解刘龑胸中的一腔悲怆?
刘龑如何能不委屈,如何能不痛苦?
若是赵光胤知道当年唐军攻破金陵的战役实况,“并不容易”这四个字也会说不出口。
莫离忽而叹息道:“臣跟陛下打个赌。”
李从璟笑道:“若无这等心胸,朕有什么资格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在赵光胤以为刘龑又什么都不会说的时候,刘龑忽然喃喃道:“并不容易?”
刘龑和赵光胤多知道,唐军对番禹志在必得。岭南军没能依仗他们先前议定的“山川之险”,将唐军挡在番禹之外,就已经说明岭南军难以抵挡唐军兵锋了。
莫离道:“在陛下心里,只是把耶律敏当作一颗棋子。”
他道:“自我父兄主事岭南,数十年间,我等内养百姓,外御边患,几无一日安宁。千百年后,后人评说起这段历史,可会记得我刘氏一族主事岭南时,与南诏血战数十年,拼命护得一方百姓安宁,完成了康承训、高骈未竞的功业?可会记得我刘氏一族,年复一年南向用兵,子孙死伤无数,耗费钱粮巨万,就为不让安南割据一方?”
刘龑的声音说不出是平静还是凄凉,是平淡还是悲愤,但这些话此时此刻从一国之君的口中说出来,都显得格外沉重而深邃。
六万对六万,即便岭南有番禹城可以坚守,赵光胤也不敢言胜。
事到如今,怪谁?谁都怪不了。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