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74章 东都梦华
听了这话,胡起和戴国这才对东都人口之多有了模糊概念。
可再昌盛的神道,也要从属天庭,遵守秩序,这满城的神道气息虽然浓郁,却依循着某种规律,彼此相容。
“正该如此。”邱言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回去。
叮叮当当。
前朝崩时,群雄割据,东都曾先后为三人所得,三人皆以其为都,最后一人正是大瑞太祖。几经易手,却几乎未经战乱,堪称一片乐土,是以保留了前朝文种,文化璀璨,聚集着诸多大儒,建有几座书院,衍生几方学派,隐隐有文坛圣地之态。
跟着,那群人轰然叫好,个个鼓掌称赞,不少人探手入怀,取出三两铜钱,往前面一扔。
顿时,他的视野有了变化,虽然还是那个街巷,但却从中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光芒——
楼内极大,邱言随齐白一路而行,上梯转角,走了不短的时间,才到了间雅房门外。
可听着听着,两人却感到有些不对味了,那婆媳问了路,道了谢,随后竟有马车声从人群中传出,跟着大雨倾盆,在两人心里描绘出一幅冒雨赶路的画面,感染思绪,让人心头生出压抑之感。
这也难怪,这一路北上,离边疆越远的地方,神道就越发完善,东都位于中原腹地,是大瑞的核心之一,神道昌盛,也算正常。
“邱公子果然博学。”齐白笑着恭维,也不催着三人赶路。
这里是古代,和邱言前世不同,想支撑起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异常艰难,不说别的,单单是排污、治安和维持口粮,就相当不易,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边,齐白抬头看了看天,说道:“时候不早了,邱公子,咱们还是先赶路吧,我家小姐就在前面的白玉楼等候。”
邱言则道:“我虽未来过东都,但曾看过一篇散记,上面描述东都‘人烟浩攘,添十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
“近百万?十几万的驻军?”听了齐白的介绍,胡起不由惊讶起来,他和戴国当年闯荡江湖的时候,虽然游走四方,但并未来过东都。
经他这么一提醒,戴国也想明白过来,摸了摸头道:“到底是东都,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是多。”
本来听齐白介绍,邱言还以为略有夸大,可等他真正抵达之后,才知所言不虚。
“没想到刚来东都,没见识到物华天宝,倒先找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神道气息,这个少年,似与神灵有关,而这个神灵……”
东都的酒馆,有正店、脚店之分,正店为佳,如白玉楼阁就是其中之一,为东都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
“我明白了,这是口技,以一人之口,仿外物之声,这少年好本事啊!”
与此相比,这少年身上残留下来的一点神力,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能发现端倪,是因为本尊体内的离卦微微一震,心血来潮,牵动天魂变化,才让他留了点心,借着给钱的机会细细探查,发现了痕迹。
这种飞桥,不是邱言设计的那种虹桥,而是为了美观,生生在楼身上雕刻、开辟出来,桥边配有彩灯,因还未入夜,不见华彩。
他口中的周学正,是从前的一名词人,曾写下描述东都繁华的赋。
“怎么回事?那些人在做什么?”
邱言也不客气,带着还在惊讶的胡起、戴国,步入楼中。
邱言听了这番言语,难免奇怪,他自问在东都并无朋友,虽有些名声,但只限于剑南道,所以对那位小姐的身份很是好奇,只是几次询问,齐白都只说到了地方,自会知晓。
邱言在踏入东都的时候,就察觉到了浓郁的神道气息,法域笼罩城池,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街头巷尾,处处都有神道痕迹,纵然常人难查,却逃不出修士之眼。
看着看着,邱言不禁感慨起来:“安邑之枣,江陵之橘,陈夏之漆,齐鲁之麻,姜桂藳谷,丝帛布缕……当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难怪周学正当年会写下一篇《东都赋》,今日一见,才知上面所言不虚。”
“乖乖!我戴国这辈子,就数今天见的人最多!”这番景象,引得戴国连连惊呼,但周围行人却是见怪不怪,最多看上一眼,就不再关注,显是见得多了。
他们这一路走着,沿街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店铺,往来商贾不绝,各个叫卖,所卖之物更是天南海北,无所不包,看的胡起和戴国目不暇接。
此人,正是那姬正。
“也罢,他收了我的铜板,就能以离卦感应,还是随缘吧。”邱言这么做,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习惯使然,布下闲棋,未必指望有所收获。
邱言对此并不陌生。
少年道了谢,将零零碎碎的铜钱用粗布包好,然后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矮凳,转身朝巷子深处走去。
竟是名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坐在一张矮凳上,不见其他事物。
银色光芒!神力波动!
而今,大瑞都城已迁往关中,但却无碍于东都繁华。
战袍染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