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
答曰。无也。
阿难。若使一切众生无有触者。宁有受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是义。知受由触。缘触有受。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触。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名色者。宁有心触不。
答曰。无也。
若使一切众生无形色相貌者。宁有身触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名色。宁有触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是缘。知触由名色。缘名色有触。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无也。
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无也。
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无名色。宁有识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名色有识。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是故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苦阴集。
阿难。齐是为语。齐是为应。齐是为限。齐此为演说。齐是为智观。齐是为众生。阿难。诸比丘于此法中。如实正观。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为慧解脱。如是解脱比丘如来终亦知。如来不终亦知。如来终不终亦知。如来非终非不终亦知。何以故。阿难。齐是为语。齐是为应。齐是为限。齐是为演说。齐是为智观。齐是为众生。如是尽知已。无漏心解脱比丘不知不见如是知见。阿难。夫计我者。齐几名我见。名色与受。俱计以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爱是我。
阿难。彼见我者。言受是我。当语彼言。如来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当有乐受时。无有苦受.不苦不乐受。有苦受时。无有乐受.不苦不乐受。有不苦不乐受时。无有苦受.乐受。所以然者。阿难。乐触缘生乐受。若乐触灭受亦灭。阿难。苦触缘生苦受。若苦触灭受亦灭。不苦不乐触缘生不苦不乐受。若不苦不乐触灭受亦灭。阿难。如两木相攒则有火生。各置异处则无有火。此亦如是。因乐触缘故生乐受。若乐触灭受亦俱灭。因苦触缘故生苦受。若苦触灭受亦俱灭。因不苦不乐触缘生不苦不乐受。若不苦不乐触灭受亦俱灭。阿难。此三受有为无常。从因缘生。尽法.灭法。为朽坏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当以正智如实观之。阿难。彼见我者。以受为我。彼则为非。
阿难。彼见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者。当语彼言。如来说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若乐受是我者。乐受灭时。则有二我。此则为过。若苦受是我者。苦受灭时。则有二我。此则为过。若不苦不乐受是我者。不苦不乐受灭时。则有二我。此则为过。阿难。彼见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彼则为非。阿难。彼计我者。作此说。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当语彼言。一切无受。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对曰。非是。是故。阿难。彼计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彼则为非。
阿难。彼计我者。作是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爱是我。者。当语彼言。一切无受。云何有爱。汝是爱耶。对曰。非也。是故。阿难。彼计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爱是我。者。彼则为非。阿难。齐是为语。齐是为应。齐是为限。齐是为演说。齐是为智观。齐是为众生。阿难。诸比丘于此法中如实正观。于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为慧解脱。如是解脱心比丘。有我亦知。无我亦知。有我无我亦知。非有我非无我亦知。何以故。阿难。齐是为语。齐是为应。齐是为限。齐是为演说。齐是为智观。齐是为众生。如是尽知已。无漏心解脱比丘不知不见如是知见。
佛语阿难。彼计我者。齐已为定。彼计我者。或言少色是我。或言多色是我。或言少无色是我。或言多无色是我。阿难。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见是。余者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我所见是。余者为非。少无色是我者。定言少无色是我。我所见是。余者为非。多无色是我者。定多无色是我。我所见是。余者为非。
佛告阿难。七识住。二入处。诸有沙门.婆罗门言。此处安隐。为救.为护.为舍.为灯.为明.为归。为不虚妄。为不烦恼。云何为七。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此是初识住处。诸沙门.婆罗门言。此处安隐。为救.为护.为舍.为灯.为明.为归。为不虚妄。为不烦恼。阿难。若比丘知初识住。知集.知灭.知味.知过.知出要。如实知者。阿难。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实知见。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或有众生。住空处。或有众生。住识处。或有众生。住不用处。是为七识住处。或有沙门.婆罗门言。此处安隐。为救.为护.为舍.为灯.为明.为归。为不虚妄。为不烦恼。阿难。若比丘知七识住。知集.知灭.知味.知过.知出要。如实知见。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实知见。是为七识住。
云何二入处。无想入.非想非无想入。是为。阿难。此二入处。或有沙门.婆罗门言。此处安隐。为救.为护.为舍.为灯.为明.为归。为不虚妄。为不烦恼。阿难。若比丘知二入处。知集.知灭.知味.知过.知出要。如实知见。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实知见。是为二入。
阿难。复有八解脱。云何八。色观色。初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不念杂想。住空处。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阿难。诸比丘于此八解脱。逆顺游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脱。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佛说长阿含第二分释提桓因问经第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国庵婆罗村北。毗陀山因陀娑罗窟中。
尔时。释提桓因发微妙善心。欲来见佛。今我当往至世尊所。
时。诸忉利天闻释提桓因发妙善心。欲诣佛所。即寻诣帝释。白言。善哉。帝释。发妙善心。欲诣如来。我等亦乐侍从诣世尊所。
时。释提桓因即告执乐神般遮翼曰。我今欲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诸天亦当与我俱诣佛所。
对曰。唯然。时。般遮翼持琉璃琴。于帝释前忉利天众中鼓琴供养。
时。释提桓因.忉利诸天及般遮翼。于法堂上忽然不现。譬如力士屈伸臂顷。至摩竭国北毗陀山中。
尔时。世尊入火焰三昧。彼毗陀山同一火色。时国人见。自相谓言。此毗陀山同一火色。将是如来诸天之力。
时。释提桓因告般遮翼曰。如来.至真甚难得睹。而能垂降此闲静处。寂默无声。禽兽为侣。此处常有诸大神天侍卫世尊。汝可于前鼓琉璃琴娱乐世尊。吾与诸天寻于后往。
对曰。唯然。即受教已。持琉璃琴于先诣佛。去佛不远。鼓琉璃琴。以偈歌曰。
跋陀礼汝父汝父甚端严
生汝时吉祥我心甚爱乐
本以小因缘欲心于中生
展转遂增广如供养罗汉
释子专四禅常乐于闲居
正意求甘露我专念亦尔
能仁发道心必欲成正觉
我今求彼女必欲会亦尔
我心生染著爱好不舍离
欲舍不能去如象为钩制
如热遇凉风如渴得冷泉
如取涅槃者如水灭于火
如病得良医饥者得美食
充足生快乐如罗汉游法
如象被深钩而犹不肯伏
[馬奔]突难禁制放逸不自止
犹如清凉池众花覆水上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