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一览

卷第一(2/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卷第一

(彩字函第五卷)。

又智度偈。

唯佛一人独第一。三界父母一切智。于一切智无与等。稽首世尊希有此。

(圣字函第五卷)。

破邪论云。太宰嚭问孔子曰。夫子圣人欤。对曰。丘博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欤。对曰。三王善用智勇。圣非丘所知。又问。五帝圣人欤。对曰。五帝善用仁信。圣非丘所知。又问。三皇圣人欤。对曰。三皇善用时。圣亦非丘所知。太宰大骇曰。然则孰为圣人乎。夫子动容。有间曰。丘闻西方有大圣人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既字函上卷)。

孔老比佛安可对  贤僚辩法为宣明

破邪论云。吴主曰。孔丘老子。得与佛比对以否。阚泽曰。远则远矣。所以然者。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诸佛设教。天法奉行。不敢违佛。以此言之。实非对明矣。成道记注云。唐律师道宣。居终南山。戒行至高。北方毗沙门。王常遣二天人冥佐之。宣尝经行。失脚。将堕阶下。天人承足。方现其身。问何人耶。曰。天神也。宣复问曰。如周之苏由。汉之傅毅。吴之阚泽。皆素未识佛法。而能知圣人生灭。声教将来。辩佛法为上。彼何人耶。答曰。彼皆天人也。为欲佛法流行此土。天遣降神佐国。宣明佛法故也。

教分优劣人何信  经爇存亡事可知

破邪论云。汉永平中。道士陈乞。与僧。以较真伪。奉敕于白马寺。置坛。合集诸家经典。沉檀为炬。已悉成煨烬。唯有佛经。俨然无损。佛法自此兴焉。(既字函上卷)。

究竟品

唯佛究竟一成功  譬金岂复重为矿

圆觉经云。金刚藏菩萨白佛言。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佛答。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可字函)。

○诸天虽乐非解脱  ○十仙报尽复轮回

佛因果经云。太子因入雪山。遍扣诸仙。欲求何果。仙人答言。为欲生天。太子又问。诸天虽乐。福尽轮回。终为苦聚。云何修诸苦因。以求苦报。皆非解脱正真之道。(辞字函第四卷)。

楞严经云。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有十种仙。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精气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禁咒。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前四行平声后六行去声)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染字函第八卷)。

金刚经颂云。

如星翳灯幻。皆为喻无常。漏识修因果。谁言得久长。危脆同泡露。如云影电光。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冤家尚作父母想  教法肯生人我心

圆觉经云。观彼冤家。如己父母。

华严经云。菩萨等观世间众生。犹如一子。欲令皆得最上安乐。(章字函第六卷)。

永嘉云。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直入三涂代苦来  总教一切成佛去

华严经云。菩萨见诸众生。作恶受苦。以是障故。不见三宝。我代彼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怯。何以故。决愿荷负一切众生。至于地狱畜生险难之处。以身为质赎彼解脱。(章字函第三卷)。

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释疑品

但知恶吉而善凶  讵识因随而果应

传灯云。二十祖阇夜多。问十九祖曰。我父母素信三宝。而常萦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邻舍。久为栴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尊者曰。何足疑乎。且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毫厘靡忒。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时阇夜多闻是语已。顿释所疑。(振字函第一卷)。

莫怪瞿昙之恶子  争柰神尧亦有朱

弘明集。问曰。佛道无为。乐施与持戒。兢兢如临深渊者。今沙门耽好酒浆。或畜妻子。取贱卖贵。此乃世之伪。而佛道谓之无为。牟子曰。工输能与人斤斧绳墨。而不能使人巧。圣人能授人道。而不能使人履而行之也。皋陶能罪盗人。不能使贫夫为夷齐。五刑能诛无状。不能使恶人为曾闵。尧不能化丹朱。周公不能训管蔡。岂唐教之不着。周道之不备哉。然无如恶人何也。当患人之不能行。岂可谓佛道有恶乎。(集字函第一卷)。

证验品

有天福尽投驴腹  非佛谁能脱彼殃

譬喻经云。有帝释天。五德离身。自知福尽。甚大忧愁。念三界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往到佛所。时佛坐禅。入普济三昧。天帝作礼。伏地志心。三归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驴母腹中作子。时驴自解。走瓦坏间。践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复反。还为天帝。佛三昧觉赞言。善哉。能于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更不勤苦。佛为说法。得须阤洹道。(兽字函第一卷)。

沙门诵经超天界  ○庾信谤法报龟形

法苑珠林云。冥报记。唐遂州人。赵文信。贞观元年。暴死。三日后。还苏云。至阎王所。见有一僧。王先唤问。一生以来。修何功德。师云。唯诵金刚般若。王忽惊起。合掌赞言。善哉。既诵般若。当得升天。何错来此。王言未讫。忽有天衣下来。引师上天。次唤文信。前问。汝修是何功德。答言。一生以来。不修佛经。唯好庾信文章集录。王言。其庾信者。大罪人也。现此受苦。颇曾识不。覆云。虽读渠文章。不识其人。王即遣人引出。庾信。乃见一龟多头。龟去少时。现一人来道。我便是庾信。为在生时。好作文章。妄引佛经。以杂俗书。诽谤佛法。谓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龟身苦也。(稿字函第八卷)。

第三门

○果于此道可入  岂离自己本来

托胎品

由三因缘感后有  亦三事合入其胎

本事经云。佛告苾刍。当知三因三缘。能感后有。云何为三。所谓无明未断故。爱未弃故。业未息故。由是因缘。能感后有。所以者何。业为良田。识为种子。爱为溉灌。无明无智。无了无见。之所覆蔽。识便安住欲有。色有无色有处。欲最为下。色为其中。无色为妙。由欲界业。感异熟果。正现在前。故可施设。此为欲有。当于尔时。业为良田。识为种子。爱为溉灌。识便安住下欲有处。若色界无色界。感异熟果。亦复如是。(甚字函第六卷)。

毗婆论。父母并中有(死有之后生有之前)三事和合者。谓父及母俱起淫贪。而共合会。母身调适无病。是时者。所谓起贪。身心悦豫。故名调适。母腹清净。无风热痰。互增逼切。故名无病。母因秽恶日月恒有血水。流出。过多稀湿。不得成胎。太少干稠。亦不成胎。若此血水。不少不多。不干不湿。方得成胎。故名是时。于是中有。入胎之时。母最后血。余有一滴。父最后精。余有一滴。和合成就。由其中有。于父于母。爱恚二心。展转现起。若男中有。于母起爱。于父起恚。作如是念。若彼丈夫。离此处者。我当与此。女人交会。作是念已。颠倒想生。见彼丈夫。远离此处。寻自见与女人和合。父母交会。精血出时。便谓父精。是自所有。见已生喜。而便迷闷。以迷闷故。中有粗重。既粗重已。便入母胎。自见己身。在母右胁。向脊蹲坐(若女中有于父起爱。于母起恚亦复如是。在母左胁向腹蹲坐)。诸有情类。多起如是。颠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萨。将入胎时。于父父想。于母母想。虽能正知。而于其母。起亲附爱。乘斯爱力。便入母胎。问曰。中有何处入胎。答曰。中有无碍。随所乐处。而便入胎。必从生门。是所爱故。问。菩萨中有何处入胎。答。从右胁而入。问。轮王独觉。中有何处入胎。答。轮王独觉虽有福慧。非极增上。将入胎时。虽无倒想。亦起淫爱。故入胎位。必从生门。(义字函第十卷)。

法苑珠林云。女人将欲受胎。月华水出者(月华血名)。于儿胞处。生一血聚。七日自破。从此而出。若血出不断者。男精不住。即共流出。若血尽已男精得住。即便有胎。复有七事受胎。一相触。二取衣。三下精。四手摩。五见色。六闻声。七嗅香。何谓相触受胎。女人月水生时。喜乐男子。若男子以身。触其身分。内生贪着。而便怀胎。何谓取衣受胎。如优阤夷。共妇出家。爱欲不止。各相发问。欲精污衣。尼取舐之。复取内根。即便怀胎。何谓下精受胎。如鹿母嗅道士精。欲心而饮遂便怀胎。何谓手摩受胎。如睒菩萨。父母俱盲。出家为道不合阴阳。手摩脐下。即便怀胎。何谓见色受胎。有一女人。月华水。成。不得男子。合欲情盛。唯视男子。如宫女人。亦复如是。即便怀胎。何谓闻声受胎。如白鹭鸟。悉雌无雄。春阳时节。雷鸣初发。一心闻声。即便怀胎。何谓嗅香受胎。如秦母牛。但嗅犊气。即便怀胎。(壁字函第九卷)。

大毗婆沙论。问曰。若受中有。彼此和合。缘会结生。如有父在弥罗国。母在支那国。如是生缘难可和合。如何中有速往结生。答。应知有情作父母业。有定不定。故于父母。有可转义。不可转义。若于父母俱可转者。即往余父母。和合处结生。若于父可转。于母不可转者。即彼女人。性虽贞洁。受持五戒。而必与余男子和合。令中有者。速往结生。若于母可转。于父不可转者。即彼男子。性虽贞良。受持五戒。而必与余女人和合。令中有者。速往结生。若于父母俱不可转者。即彼有情。未命终位。由业力故。令其父母。虽有住缘。而不顾恋。必起相趣和合之心。彼相趣时。于所经处。毒不能害。刃不能伤。及余种种夭横因缘。皆不能碍。必得和合。令彼有情。既命终已适受中有。即往结生。若有欲心不常增者。如何中有。随往结生。如马春时。欲心增盛。余时不尔。牛于夏时。狗于秋时。熊于冬时。亦复如是。如何有情。适受中有。令彼和合。而往结生。答曰。由彼有情。住中有位。业增上力。令其父母。非时欲心。亦得增盛。相趣和合。彼得结生。有余师说。相似类中。亦得结生。故无有失。谓马春时。欲心增盛。余时不尔。驴一切时。欲心增盛。应生马中者。以非时故。转生驴中。虽彼形相。与余相似。而众同分。如本不转。以诸中有。不可转故。如是中有。住经少时。必往结生。速求生故。尊者。设摩达多曰。中有极多。住七七四十九日。定结生故。尊者世友曰。中有极多。住经七日。不久住故。问曰。若七日内。生缘和合。彼可结生。若尔所时生缘未合。彼岂断坏。答曰。彼不断坏。谓彼中有。乃至生缘。未和合位。数死数生。无断坏故。大德说曰。此无定限。谓彼生缘。速和合者。此中有身。即少时住。若彼生缘。多时未合。此中有身。即多时住。问。中有形量。大小云何。答。欲界中有。如五六岁小儿形量。色界中有。如本时形量。问。欲界中。小儿形量。云何于父母起颠倒想。生爱恚耶。答。形量虽小。而诸根猛利。如本有时。能作诸事。如壁等上。画老人形。其量虽小。而有老相。问。菩萨中有。其量云何。答。如住本有。盛年时量。三十二相。八十随好。问。一切中有。形状云何。答。如当本有。谓彼当生地狱趣者。所有形状。即如地狱。乃至当生天趣中者。所有形状。即如彼天中有。本有一业引故。问。诸趣中有行相云何。答。地狱中有。头下足上。而趣地狱。诸天中有。足下头上。如人以箭。仰射虚空。上升而行。往于天趣。余趣中有。皆悉傍行。如鸟飞空。往所生处。此依人中命终者说。若地狱死。还生地狱。不必头下足上而行。若天中死。还生天趣。不必足下头上而行。若地狱死生于人趣。应首上升。若天中死生于人趣。应头归下。鬼及傍生。二趣中有。应当可知。有福中有。歆飨清净。华果食等。轻妙香气。以自存活。若无福者。歆飨粪秽。臭烂食等。轻细香气。以自存活。又彼所食。香气极少。中有虽多。而得周济。(义字函第十卷)。

既舍此身受彼身  当持善业与恶业

毗婆沙论。问曰。若无中阴者。为阎浮提命终已。生郁单越。彼于此断。于彼无有而有。若无有而有者。是无有法而有。答曰。彼终不舍死时阴。要当受生时阴。得生时阴已。然后舍死时阴。如蚇蠖虫。安前足已。方举后足。(浮字函第四卷)。

宗镜录云。大药菩萨白佛。云何识离于身。便速受身。识舍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佛言。如有丈夫。着坚甲胄。马疾如风。乘以入阵。干戈既交。心乱坠马。武艺劲捷。还即跳上。识弃于身。速即受身。弃一受一。亦复如是。又复譬如人影。现于水中。无质可取。手足面目。及诸形状。与人不异。体质事业。影中皆无。无冷无热。及与诸触。亦无肉段。及与言音。识弃故身。未受新身。相亦如是。又云。贤护童真问佛。识舍此身。随善恶业。迁受余报。其事云何。佛答。譬如风大。出深山谷。入占卜林。其风便香。经于粪秽。其风便臭。若风香臭俱至。则风香臭并兼。盛者先显。风大无形。香臭无质。然风持香臭。迁之于远。此识舍身。持善恶业。迁受余报。亦复如是。(策字函第五卷)。

宝积经云。彼识欲移。犹如睡人。梦见诸事。然此识不从咽喉。及诸孔出。其识亦复如是。不求诸孔。复问诸卵不破。其识云何移徙。佛言。譬如以瞻婆花薰麻善熟。然后压油。而言此是瞻婆花油。然彼花香。不从麻边求孔而入。因彼花麻二和合。故其香移徙。此识移卵。亦复如是。复问。此识移徙善不善业。其事云何。佛言。犹如种子。掷置地内。生芽茎叶。乃至花果。或色赤白。或性刚柔。皆业力成熟故。(丈字函第九卷)。

毗婆沙论云。若彼父母。福业增上。子福业劣。若彼父母福业劣薄。子福业胜。不得入胎。要父母子。三福业等。方得入胎。问。若富贵男。与贫贱女合。或富贵女。与贫贱男合。如何中有。亦得入胎。答。富贵男。与贫贱女合时。必于自身起下劣想。于彼女人起尊胜想。若富贵女。与贫贱男合时。必于自身生下劣想。于彼男子起尊胜想。子于父母。将入胎位。应知亦然。故入胎时。皆有等义。(义字函第十卷)。

宗镜录云。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云何。答。随福所资。果报不等。胜福资识其境则大。劣福资识。其相乃微。显识经云。大药白佛。众生舍身。云何生诸天中。及至地狱。佛言。众生临终之时。福业资者。弃之本视。得天妙视。见天宫等。如睡不睡。安隐舍寿。将舍寿时。天父天母同止一座。天母手中自然华出。摇弄之时。命便终尽。无相之识。弃舍诸根。持诸境。业。迁变果报。犹如乘马。弃一乘一。速托花内。现天母手。大药白佛。无形之识。云何假因缘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缘内。佛告大药。如木和合。相触生火。此火木中。初不可得。若除于木。亦不得火。缘合而生。因缘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寻火色相。了不可见。然咸见火从木而出。如是大药。识假父母因缘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识不得。离有形身。亦无有识。大药。如火未出。火相不现。暖触皆无。若未有身。识受想行。皆悉不现。大药。行恶业者。命终之时。甚大忧苦。见诸地狱。应合入者。足竖向上。颠倒向下。又见一处。地纯是血。缘味着心。便生地狱。腐败臭秽。识托其中。譬如粪秽。诸臭虫生其中。入地狱者。托臭物生。亦复如是。(策字函第五卷)。

瑜珈论云。若薄福者。当生下贱之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及自妄见入于丛林竹苇险恶之处。若福多者。当生尊贵之家。见寂静境。或闻美妙可意之声。及自妄见升宫殿等。可意相现。(习字函第一卷)。

宝积经云。此识从众生身内。移于彼处。有取有受而住。或受福。或受罪。从于此世。移至彼世。犹如蜜蜂。取诸花味。而舍其花。更移别花。或舍恶花。移至好花。坐花上已。乐着彼花。取彼香味。然此神识以多善根。或受天身。受天身已。以恶果故。复受地狱畜生饿鬼。轮回不已。(文字函第九卷)。

三十八个七日变  二十九种诸风吹

瑜珈论云。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各出一滴。浓厚精血。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依阿赖耶识。即此名为羯罗蓝位。(习字函第一卷)。

宝积经云。是诸众生。托胎在母腹中。三十八个七日。有二十九种。业风所吹。次第成就。第一七日。状如酪浆。第二七日。状如凝酪。第三七日。状如药杵。第四七日。状如鞋楥。第五七日。分头臂髀。第六七日。肘膝相见。第七七日。手足掌现。第八七日。二十指现。第九七日。九孔方现。第十七日。声音具足。第十一七日。九孔开通。第十二七日。生肠节孔。第十三七日。生饥渴想。第十四七日。生九万斤。第十五七日。生八万脉。第十六七日。通出入息。第十七七日。食道渐宽。第十八第十九七日。六根具足。第二十七日。遍生骨节。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七日。生血肉皮。第二十四。二十五七日。长血肉皮。第二十六七日。生发毛爪。第二十七七日。分善恶相。第二十八七日。妄生八想。第二十九。三十七日。黑白随业。第三十一。至三十六七日。身相具足。第三十七七日。念欲出生。第三十八七日。满十个月。向母产门。倒卓而生。(宫字函第五卷)。

法苑珠林云。三十八七日。在母腹中。随其本行。自然风起。宿行善者。便有香风。可其身意。骨节端正。莫不爱敬。本行恶者。则起臭风。不可心意。吹其骨节。偏邪瘘曲。使不端正。人所不喜。又云。胎中经。三十八七日。肢分悉皆具足。从此以后。复经四日。方乃出生。此说极满足者。或经九月。或复过此。若唯经八月。此名圆满。若经七月六月。不名圆满。或复缺减故。(壁字函第九卷)。

骂僧闇昧胎淹久  怀儿智慧母聪明

百缘经云。昔长者妇。孕满十月。子不肯出。寻重有身。复产一子。先怀妊者。在母右胁。如是次第。怀妊九子。各满十月而产。唯先一子。故在胎中。不得出外。其母患极。疗治无损。嘱及眷属。我腹中子。犹活不死。我若命终。开腹取子。言讫气绝。送尸冢间。请医耆婆。破腹看之。果得一儿。头发皓白。语诸亲言。我由先身。恶口骂僧。今处母胎。经六十年。受是苦恼。世尊遥知此儿。善根已熟。往到尸所。告小儿言。汝是长老比丘不。答言。实是。众白佛言。今此老儿。宿造何业。久处胎中。佛言。迦叶佛时。有诸比丘。夏坐安居。差一比丘。为僧维那。共立制限。于此夏坐。要得道者。听共自恣。若未得者。不听自恣。唯是维那独不得道。众皆不听。心怀懊恼。我为汝辈营理僧事。令得安稳行道。反不听我。自恣布萨。便骂僧众。即被牵闭室中。作是唱言。使汝等辈。常处闇冥。不见光明。如我今者。处此闇室。作是语已。自戮命终。久堕地狱。今始得脱。故在胎中。受是苦恼。然后随佛出家。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复白佛言。老儿比丘。宿植何福。出家证果。佛言。缘作维那。营理众事。值我得道。又云。昔有梵志。名曰蛭駃。有其二子。男名长爪。女字舍利。姊弟聪明。俱善论议。长爪每胜于姊。姊既妊身。弟又不如。时长爪云。我姊论胜。必是所怀智子之力。若子出世。论必胜我。当宜游方广学。其姊月满。产一男儿。名舍利弗。果达诸论。难可酬对。时诸梵志。击鼓招集国人。十八亿众会于论场。时舍利弗。辄升高座。耆旧梵志。无不惊怪。我诸论士对彼小儿得胜。不足为荣。其若不胜。大可耻愧。即遣下座小婆罗门。共舍利弗粗相答问。其婆罗门词穷理屈。渐次相推。遂至上座。尽皆不如。舍利弗。论议既胜。名闻远着。独出无侣。后求出家。得阿罗汉果。(泾字函第十卷)。

五蕴品

五蕴色受想行识  四大地水并火风

大乘五蕴论云。五蕴者。谓色受想行识。色蕴。四大所成也。受蕴。领纳苦乐。不苦不乐。三也。想蕴。取种种境也。行蕴。诸心所法。贪不息也。识蕴。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采集所摄也。(则字函)。

般若经云。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色受想行识。是为能学五蕴。善现白佛。其义云何。佛答。若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色相。如实知色生。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真如。是为如实知色。善现。如实知色。犹如聚沫。性不坚固。是名如实知色相。善现。如实知色。来无所从。去无所趣。虽无来无去而生法相应。是名如实知色生。善现。如实知色。来无所从。去无所趣。虽无来无去。而灭法相应。是名如实知色灭。善现。如实知色。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染无净。无增无减。常如其性不虚妄。不变易。是名如实知色真如(乃至知受。如水泡。知想。如阳焰。知行。如芭蕉。知识。如众幻。皆虚妄想。无去无来。生灭相应。如实知义▆色可明)复次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色。色自性空。乃至如实知识。识自性空。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五蕴。(为字函第四卷)。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丁二狗的逆袭人生
丁二狗的逆袭人生
前世,丁二狗就是个混球,为了几十块钱,卖了前来投奔他们家的大姨子宋清月,妻子绝望至极,带着刚刚满月的女儿直接投河自尽!重生回来,丁二狗洗心革面,留下了大姨子,并努力为了妻儿创造好的生活环境。靠着前世的
严大妮儿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超级战神宁枫穿越到大康六皇子身上。世人都以为六皇子疯疯癫癫、不知礼数、愚不可及、难堪大用。然而。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华夏继儒圣之后的第二位圣人、横扫天涯战无不胜的无双军神、诗词书法文学策论算数均为顶级的
追风boy
仙道第一棺
仙道第一棺
关于仙道第一棺:小山村不幸遭横祸,少年偶得至宝养龙棺,仙路无情,我唯有一棺,炼人,炼妖,炼精怪!得异体,得灵液,得机缘!养花,养草,养真龙!
箫不语
综影视:智力不行实力强大就是莽
综影视:智力不行实力强大就是莽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温馨日常向】【乱组cp】【人设ooc】签到系统:宿主不太聪明,总想莽,咸鱼,还是个吃货。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系统很废,主角很迷)每个世界都是独立的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
开局三个易
重生:清纯转校生表白我,校花哭惨了
重生:清纯转校生表白我,校花哭惨了
【重生】+【甜宠】+【养成】+【校花反撩】+【轻松诙谐】一觉醒来,暗恋三年的冷艳校花衣衫不整的躺在身边是什么感受?洛辰感受到了。前世的他面红耳赤,不知所措,完全沉浸在那绝美的画面之中,以致于落得悲惨境
一缕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