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9章 第9集《摄大乘论》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对于每一期的生命,当然我们的心情是有变化,有时候我们对这一期的生命很满意,有时候我们对前生不太满意。就是这个五蕴,它是一个果报法,它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算一个人生到恶道,它身为一个蚂蚁,它对现前的五蕴不满意;但是它内心当中,有一个微细的自我意识,它对那个自我意识,它还是执着的,也是爱着的、保护的。它总是希望:我现在所受用的五蕴是不满意的,但是我希望以后,有一个更好的五蕴,所以它对内心的自我意识,它是爱着的、它是充满了期待。它没有说:我现在要把这个自我放弃,我要进入到不生不灭的平等真如,进入到大般涅盘。它没有这种思考。
所以说这个五取蕴的满意度,每一个人有所不同。但是佛陀说众生爱阿赖耶,这个阿赖耶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爱乐的,没有一个人不满意自己的阿赖耶。所以这个地方,五取蕴是不合道理的。
癸二、破贪俱乐受
这个是比较微细了,以烦恼为阿赖耶。
若贪俱乐受名阿赖耶,第四静虑以上无有,具彼有情,常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
这个地方《讲义》的标点有错,在第四静虑以上,这下面的逗号要去掉;在无有的下面加一个逗号,就是:第四静虑以上无有,一个逗号,具彼有情,一个逗号。
好,我们加以说明。假设我们以贪俱乐受当做我们有情众生的根源,就是跟乐受同时生起的贪烦恼,这个地方也有过失了。怎么知道呢?就是这个四禅以上的天人,我们都知道禅定有殊胜的三昧乐,这个三昧乐使令我内心感到非常的欢喜。但是禅定的天人在受用三昧乐的时候,这个三昧乐是有为法,他常者生厌,他在经过初禅、二禅、三禅的喜乐以后,他觉得这个喜乐的感受是躁动不安,就把这个喜乐给放弃,不爱乐喜乐了,而进入到四禅的舍念清净地。这个舍念,就是他的心念是安住在不苦不乐的感受,就是一种舍受,他以这个舍受,当做他内心欢喜的安住处。
这样子讲,具彼有情,常有厌逆,就是四禅以上的天人,对于贪俱乐受是厌恶远离的,那么把它当作一个恒常的执着处,是不合道理的,因为有些众生,他对于贪俱乐受是不爱乐的。所以这个也不能当做有情众生的根源,它只是从根源当中,所流露出来的其中一个枝末而已。
癸三、破萨迦耶见
若萨迦耶见名阿赖耶,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
假设我们以萨迦耶见,这个萨迦耶见,就是从五蕴当中所产生的我见,是一种分别的我见,分别起的。这第六意识去分别五蕴,而产生的自我的意识,叫分别我见。这个地方也有过失。怎么知道呢?在佛法当中,戒定慧的修学者,到了信解无我的阶位,这个信解无我就是到了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的修行者,他虽然还没有证得我空的真理;但是对于我空的道理,深信理解,他对于这个我见的思想,是厌恶远离的,所以他在这个地方产生执着,亦不应道理。因为这个分别的我见,它不是生命的根源,它只是一个枝末而已。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大乘佛法是说:我们想要改变生命,你要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它的根源在哪里?本论的阿赖耶识,它是一个根本的微细无明,叫根本无明。小乘学者所说的这些五蕴、贪俱乐受、萨迦耶见,都是枝末无明,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产生的,都是第六意识的生灭法,都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这个地方是破除小乘对阿赖耶识错误的理解。看壬三的成自最胜,成立大乘是最殊胜。
壬三、成自最胜(分二:癸一明性摄;癸二释前非;癸三结安立)
癸一、明性摄
这当中有三科:一、明性摄;二、释前非;三、结安立。先看它的体性,明性摄,就是阿赖耶识的体性,是以什么为自体?
阿赖耶识,内我性摄。
这个阿赖耶识的我见,是一个内我,这个内我,在唯识的专有名词,经常讲到自内我,加一个自。这个自内我跟外在的我,有什么差别?我们前面说过,外在的自我是萨迦耶见,它是攀缘五取蕴相,才产生自我意识,所以它是第六意识的一个生灭法,它只有生灭,没有相续,它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你看入了无想定,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消失了,所以这个外在自我也就消失了。
但是这个自内我,它是永远不消失的,不管你跑到三界九地,乃至到等觉菩萨,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于内心有一个微细的自我意识,是任运的执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个是第七意识执阿赖耶识为自我,叫做俱生我执,它是任运现前,所以它叫做自内我。这个我是内在的,它不攀缘任何的外境,不管你外境怎么变化,它永远是爱着自我的,所以这个我,是自内我。
癸二、释前非(分三:子一释恶趣爱;子二释寂静爱;子三释无我爱)
子一、释恶趣爱
这当中有三科:一、释恶趣爱;二、释寂静爱;三、释无我爱。
虽生恶趣一向苦处,求离苦蕴,然于藏识我爱随缚,未尝求离。
一个有情众生,即使由于过去的罪业,他对今生的色身不满意,对内心的感受、思想也不满意,他希望能够换掉今生的五蕴;但是他对内心的自我,是永远不会放弃的。也就是说,他的思考是认为:我内心的最深最深处,还是有一个个体生命,我跟你不同、你跟我也不同,因为我有我的我、你也有你的我。我们这个我,对现在的身心世界不满意,我希望我今生持戒、修福,来生换一个好的果报体来受用。所以,他纵使对现前的五蕴不满意,但是他对内心的我,是不会放弃的,这种然于藏识我爱随缚,未尝求离。不管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他没有想要放弃内在自我的心情,这就是满足了佛陀所说的:一切九法界的众生,都是爱着阿赖耶的。
子二、释寂静爱
虽生第四静虑以上,于贪俱乐受恒有厌逆, 然于藏识我爱随缚。
第四禅定的天人(一个人会修禅定,他内心是爱乐寂静的),他对这个躁动的感受──不管是痛苦、不管是快乐,他都非常厌恶;他以寂静为他生命的依止处。他对于躁动的贪爱感受、跟乐受生起的贪爱感受,是非常厌恶的;但是,他内心对于内在俱生的我执,他是相续的执持着:不错,现在的我,非常满意这个自我。对于跟这个寂静乐感受的接触,这个自我是非常满意的,所以他对于这个自我意识,是没有放弃的,还是认为:有一个能受用的自我、有一个所受用的寂静感受。所以对这样一个能、所的分别,他是没有放弃的,他并没有想要进入到平等不二的涅盘。所以,他即使放弃了贪俱乐受,他也不可能放弃自我意识。
子三、释无我爱
虽于此正法信解无我者,厌逆我见, 然于藏识我爱随缚。
一个加行位的修行者,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外在的自我,就是在五蕴当中的分别,有一个能够主宰五蕴的、能够去感受五蕴的自我,他是放弃的,这个加行位的菩萨,能够放弃外在粗显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内心微细的俱生我见,他还是深深的爱着,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还有变易生死。
在经论当中有一个公案: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徒弟在山中修行。这个徒弟因为精进,而且善根深厚,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这个师父只证到三果,因为对教理没有深入了解,他就以三果为四果,起了增上慢,所以内心当中就一直停留在三果的阶位,不求进取、突破。身为徒弟,他也不好意思公开的来教授师父。这怎么辨呢?这个徒弟就施设一个方便,有一天这个师父到山下托钵的时候,经过一棵大树,突然间转过去的时候,看到一只大老虎。这个师父是三果的圣人,三果圣人的心性跟老虎接触的时候,他第一个念头起了恐惧心。
我们讲一切法因缘生,我们有很多潜伏的功能,要由境界风的刺激,才能够生起现行;他平常没有这个刺激的时候,他内心的自我意识是潜伏在里面,所以当他产生害怕,这个三果圣人他就检讨:我为什么会害怕呢?就是想要保护自我!所以,他知道自己的修证还不圆满,后来就精进的用功,也就证得四果了。
不过在唯识的经论上说:阿罗汉如果没有进入无余依涅盘,他还是有余依涅盘的时候、他生命还在的时候,他的俱生我见还在,他只断除分别的我见。所以当他遇到一些极度恐怖的事,他还是会有微细的害怕,就是他那个我相、人相的对立还存在,他还没有进入到佛的不二法界,那是没有所谓的个体,没有说谁害怕、谁不害怕,没有这种事情。这就是说明:即使我们能够信解我见、调伏对粗显生灭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相续的微细我见,还是爱着的。
我们看总结:
癸三、结安立
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成就最胜。
所以只有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恒转如瀑流──恒常相续、前后变化的一个微细的明了心识,来当做生命的根源,这样子解释生命的真相,才是最为圆满殊胜的。这个地方是把阿赖耶识的相貌,一方面从大乘的角度、一方面从小乘的邪执来加以开显。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再强调的就是:我们对于生命的宗见,会影响到我们修行的。凡夫他对生命,一直强调生命的相续,你看中国儒家思想也是,很少提到无常变化,很少。打开儒家的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强调要建立善法。以人天的教法来说,它这样讲是合理的。我们打开《阿含经》的思想,从头到尾几乎都是探讨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生命有它的相续性、有它追求建立的一面,就谈得比较少,空性的部分讲得多。你打开所有的大乘经论,《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它是空有俱谈,即空、即假、即中,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大乘佛法认为:阿赖耶识它是根本无明,但是它不能够断除,因为它相续,它只能够转变,转识成智,这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思考。
就是说你在持戒、修定、修慧之前,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标、方向在哪里。方向错了,你以后还要调整一次。所以,我们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你是怎么样呢?你在内心当中,建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当做菩提心。所以菩萨是以菩提心为自我,为他整个生命的归元;我们凡夫是以阿赖耶识为自我,以自我意识来修习善业,以自我意识来得果报;菩萨是以菩提心来修习六波罗蜜,也是以菩提心来成就无上菩提。
在经典上,有一次,很多菩萨赞叹说:文殊菩萨!你能够善巧说法、广度众生,你真是善哉!文殊菩萨说:其实这个我是没什么善哉的啦!我能够演说妙法,是因为我内心当中有菩提心,是那个菩提心在演说妙法,不是那个我在演说妙法。所以说大乘的思考,它是用转变的方式、用取代的方式,来改造阿赖耶识,不是完全的随顺、也不是完全的消灭。所以你受了菩萨戒以后,你生命的根源就是菩提心了,你因地的时候,就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同一个种性。
如果你修净土宗,那你是以本尊的功德为你的自我,本尊的加持。我为什么能够把戒持得好呢?也不是有一个我能够把戒持好,是因为以本尊的功德。如果诸位看过善导大师对净土宗的开示,善导大师很强调一个观念:你不管修习什么善法,你都要把功德回归到本尊的加持。你说:诶,我刚刚打坐、静坐的时候,念佛念得很好,不是我能够念佛,是因为弥陀弥陀的加持。
所以印光大师经常强调:净土宗强调的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功德要达到不二,自他不二。
我们了解阿赖耶识以后,我们开始用另外一个清净的功德,来取代阿赖耶识,而这个功德也是一样相续变化;但是它已经不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思考。或者你希望以菩提心、以四弘誓愿,来重新启动你新的生命;或者你愿意用弥陀的功德大海,来当作你生命的依止处。当你生命的依止处改变了,你生命的方向就有所改变。当然你要取代阿赖耶识,先要知道阿赖耶识的相貌,就是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成就最胜。
丁三、阿赖耶识体相(分二:戊一正辨安立;戊二兼说余缘)
戊一、正辨安立(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颂)
己一、长行(分三:庚一结前问后;庚二标释三相;庚三重成三相)
这当中有两科:第一科正辨安立,第二科兼说余缘。先看安立,安立当中有两科:第一个长行,第二个偈颂。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三科一、结前问后;二、标释三相;三、重成三相。先看第一科结前问后,看论文:
庚一、结前问后
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安立此相,云何可见?
我们已经用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生命的根源,从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这样子我们对整个阿赖耶识的相貌,可以说对它的相续相、变化相都了解了。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的安立此相,先解释安立。安立就是说,对一个已经存在的法,施设名相,令他了知,就是这个法我们安立很多的名相,来了解它变化的相貌,它是如何的生起?如何的变化?它有什么差别的相貌?这个地方叫做安立,安立此相。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这以下有三个回答。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