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50章 天下漕运正当通,中央集权何时强(三)
——自安史之乱后,党项就是大唐西北边患,麻烦程度跟吐蕃不相上下。
午后的日头西沉,越过树梢,在院墙上留下一道道斑驳的疏影。宅院里装饰简单,像一本古籍一样,没有丝毫奢华,只有深藏不露的底蕴。
这大概也是李从璟愿意让桃夭夭回归军情处的原因。
王不器神色严肃,面露忧色,“学生斗殴,本非大事,这回的事态之所以严重,皆因此事的缘起,是学习经义的‘正统’儒家士子,看不起学习‘杂学’的百家学生。起初只是口角之争,而后就是拳脚相向,博士们一时不察,竟然闹得儒学士子与‘杂学’士子全面对立,发展到群殴的局面……”
李嗣源抚须颔首,“此言不错,合该如此。”
然后李从璟就跟王不器坐到了一起。
李从璟敏锐的捕捉到关键信息,“平素儒家士子因看不起其他学生,有触犯之言、刁难之举?”
冬日的阳光总是慵懒,洒落肩头,把缕缕青丝照得金黄透明,发梢在微风里悄然起伏。
天成四年征伐两川后,剑子就作为军情处的先锋,跟张金秤去了河西之地。去岁李从璟从契丹南归后不久,朝廷就派遣了石敬瑭去党项人把持的夏州。
李从璟心头暗道不好,好歹寸步没让,“她这不是仰慕桃大当家的风采,想要追随你左右嘛?”
加强中央集权,是一个自下而上聚集权力的过程,区别只在于天下权力最终汇聚到谁的手里,是汇聚到了一个人手里还是多个人手里。
“眼下还说不好,得等后面的消息。”桃夭夭道。
桃夭夭脸上有丝丝杀意荡漾,“你要进我的院子?”
曾备受武人“打压”的儒家士子,一看到国家有重新重用读书人的苗头,便打算向武人复仇了。
李从璟道:“军务诸事由枢密使统领,只理日常事务,无调动兵马之权;财政另设三司使统领,同样只理日常事务,无调拨财物之权;刑部、御史台既然于州县设立分支,御史大夫不必多言,户部尚书当加同平章事之衔。”
加强中央集权的诸事算是差不多都定了,接下来除却划分行省、在行省设立相应机构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先确立下来。
本朝之所以有任圜、李琪、安重诲等数名宰相,而不是一人,便是同样道理。一宰相掌权,则权重,数宰相分权,则权轻,宰相权轻,君王主动性就大。
而且变本加厉!
“说了甚么?”李从璟和桃夭夭并肩而立,微微侧身看向她。面前的女人有着一张不老的容颜,不曾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也不曾黯然凋零,只能用白皙来形容,白皙的古波不惊,却越看越让人心动。
李从璟站起身,神色肃杀,“看来是时候让这些儒家士子知道,朝廷对读书人的取舍之道了!”
——这意味着军情处正在逐步国家化。
李从璟挺起胸膛,明月照大江,“春风万里,不及桃大当家万一!”
桃夭夭在二进院子的门口忽然停下,回头见李从璟还跟着她,耷拉的眼帘似乎更低了些,“你还跟着我做甚么?父亲在外面。”
……
“剑子有消息传回来。”殷红的嘴唇离开李从璟专门为她设计的吸管,耷拉着眼帘的桃夭夭,语气似乎永远不轻不重。
桃夭夭忽然凑近了李从璟两分,一张脸明明美艳无比,却不会让人觉得有丁点儿俗气,“听说林安心到了扬州?”
李从璟脸皮奇厚无比,“人家硬塞给我的,不收都不行。”
李嗣源沉吟片刻,“刑部位重,大理寺如何区处?”
“何人来做军务大臣,何人来做财政大臣?”李嗣源跟李从璟商量。
宫城南面是皇城,军情处衙门坐落于皇城东面,与东宫的位置正好相对。
原本,政府首脑是丞相(宰相),天下诸事诸权汇聚于宰相之手。
李从璟腰板笔直,浑然不惧,“虽千万人吾往矣!”
桃夭夭一脸危险的看向他,“还有甚么事是没说的?”
王不器叹息道:“儒家士子的秉性,殿下岂能没有了解?而今江北初定,江南将平,烽烟还未停息,儒家士子中,已开始有要‘清算’天下大乱罪责的风气。安史之乱后,尤其是黄巢之乱以来,藩镇跋扈,武人用事,读书人失去往日地位,各镇用的士子,也多是以律法明算取人,许多只识经义的儒家士子,在这时饱受困苦。”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