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51章 赵王领军向楚地,秦王洛阳理大局(七)
接连受挫、形势不利的官员们,无不意识到仅靠他们自身的抱团,已经很难再压倒一王二相三司,于是纷纷投向赵王,希望借助赵王与秦王之争,以赵王为首,再次组织起反攻反扑之势,甚至在赵王需要他们交上投名状的时候,大多数人也没甚么迟疑。
春帷早已落下帷幕,新进才子们也已进入各部供职,李从璟更在意的是这些人。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孔循才敢在汴州堂而皇之去拦截刑部官员,敢拿定主意要对太原犯人做手脚。
但让康义诚等人欣喜的是,赵王在彼时出现在了汴州,表明了他的态度。
在察觉到局势不利的时候,他们并非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随后又下令,大开宫门,并传令曰:吏治整顿一日不停止,宫门一日不闭,但凡有意欲入宫者,文谏也好武谏也罢,朕恭候之!
一阵爽朗笑声绕梁不绝。
崇文殿。
这名官员死的那一日,宫里的灯火一夜通明。
朝廷整顿吏治,在孙芳传案时就已露出端倪,一王二相三司的大架势,自然不会是只针对区区几名官员。
史说明宗一朝,良臣聊聊,明君可辅,臣子非才,很有道理。
赵王离开洛阳后,大理寺、刑部拿人的速度,比先前更快更猛,而且查出的罪证一个比一个准,让旧势力根本反应不及,还没有甚么举动就被陆续投入大狱。
后者的高度日复一日高于前者。
康义诚不曾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今这番模样。
满堂人物,不乏新贵,他真正瞧上眼的却是没有几个,更严苛点来说,一个都没有。如今秦王身旁人才济济,论才能,随便拧出一个都要胜过这些人,秦王实在无意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他们跪了一夜,竟然无人散去,其意态坚决的程度,简直跟沙场搏命的将士殊无二致。
大唐皇帝的宫城,自那日起,前门大开。
这两摞册子,随着时间推移,高低之别渐有变化。
有敢反抗的,秦王从不讲理,一拳放倒,拖出宫门。
然而人性总是有软弱的一部分,在一王二相三司来势汹汹之初,官员们只顾着战战兢兢,没能及时做出反抗,好生折损了一些大员,比如说户部尚书张春来、刑部侍郎孙兴等人。
双方斗争最惨烈的时候,一位户部官员在大理寺去捉拿他时,竟然事先躲到一间屋子里,也不知他心理到底作何念想,最后竟然拿腰带上了吊,并且写下血书,痛斥奸佞当道,为祸朝纲,残害忠良。
许多依附奸佞的朝臣,渐渐脱离原本阵营,那些处在中间地带的官员,逐日加入到拥护朝廷大策的立场上来。
在殿中呆了许久,李从璟先行告退。
在吏治整顿进入中期以后,也是新旧两股势力争斗最白热化的时候,皇帝的御案上,每日都会摆起高高两摞册子,一摞指责吏治整顿,一摞拥护吏治整顿。
此事传遍洛阳,有坊间效仿之,夜不闭户。
众官员于是无不大骇。
而后,身着王袍的秦王,只身大步走向那批官员,亲自动手,将一个又一个官员提起来,一个接一个扔出宫门。
群臣聚集在宫殿外,跪倒一大片,至夜不退,呼吁皇帝废苛政、行仁政,停止所谓吏治整顿。
不仅洛阳如此,诸道藩镇州县也是如此。
自那日起,秦王调集甲士,日夜宿卫宫城。
遂争相奔出。
洛阳官员在彼此间当然不可能刀兵相见,捉对厮杀,这种事只能延伸到地方,在地方体现出来,权力斗争的血腥之处,当然也会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无论如何,洛阳代表帝国脸面,表明的和谐大局自然要勉力维持。
但康义诚并未没有谋划过对策。洛阳的吏治情况如何,康义诚心里有底,要说十恶不赦之辈,很少,但贪赃枉法的,很多,够整顿标准的,也有十之二三,这是一个堪称恐怖的比例,就更不必说依附在他们这些跋扈大员身旁的其他官员,这股力量已经足以将洛阳闹翻天。
那段时日,是洛阳官场最为混乱的时候,群臣义愤,无心公务,朝廷机器的运转几近停滞。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