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重庆府志

卷之五學校志(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卷之五學校志

學額學基學田附重慶府

歲試取進文附學生二十名,科試亦如之,武生歲試取進二十名,廩膳生員四十名,每歲額給餼糧銀三兩二錢,遇閏加銀二錢六分,增廣生員四十名,一年一貢。

學基

宮左牆外,舊有隙地,橫三丈,長四十五丈,右牆外,橫十七丈,長十七丈五尺,尊經閣後隙地,橫四丈二尺,長二十五丈二尺,乾隆十九年為朱、胡二姓侵佔,諸生具控清理,知府傅顯勘斷歸學。二十一年,知縣王爾鑒勒限拆遷,紳士勒石于靈星門內。

學田在城西五里地,名王家園,直里一甲,冊名在縣。康熙四十九年,知縣孔毓忠,詳撥朝天驛官莊上田八十七畝六分,中田七十三畝,下田一百三十畝四分,中地一十三畝七分五厘,下地一十一畝二分五厘,共征條糧一兩七錢八分七厘四毫,歲收租米銀七兩六錢五分。

巴縣

原額十二名,嘉慶十六年,增江北廳學額六名,巴縣裁撥三名,額止九名。二十一年,銅梁裁減一名,安居裁減二名,撥還巴縣。二十三年,安居呈請複還一名。道光七年,汶川縣裁撥一名歸巴縣,仍復原額十二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基長五十餘丈,寬十丈有奇。

學田在城西佛圖關外,直里一甲,歇檯子大井灣,冊名縣學。明萬曆二十九年,川東道張文耀、知府傅光宅捐置,兵燹荒蕪。康熙二十六年,知縣李錦勘復舊田,酌定歲租谷九石三鬥九升六合,折租銀三兩七錢五分八厘四毫八絲。原系地方官收解,康熙五十七年,始歸教官收租。雍正七年,丈上中下田共一百九十三畝二分七厘九毫一絲,應徵條糧七分八厘二毫五絲,載種一石四鬥,共收租銀七兩。府縣兩學租銀除納條糧外,餘銀存作修補牆垣及諸生考課茶食等費。

江津縣

原額進八名,雍正四年,提學任蘭枝題增四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三年兩貢。

學田一百三十七畝。

長壽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永川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明萬曆四十三年,知縣戴靈武捐置一百有二畝,知縣汪昆麓捐置三十畝,邑人黃汝德捐田八十四畝。

榮昌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基廟前

牆抵縣署內城垣為界,右側隙地沿墈,下連民房,直上抵考棚左牆為界,考棚後抵鹽課地為界。左側隙地沿墈抵縣監倉為界。監倉上由五穀廟曲轉抵民田為界,後山原止沿墈。嘉慶十四年,邑紳鐘宣琳捐施墈下山地一段,直抵城北垣為界,植木五百株,其左右招佃居民以及轉更樓店房基一間,接連鼓樓壩店房基三間,只許頂換房屋,不准盜賣。

學田乾隆四十三年,邑紳顏懷舒等捐置四十畝。又

牆右濫泥溝水田三坵,北齊街心為界,西連營地,築土牆為界,內開水溝一道,以便泄水,禁止居民渣滓淤塞。南抵營田為界,東抵縣署後牆為界。

綦江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南川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道光辛醜年,傅天淮捐傅家溝田產一分,糧五分六厘,歲收租八石。癸卯年,張承淮捐蕭家莊田一分,歲收租九石。

合州

原額進十二名,廩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兩貢。

學田明置永清里、安賢里二處,今廢為民田。學地在洛陽溪右岸,萬曆間,李舒華置。

涪州

原額進十二名,廩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兩貢。

銅梁縣

原額進八名,嘉慶二十一年裁撥一名歸巴縣,額止七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安居鄉[縣]

原額進八名,嘉慶二十一年裁撥二名歸巴縣,二十三年呈請複還一名,額止七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大足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七畝六分。

璧山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定遠縣

原額進八名,廩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貢。

學田道光十九年,知縣車申田倡捐,邑人趙正管捐施共田六十六畝,歲收租谷六十四石,以作賓興典禮。

江北廳

嘉慶十六年,議准設立專學,酌定歲試取進文童六名,武童六名,科試取進文童六名,將現設學額,只准新添三名,其餘三名即于巴縣額進十二名內分撥,以符定額六名之數,廩生六名,增生六名,四年一貢。

學田歲收租銀八兩。

書院義學附重慶府

東川書院:在重慶府治洪崖坊,舊在治平寺後藏經閣左,名渝州書院。乾隆三年,知府李厚望捐建,郡人龍為霖助構,易簡有記。三十三年,川東道宋邦綏遷建今所,易今名,規制宏敞。二十四年,知縣王爾鑒置學基地,歲收租銀四百三十餘兩。五十八年知府蔡必昌、五十九

年知府趙秉淵先後增置,地租每年收穀共三百四十三石,各處地租、房租銀共八百六十五兩九

錢。道光十一年,貴州仁懷廳貢生張坦捐資補修書院屋宇、講堂。凝道書院:在府治,明嘉靖中知府劉繪建,今湮。來鳳書院:在府治右,今湮。縉雲書院:在巴縣學右,建始無考。乾隆三年,知縣王裕疆重葺。十五年,知縣張兌和

廢之。

巴縣

字水書院:在通遠門內蓮花池,舊名涵園。嘉慶二十一年,周鐘等將房屋一院捐作書院。續捐施膏火田,租穀共一百七十四石,各處房租銀共三百零五兩。觀文書院:在縣直里五甲白市驛。道光九年,分縣吳占魁先捐銀四百兩,率諸紳士募捐銀五百餘兩修建,膏火田谷一百石,生息銀一百一十五兩二錢。瀛山書院:在縣忠里六甲鹿角場,道光六年,彭德魁,捐施四房三分,地基一分修建,並捐鋪房,每年佃租銀作為膏火,租谷七十六石,作為延師修金費用。三益書院:在縣節里二甲沙鎮場,乾隆四十一年,邑人張超凡等建置,田歲收谷四十石,趙繼美有記。道光元年,陳元儒等又捐銀五百兩作為膏火,獎賞延師束修,每年租谷五十石。歸儒書院:在縣仁里十甲,嘉慶十九年,陳立勳、杜朝聘、張敬孟等贖寺田為書院,每年束修四十石,無膏火。巴縣原無鄉學,道光六年,知縣劉衡奉上憲劄飭,勸諭各場市捐設義學,即歸各鄉紳士經理。

江津縣

幾水書院:在江津縣城隍祠左。乾隆六年,署縣楊純伯建,署縣胡觀海落成。九年,知縣彭維銘增建。三十二年,知縣曾受一增修。置田歲收谷六十石。嘉慶九年,知縣徐鼎迭增租銀七百五十兩。道光十年,署縣事朱琦移建考棚之側。十一年,知縣郭彬圖斷撥能仁寺田業五處,歲收租谷八十二石八鬥,通舊管尖茶溪等業十九處,歲收租穀一百五十石九鬥,共收租穀二百三十三石七鬥。

賓興田:道光十四、十五兩年,知縣宋灝、郭彬圖先後籌辦勸捐置買崇林寺田業一分,充入

東皇會田業一分,每年共收銀一百五十餘兩,三年大比,分給士子,其田均在思里,載糧立案。鄉學二桂林書院:在縣杜里筆架山東南,院有奎閣、惜陰軒、豁然亭、滌硯池諸景。道光十三年,

楊維翰率弟姪建。餘慶書院:在杜里,楊維翰、維嶽、維暟同建義學,田共五處,載糧二石九鬥,收租穀京鬥八百三十二石,均貯承啟堂,以供義學經費,並膳族人之貧者。大學士長齡、川東道嵩齡皆有敘。

長壽縣

鳳山書院:初在紫雲崖下,知縣齊永齡建,乾隆三十一年,知縣曾受一補修。五十一年,知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她重生了,前世的她父母不详,从记事起就在外漂泊。六岁时,偶遇外出访友的清衍真人,被带回五行道宗,并赐下名字。而后她在启蒙仪式上测出单一水灵根的顶尖天资,顺理成章的拜入清衍真人门下,成为年纪最小的六弟子
佚名
被甩后,我医武双绝,你求复合做什么?
被甩后,我医武双绝,你求复合做什么?
关于被甩后,我医武双绝,你求复合做什么?:王大力在医院实习三年,迟迟无法转正,被女友嫌弃分手,转身上了白月光的宝马。王大力无可奈何,却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传承,逆天改命,一手医术,活死人肉白骨,一手强横武
燃飞扬
如懿传之阿箬掀桌
如懿传之阿箬掀桌
【搞笑文+重生+打脸+系统】阿箬回到如懿出冷宫前一年,决心洗脱嫌疑,扶持嬿婉,打脸如懿,脚踩渣男!背主求荣?“皇上,我让如懿进冷宫是为了保护她啊!”超雄容佩?分给富察琅嬅当宫女,大逼斗向如懿刮!凌云彻
佚名
穿六零:对照组女配嚣张点怎么了
穿六零:对照组女配嚣张点怎么了
【穿越+穿书+空间+系统+女配+爽文】云苏苏穿书了,还穿成了女主对照组,一名炮灰女配。女主王宁身世可怜,爹不疼娘不爱,就是颗可怜小白菜。而云苏苏却是家中团宠,嚣张跋扈,亲人无条件溺爱。为了改变书中原主
衣不完采
三国:第一谋士,开局武力
三国:第一谋士,开局武力
睁眼重生在三国时期,他和其他穿越者一样,觉醒了系统,还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谋士系统。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系统开局把他武力值拉满了?他:“闹呢,这当将军不好吗?”系统:“只有当谋士,才能永久使用武力值哦!”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