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十一章天问(八)
恋上你看书网
一场透雨过后,卫河登时改变的模样。油油的绿色冲破铅灰色岸,如同天地
间一支巨笔抹就一般,挥酒道劲,直冲大海。
岸边巨型水车的多级车轮在河水推动下,吱吱呀呀的加快了速度。虽然很不
情愿,却奈何不了这奔腾的潮流。水车另一端连接着一级级齿轮和钢轴,带动两
岸工厂里的重型设备,将各种钢料打磨成型,淬火,再由泊在码头上的运输船拉
走。运到更远处的工厂里。装在火铳、巨炮和战舰上。
“加把劲,这批货今晚要做完,老板昨天刚接了个新单儿,大伙不愁没活干
……”工头的指挥声带着笑意,从岸边的工厂里穿出来,沿着河流飘向远方。
“那是,咱们厂,毕竟是老字号。”伙计们大声答应着,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频率。天津在二十年前还是个小鱼村。建城时间短,城里百姓多是从蓟州、永平、
梁城等地招募过来的工人和卖了土地转向新行业的工厂主,这些人性格爽朗,喜
好炫耀。哪个厂里边有活干,巴不得让全城的人都知道。加上工厂都守着在河边,
河水的动力做活。哪家烟囱冒了烟,哪家厂房传出笑声,彼此都清清楚楚。那
笑声是最响亮的。肯定是生意最好的。能从开春笑到河水结冰的工厂。老板第二
年肯定会加盖厂房。招募人手。相反,一年中无声无息的工厂,也许第二年老板
就要曲尊到别人家做伙计,厂里的工人们就是另寻东家。
自从洪武十二年后,卫河两岸人家的生活就变了。这里不再是个无名小鱼村。
而是朝廷的战舰和火炮制造基地——天津。城里的工厂,有一半与军械制造业有
关联。特别是城北头的陈记。从北平搬迁过来时,头上就“顶着”圣旨,二十几
年下来。陈记早就成了天津第一天商号。陈记老板陈星,也成了天津众商家的领
军人物。跺一跺脚地面乱颤。整个天津城的工厂店铺都唯其马首是瞻。
傍晚,老陈星晃着圆圆的身躯,慢慢的蹭下马车。一个跟班伸手相搀,被他
一把推开了。人老了,难免脾气有些古怪。小跟班一吐舌头,屁颠屁颠跑到前边
去开大门,没等他跑到门边上。朱红色的府门吱呀一下打开,少东家陈青岩大步
走下台阶。搀扶住陈星的胳膊。
“爹,您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都督衙门里没有事情吗?”边向院子里走,
陈青岩边问。天津举义后,陈星被公众推举为大都督。眼下虽然战线已经远离天
津。但身为天津商团的首领和天津的最高军政长官。陈星的所承受的压力一点没
减少。做儿子的有心替父亲分担些。又实在帮不上忙,只好每天早早回来等在家
里。陪父亲说说话。也算尽到了孝心。
“今天没什么事,爵士会那帮家伙又在吵架。我听着烦,回家歇歇。”老陈
星疲惫的笑了笑,把胳膊搭在儿子的肩膀上。慢慢走进了院子。
这不是实话。从父亲的表情上,陈青岩就知道父亲心里有事,特别是近几天
来。在武伯伯的战舰岸后,细心的青岩明显的发现父亲憔悴了下去,两鬓的白
发更多,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刻。
每当陈青岩看着老父疲惫的面孔,他的心里就发酸。当年北平火药局被炸,
母亲受惊吓过度,很快病故。父亲从此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家族,一步步走到现在。
家族事业越干越大。父亲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特别是姐姐出嫁后,他身边几
乎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自己所学。与父亲的观点又往往和不来。出了点子,
往往惹父亲不快。
大门在父子二人的身后吱呀一声关闭。陈青岩搀扶着父亲穿过爬满青藤的回
廊穿进书房,他看到陈星鬓角上的汗水,但现在北方的天气还没有热到主具出汗
的地步。况且陈星今天穿得也不多。
“爹,出什么事情了。”陈青岩将老父扶到椅子上坐好,接过仆人打来的洗
脸水,亲自润湿再拧干一块毛巾,放到陈星的手上。
“保皇党的人和立宪派的人在爵士会里吵起来了。”陈星抓起毛巾放在脸上。
话语显得有气无力。仆人听到父子之间说悄悄话。赶紧退了出去,顺手将房门小
心翼翼的掩好。
“那您跟着生什么气啊,他们不是天天吵架吗?这又不是第一次。吵完了。
还不是该干嘛干嘛,有了买卖交往,彼此还热乎的跟亲哥俩儿似的。”陈青岩笑
着安慰了老父一句。他内心里倾向立宪派,但知道父亲更倾向于保皇党的主张。
以陈家现在的地位。也的确应该保皇。这不仅仅是因为朱棣当了皇上,陈家就是
皇亲国戚这么简单。而是天津商团的产业决定了保皇对他们更有利。陈家是做火
药和军械起家,天津商团有一半以上和军火生产有关联。一个喜欢开疆拓土的皇
帝和一个决策迅速的朝廷比一个为军费多少吵上三个月的爵士会,哪个会购买更
多的火器,不用想,大伙也能知道。
“没那么简单。岩儿,去后院祠堂里,将香案上的那个黑盒子拿出来。”陈
星无力的摇摇头,低声吩咐。
“嗯。”陈青岩答应着。转身出门。一会儿,屋子里就又响起了年青人特有
的脚步声。一个黑漆金锁的盒子被摆到了陈星面前的桌案上。这个盒子的钥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