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百二十一章 龙吟(二)
牺牲两浙战局、牺牲行朝,就是为了去争一个虚名,为破虏军的形象,再添几分正色。
邹洬刹那间恍然大悟,大声抗议。
张唐、杜浒以叹息相应,想到前途,俱是心事满怀。到了晚上,天气果然像方馗说得一样,风雨如晦。小山般的巨浪一个接一个拍来,把偌大个舰队,玩弄得像一把骰子般,随意上下。
他一直希望文天祥变得果决,变得霸气,变得做事不再那么畏首畏尾。当文天祥真的有可能变成他心中的完美丞相时,杜浒瞬间觉得,其实这个形象一点都不高大。甚至可以说,陌生中透着阴冷。
“嗯!”邹洬心中压力稍轻,飞快地应了一子。边下,边问道:“如此便好,正在整训的新兵还要五千多,随时可以派出去敌挡片刻。第一标、第二标和第六标撤回来之前,达春未必攻破咱们的防线。南边呢,陈吊眼那边能跟得上么?”
文天祥的话没有错,除了少数天才外,名将多是靠经验堆出来的。只有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才信奉靠熟读几本兵书,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鬼话。从战场经验这一点上,破虏军中,没有任何人比得上张弘范、李恒和达春。这三个人,不会放着嘴边的肉不吃,等着破虏军冲过去,把皇帝救出来。崖山至今没有失陷的唯一可能就是,张弘范在那里布了个大圈套,等着破虏军去钻。
张唐愣了愣,旋即明白杜浒还为撤军的事情懊恼,合上书本,笑着答道:“赶不上又如何?难道咱能不奉丞相号令,留在两浙不归么?”
张弘范吃准了文天祥和张世杰承受不起放任行朝被人俘虏的罪名,所以才摆好了口袋让江淮军和破虏军钻。而事实上,此刻的行朝,不过是张弘范手中的人质而已。江淮军和破虏军一旦推进得快了,不按张弘范安排步调走,他立刻就可以拿下崖山,杀死小皇帝。如果张世杰和文天祥按他的步调走,则张弘范和李恒的三十多万兵马,会把江淮军和破虏军一口口吃下,然后再跟小皇帝算帐。
“张兄,你莫非是说……!”杜浒瞬间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
张唐知道杜浒留下来,必是有话跟自己说。故意不点破,取了本兵书,躺在帅舱的木窗上,借着油灯的光芒慢慢体味。留下杜浒一个人,无聊的听雨打木窗的韵律。
“福建路不能丢,丢了之后,咱们就失去了落脚地。凤叔,难道你真的认为,忽必烈会发善心,再给咱们一次重整旗鼓的机会?”文天祥笑着抹平棋盘,拿起两粒黑子,重新开了一局。
“杜某岂是如此不堪之人!”杜浒的脸瞬间变得雪白,指天发誓。“若杜某亦是那不顾大局之人,就让老天翻了我的座舰……!”
文天祥意味深长地看了邹洬一眼,摆下一粒黑子。棋盘上的局势瞬间发生变化,在一角站稳脚跟的黑子开始大幅度向外扩展,侵犯白子的领地。
“张弘范、李恒、达春都是名将。论行军布阵,你我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特别是张弘范,号称领兵以来,未败过一仗。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在广南东路他占全了情况下,所图,就不止一个行朝,一个江淮军!”文天祥点了颗子,将邹洬的棋子围住,拿下。“他想一战而竟全功,所以逼着我们去广南,在他选好的地方决战!”
“凤叔,你真的以为,凌震将军能在张弘范的打击下,坚持到援兵到达么?”文天祥重重的点了一子在邹洬的地盘中,顷刻间,将白子的阵势打乱。
“飓风一来,广南和福建的雨只会比两浙大,不会比两浙小。这大雨滂沱的,陈吊眼带着四个标的新兵,走不快!”张唐跳下木床,拉开窗子,望着外边一个个巨浪说道。
邹洬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文天祥,索性实话实说。“吊眼一直对朝廷不满,‘服从丞相,不服朝廷’,是他当日提出的条件。这次勉强他出兵,如果他出虚应故事……”
扑通,邹洬听见自己几乎跳出胸腔的心脏落回了肚子。低头细看,棋盘上,文天祥不顾规则,居然趁自己发楞的时候,多摆了十几粒子。
如果张弘范真的全力进攻,恐怕皇帝和陆秀夫大人已经殉国多日了吧。但邹洬一直强迫自己相信,张弘范麾下的北元将士惧怕海上风浪,不敢跨岛攻击。凌震将军能支撑下去,等到陈吊眼赶到的那一天。
“莫非这老天也不愿咱们远去么,才离开临安几步,雨竟然变得这般大!”张唐站在运兵舰船头,低声调笑道。
自从登船,杜浒和方馗的心境就都不大好,所以三人也没急着分开。一边看海中风浪,一边谈谈说说的,议论此番两浙之行的得失。
在没派兵出发前,文天祥忧心忡忡,急得仿佛天马上要塌下来般。陈吊眼带着四个标人马走了,福建路剩下的兵马已经不足两万,大都督却沉稳了下来,把精力放在处理政务上,并忙中偷闲,找自己来下棋。
纵使不能将破虏军主力尽歼于广南东路。收拾完江淮军后,三十万元军也可趁势剑指福建。
经历何时暗中一番运作,可以想象,在民间风评里,破虏军的形象有多高大。他们与百姓的情谊,他们为救援行朝做出的牺牲,他们仁义之师的形象,将永远印在两浙百姓的心中。并且随着市井间的民谣、评话,远远流传出去。
“我也是瞎猜的,未必对。反正自空坑后,咱们就没猜中过丞相要干什么。他命令咱干什么,咱干就是了。总之,跟在丞相身后,不会错的!”张唐半晌没听见身后的杜浒说话,低声叮嘱道。
如果这样,陈吊眼此行非但救不了行朝,反而会把全部弟兄葬送掉。这样,促成此行的邹凤叔、俞如珪和赵时俊,将成为断送抗元大业的千古罪人。
“但行朝我不能不救,否则,非但天下人要指我为葬送大宋的奸贼,你邹凤叔也不会放过我!”文天祥笑着,又摆了一粒子,与先前的子遥遥呼应。
杜浒突然意识到,看似憨厚的张唐远比自己聪明。从开始,他就看出了,这是一个死局。所以丞相命他回撤他就回撤,跟本不担心,回撤之后,被派向哪里。
邹洬被人说中了心事,愣了一下,脸上飞起些许惭愧之色。胡乱应了一手,低声解释道:“非我胶柱鼓瑟,只是自幼读圣贤书,到头来难免放不下!”
“你啊!”张唐笑着摇头。眼前这个杜贵卿还是那个原来的样子,狠辣果决,经历过几番挫折,却依然没将他的棱角磨平了些。这种性格在丞相府势单力孤时问题不大。那时大伙都在危难中,谁也不会有太复杂的想法。可随着破虏军的实力越来越壮大,这种性格的人未免会越吃亏。
方馗担心他的分舰队,早早地和亲卫解了救援艇,划回座舰上去了。中途几度差点被海浪吞没,全靠了附近战舰抛下的绳索,才没要了他的老命。杜浒这边却不着急,依旧在张唐的运兵舰上赖着。他麾下陈复宋、方胜、苏刚,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驾船的事情,用不到他这一军主帅来操心。
“白天码头上的形势你也看到了,当今民心,容我等置皇上与江淮军于不顾么?”张唐不理睬杜浒的表白,笑了笑,继续问道。
“当然也是不能。他们都是百姓,不晓得丞相府和朝廷的区别。偏偏丞相身边的人也不肯替他分忧,明明知道是陷阱,还推着破虏军跳进去!”杜浒恨恨地拍了一下桌案,目光刹那间冒出几分微寒。
“好一句到头来难免放不下。天下英雄,恐怕大多数还如此吧!”文天祥又放了颗子在棋盘上,隐隐黑子已经占据了一角之地。“所以,我让陶老么的人马退过了汀洲,凭借锦江和金山一带的炮台,做一道防线。林征老汉派人给炮台盖了防雨棚,达春想趁虚杀入福建,也不容易!”
“我不相信,丞相决不是你说的那种人!”默默地想了一会儿,杜浒摇摇头,执拗地讲。比起张唐口中冷酷无情,长袖善舞的文丞相,杜浒更愿意相信一个有些冲动,有些血勇,但顾全大局,有情有义的文天祥。
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