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903章 孤王割据自立了
杨枫跟杨钦掰手腕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高树汐。
之前,杨钦给杨枫下了一道圣旨,说他已经派人调查清楚,高延江并非是死于高树汐之手,而是被高树泓所害,让杨枫启禀讨伐高句丽国,斩杀高树泓,扶持高树汐登基继位。
杨枫当然不干,就给杨钦写了一道奏折,将高树汐弑父篡位的证据一一罗列,反请杨钦处置调查之人,以儆效尤。
杨钦立即就将杨枫的奏折驳了回去,说杨枫说的这些证据,并没有物证和人证,无法立信。
于是,杨枫就让人将物证和人证送往雒阳,交给杨钦。
谁想到,杨钦竟然也玩了一手阴的,派人暗中将人证杀死,将物证毁掉,伪称是山贼干的,并派兵清剿了一股山贼,果然在山贼的老窝“发现”了人证的尸体,以及被毁坏掉的物证。
杨钦再次杨枫下旨,让杨枫重新提供人证和物证,以证明高树泓并未弑君。
杨枫自然是大怒之极,立即再给杨钦写了一道奏折,说是他手中还有一些人证和物证,须得高树汐亲自来燕州,与高树泓对质。
杨钦刚干了那事,自然不会送高树汐去燕州送死,继续让杨枫将物证和人证送到雒阳。
杨枫不干,继续上奏折,说是大楚国多盗贼,路上不安全,请杨钦派重兵护送高树汐北上燕州,然后再去高句丽国。
父子俩,就这么僵住了。
过了大概半个月不到,经过欧元开的提醒,杨钦恍然大悟,他又中了杨枫的计了。
杨钦的目的,是让高树汐当上高句丽王。
杨枫的目的,是驳回杨钦这一计,让高树泓继续当他的傀儡高句丽王。
而这么僵住了,对杨枫自然有利,杨钦的目的就难以达成。
经过与欧元开的一番商议,杨钦悍然下了一道圣旨,言及杨枫抗旨不遵,大逆不道,敕令杨枫返回雒阳。
杨枫接到圣旨,只对传旨太监说了一句话:圣意不公,孤王割据自立了。
传旨太监吓坏了,担心杨枫会要了他的性命,仓皇离开蓟城,快马加鞭返回雒阳了。
杨枫让传旨太监回去报信呢,自然不会要他的性命。
打发走传旨太监之后,杨枫就将麾下的谋士全部召集过来,商议对策了。
待几个谋士都来到之后,杨枫淡淡说道:“父皇以圣旨逼迫于孤王,孤王无法退让,只能是割据自立了。”
“接下来,我燕州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大楚国与大荒国两大强国。”
“至于维部,孤王已经派人去通知霍雨杉,让她小心提防吐谷浑,随时备战。”
“而大楚国与大荒国,就只能是我燕州一力抗之了。”
“好在,我燕州准备充分,又彻底消化了铁勒和高句丽国两地,更是让倭岛陷入内战,更不能出岛,使得我燕州并无后顾之忧。”
“另外,我燕州的兵马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日日训练,更伴有实战训练,战斗力自然不弱,即便与大楚国与大荒国同时开战,也未必能落入下风。”
“最让孤王自信的是,我燕州的民心可用,此乃孤王敢割据自立的最大所恃。”
燕州、匈奴、铁勒和高句丽国,这几个地方的人口,加在一起,一共是三千六百五十万。
其中,燕州本土是七百万,匈奴是一百五十万,铁勒是八百万,高句丽国是两千万。
按照二十兵一的原则,燕州可养兵马一百八十多万。
但是,杨枫吞并匈奴、铁勒和高句丽国之后,将各地的兵马进行整顿,去芜存菁,只留了一百五十万。
其中,因为高句丽国的兵马战斗力最弱,被裁员的数量也是最大的。
军事改革之后,不但释放了大量的劳动力,更是减轻了军费开支,提高了生育,对燕州自然是有益无害。
须知,以前的时候,单单一个高句丽国,就有两百万的兵马。
不过呢,除了这一百五十万正规军之外,杨枫还在各地搞起了预备军。
说白了,这里的预备军,基本上相当于后世的民兵。
不忙的时候,预备军进行各种训练。
农忙的时候,预备军则是忙于自家的农田,或者去帮助一些弱小。
因为预备军都是本地人,吃喝住的问题都不是事,官府只需要每月给他们发放正规军军饷的一半就行。
一旦正规军打仗有所损失的时候,就会从各地的预备军中择优录用,使得正规军能一直,并快速保持在一百五十万的数量。
这一百五十万兵马的分布,也不均匀。
高句丽国,只留十万,各地治安大都由预备军担任。
铁勒之地,有二十万兵马陈兵于铁勒与幽州的接界之地,以防幽州军北上。
而铁勒本土之地,则是也有十万兵马,主要护卫贺胡真城。
燕州与大荒国的接界之地,也就是匈奴之地,则是有五十万兵马,其中骑兵三十万,步兵二十万,一边训练,一边防备大荒国出兵。
在并州与冀州的接界之地,也是燕州本土的地方,各有二十万兵马。
当然,这四十万兵马,是杨枫做样子给杨钦看的,以防杨钦对并州和冀州起疑心。
最后的二十万兵马,基本上就都在蓟城了。
杨枫的这种军制,从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燕州的财政负担,也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务农、经商的人数,再有杨枫统治之法,使得燕州之地格外富庶。
这也是匈奴之地,铁勒之地,高句丽国之地,人人都没有反心,能快速又心甘情愿地接受杨枫统治的原因之一。
诸葛先拱手道:“王爷所言甚是。”
“如今,我燕州灭匈奴,定铁勒,平高句丽国,乱倭岛,结盟维部与大吴国,羽翼已丰气候已成,实力不在大楚国之下,无惧也。”
“只是,师出须得有名。”
“卑职以为,王爷可以以先皇与先皇后之死为由,脱离大楚国,建立燕国,登基称帝。”
“如此一来,大楚国必生内乱,我大燕国则是军民士气大涨,有益无害。”
“到那时,只凭一个大荒国,根本无法压制我大燕国,则我大燕国建国之事顺矣。”
杨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