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17章 江淮掩有十四州,南北相争今何姓(八)
去岁,朝廷新募骁勇三万,严加训练,并以三千老卒和演武院学生充入其中,作为骨干担任军职,如今大军练成,李从璟遂令其尽数赶赴江淮战场,助莫离彻底荡平江淮!
李从璟没有将长兴二年的春帷三甲分开,而是把他们一股脑扔到了江淮,各授指挥使兼录事参军之职,使其既有统兵之权,又能参赞军机,先行历练,观其才能,再议后事。
这三人,中间的那位书卷气最浓,生得英俊潇洒,正是江文蔚;左边那位,眉宇坚韧,身有豪烈之气,正是在嵩山求学时“食无监酪者无岁”的张易;右边那位卖相最为普通,却是眼光独到,建议李从璟大力兴建水师的朱元。
“先生难道不知?”莫离问。
“依军师看,淮南主要用兵方位在何处?”王朴再问。
在他身旁的赵统领,正是军情处赵象爻,闻言赵象爻笑道:“将军倍道兼行,是为出其不意,淮南兵如何知晓?”
其他将领也纷纷请战,一时间房中尽是金戈晃动之声,男儿豪烈之气不忍直视。
大军攻上东关,杀散吴军后,西方邺驱马入关,立即下达军令:“马军听令,速攻含山县!”
“直娘贼!”稍后一点的地方,张易咽了口唾沫,他看到朱元被一箭射中肩甲,只是后退了一步晃了晃身子,又挺身前驱,神色有些僵硬,“这厮吃药了不成?”
“朱郎当心!”刚从城头杀向关内的江文蔚,看见一名猫在人群中的吴军士卒,寻得一个空隙,骤然发难扑出来去砍朱元的腿,骇得忘了身在何处,不顾身旁之敌猛冲两步,纵身一扑和那名吴军撞在一起,铁甲相碰震得他两眼昏花,和对方一起摔在地上。
“读书人发起狠来可真是可怕!”张队正躬身攀上云梯,“都他娘的跟我上,还不想不想混了,让一帮书生给抛在后头!”
张易看了一员关山关城,“太阳就要落山,必须速速进击,在天黑前拿下关隘,否则等到天黑就不好动手了。”
西方邺看着江文蔚,神色有些怪异。对方甲胄上鲜血淋漓,显然杀了不少人,此时神情坚毅、战意盎然,更是有勇武之风,他在心头纳罕道:“这读书人何时都能上阵杀敌,豪烈雄健不输武将了?这世道,真的是变了?”
西方将军者,西方邺也,是这五千兵马的统兵主将。
“甚么?北贼进军东关,这怎么可能?!”王会第一反应是无法相信。
王朴变色道:“结合之前情报,此番能渡江北来的淮南兵不过八万左右,照理说应该都去了滁州,可为何淮南斥候又在各处出现?淮南到底打的甚么主意?”
城头上,朱元第一个越过城墙,身体推着盾牌撞进吴军之中,站稳脚步,双手论起盾牌左右甩了两圈,轮倒两名吴军,又逼开几名吴军,而后将盾牌砸向吴军人群,取下嘴中横刀双手紧握,嘶吼着冲杀向前。
“管那么多作甚,彼部就要冲上城头了,再不跟上头功就没了!”江文蔚从他身旁奔过,这位眉宇清秀的英俊儿郎,此时也是虎狼一般的作态。
……
此时,西方邺尚且不知,李从璟将江文蔚等三人用在江淮战场上,令其统兵征战,据有何等高瞻远瞩的用意。
李建勋抱拳慨然道:“北上滁州,一日可至,末将请为先锋,为大军夺得此城!”
朱元、张易大战一场,意犹未尽,此时驻刀道旁稍作歇息,望着马军入关,笑着品头论足,大肆称赞,很是开心。
“此番攻占全椒县,不仅因为我军势不可挡,依末将看,北贼久战兵疲,战力已是大打折扣——自北贼侵入江淮,还未有不战先逃之例!如是观之,北贼不足惧,滁州必易得!”王彦俦也口出狂言,以此来激励士气。
滁州,全椒县。
城下将士中,一名演武院出来的队正愣然失神,随即吐了口唾沫骂道:“他娘的这几个家伙不是读书人吗?不是高中的进士吗?怎么发起狠来比我们还要能冲?都他娘的不要命了?!”
“然军师打算何以拯救时局?”王朴问。
受朱元激励,他的本部将士无不奋勇争先,尤其是充作骨干的老卒、演武院学生,此时都冲在最前。
王会心怀大畅,“有诸位将军出战,滁州焉能不克?”
“军师难道没有推测?”王朴不解。
王会等人,正因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全椒县而沾沾自喜,视那滁州城为囊中之物,城中财物大可予取予求,然而不等军议散去,便有信使传来急报。
莫离不做置评,看向刚入帐中的第五姑娘。
张易咬牙切齿,“阴险,江兄你真是阴险!”
“千真万确,北贼兵马甚众,号称有万余骁勇!”信使急切道。
江文蔚扑过来的时候挨了两刀,不过都没破甲,他咬着牙站起身,爆粗口道:“你他娘不要命了,有你这般冒进的?!”话没说完,看见朱元将横刀从吴军咽喉抽出来,那吴军被几名唐军砍得血肉模糊,顿时胃中翻江倒海,急急忙忙扒了兜鍪,趴在一旁就吐。
说起往事,赵象爻来了劲,开始不停吹嘘,那公鸭般的嗓音,比钝刀割草还要折磨人的耳膜,“江淮大战近一年,本统领与第五统领、吴统领集结军情处大量精锐在此,为的是甚么?不就是专门对付淮南探子?早先淮南数度遣军北上,可一次也没能建功,靠得可不仅是莫离那厮神机妙算,还有我军情处大展神威!如今朝廷派遣将军等来此,是为奇兵,军情处怎能让淮南探子事先察觉?”
朱元第一个拔刀跃起,“杀贼报国,就在此时!诸公随我进击!”
朱元狠狠击节,恼火道:“这厮定是抢先一步去向将军领了差事,可恨你我竟然在此对着马军品头论足,却不知这厮已然更进一步……是了,此地距离含山县不到五十里,这厮肯定请命带马军去袭击含山县了!”
王会大笑道:“将军有此壮志,诚可嘉也!”
刘仁赡、柴克宏相视一眼,不约而同请战,“攻打滁州,末将请为先锋!”
……
赵象爻的话到了西方邺这里,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他凝望东关,心头暗道:“此番朝廷发军三万支援江淮,我等一路倍道兼行,进军神速,此番若能出其不意攻下东关,杀入和州境内,则大事可为!江淮东部七州,和州固然能威胁庐州、滁州、扬州三地,有进击之便利,却也处在三者包围之中,如今和州军北上,我等一旦断了他们退路,和州军必败!”
三国时,此乃吴、魏角逐之要地,至南北朝,仍为军事重地,隋唐以来,逐渐废弃。唐军入江淮后,王会退守和州,便重修东关,以拒庐州。只不过庐州并无唐军太多兵马,呈现的是守势,从未向和州用兵——唐军用兵和州时,都是从扬州、滁州这样有重兵的地方进军,故而东关虽有守卒,却是不多。
吐了一阵的朱元与江文蔚看到张易,相视一眼,不约而同迅速戴好兜鍪,抄起横刀率部又杀上前。
乌江县在和州东北,东关在和州西南。
含山县距此不到五十里,马军前驱不用多久,西方邺的副将迟疑道:“时已入夜,视野不好,马军只有千余人,擅入敌境深处,会否有冒进之嫌?”
……
“既如此,缘何可能是真?”王朴又问。
“朴如何得知?”王朴道。
“根据各地斥候上报,除却和州外,其它地方并无淮南兵马出现的迹象。”王朴面色凝重对莫离道,“出和州的淮南军已经抵达滁州全椒县,全椒县守军已经奉命退往滁州,据报,全椒县的淮南军声势浩大,竟有七八万之众。全椒县距离滁州不过六十里,倍道行军仅需一日就能抵达。”
……
“军师不解扬州之围?”王朴再问。
“因多地都有斥候。”莫离道。
含山县闻东关之败,又见唐军趁夜袭来,不知有兵马几何,遂大恐,县令守将弃城而逃!
“唯有多遣斥候,监视各地,但有所变,及时闻知。”莫离道。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