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519章 平阳之战(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19章 平阳之战

十六万汉军在晋阳附近集结完毕,沿着汾水向南行进。

八月,至平阳。

汉军在平阳以北的沿着汾水两岸扎营,并在河上建立了几座浮桥并设立木栅以防火攻。

并且随后就对平阳发起了强攻。

汉军攻城的势头猛烈,新造的一百具发石机对着城头就是一通乱砸。刘玄机看到那巨大的石砲落在平阳城头,方才知道之前看过的唐军攻打襄阳的战报,所言不虚。

果真是响天彻地,威力惊人。

守平阳的大唐赵郡王并州都督李怀真只能命人四处躲避,等到汉军蚁附攻城的时候,再让士卒出来据敌。

李怀真对于敌军拥有的如此威力强大的发石机感到意外,他这个级别的将领自然是知道大唐如何打下的襄阳,如何平定的西魏,因此当即就去信给李三郎,秉明此事。

这种国之重器被敌人窃取,这就说明朝中肯定是有对方的碟子。并且面对汉军这种强度的进攻,原本打算利用平阳消耗敌军数月的计划肯定是有点不合事迹了。

如果不尽快想出反制手段,平阳是肯定守不住的。

人刚到河东,李三郎就看到了李怀真的奏表,当即脸色凝重,平阳的战略意义很重大,若是落在敌军手里,不堪设想。

虽然还有玉璧在,但大唐这次是奔着拿下并州来的。

略一思索,李三郎就传令,已经赶到河东的八万大军集结,北上平阳。

如果平阳无法起到消耗敌军的作用,反而有失守的危险,那就放弃原计划,跟对方在平阳城下决战。

另外,李三郎还给李四去信,希望洛阳方面尽快出兵河北,以让北汉首尾不能相顾。

李四实际上已经出兵了,他本人虽然还在洛阳,但已经派遣李珩、黄君汉率军进跨过大河进攻黎阳,命朱德裕、萧释之督左武卫以及龙捷军、神策军,进攻淇水一线。

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不输于并州战场。

到八月之前,汉军在枋头和朝歌之间陆续修建了十三座戍堡,各屯兵千人驻守,沿着淇水形成防线。

朱德裕率军强渡淇水,随后建立浮桥,又命中郎将胡阔海、汤颌各率精锐攻城,十日之内,攻下七座戍堡。

并且将戍堡之中的汉军全部俘虏和斩杀。

苏定边见状,依旧是不动如山的坚守枋头。其余各戍堡的守军,全都因此感到惧怕,纷纷放弃戍堡逃亡朝歌和枋头。

朱德裕率大军包围了枋头,随后动用神机砲攻打汉军营垒,又切断了枋头和朝歌以及黎阳的联系,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也就是苏定边平日里深得军心,在这种时候依然能稳得住局面,但他也明白,枋头这样的情况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而驻守在朝歌的开府大将军傅弘之见状,率军万余精兵出城,试图进攻唐军侧翼,解枋头之围。

但数次出击,都被萧释之所领的唐军阻击,只能退回朝歌。

淇水一线的战事,唐军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李元徽在洛阳,却始终没有急着率主力支援。因为他也有些犹豫和迟疑。

“眼下淇水一线虽然取得优势,但汉军尚且能支持,若是我大军出动恐怕也只能堆到邺城一线,但邺城是坚城,城高墙厚,尚有数万精兵,最重要的是,汉军可以随时通过滏口陉回援,最多半个月就能赶回来如此也只是解了平阳之围,而最多是换陛下哪里去打晋阳,晋阳同样是坚城,久攻不下,士气低迷更容易为贼所趁”

李青莲听了李四的陈述之后,试探着问道:“大王难道是想要率洛阳主力去驰援平阳战场,一举击败北汉主力?而后借着大胜之势,协同关中大军顺势取晋阳?”

李四点点头,“然也,孤觉得,这平阳很有可能就是决定我大唐与北汉国运之战。”

从事中郎高侃道:“可汇集关中和洛阳之精锐于平阳与北汉一战,未免有些”

李四笑道:“孤注一掷?”

高侃没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但哪有万全之策?无论洛阳精锐去不去平阳,这仗都会改变局势,如此之时,若还想着留手,岂不是本末倒置?这时候不全力以赴,难道还等着刘玄机亲率大军来洛阳城下,再跟他决一死战吗?”

这一番话之后,众人也都无法反驳出兵平阳的这个决策是否正确。

但中都护赵炯却提出道:“大王想要驰援平阳,自无不可,但陛下未必会同意大王的想法,不如先行上奏”

李元徽闻言,眉毛一挑,心想这个赵二果然是搞政治的高手,深谙人心。

但他说的还真是没问题,可以说对人心把控已经很到位了,自己总不可能直接率军过去,那样就乱套了。甚至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于是李元徽当即写信给李三郎,说了自己的想法,表示自己愿意率五万精锐驰援平阳战场,一举击败北汉。然后命人迅速走送往并州皇帝行在。

李三郎已经率军赶到了平阳一线,平阳终于是转危为安。

汉军退后十里,挖掘壕沟,修建营垒与唐军对峙。

“汉军深沟高壑,看来是做好长久对抗的准备了,朕观刘玄机这行营立寨之法,倒是跟四郎的布置有些相似”

李三郎亲自带着一众将领观阵,看着汉军营垒修筑的几乎是无懈可击,想要进攻几乎没有讨巧的余地,其营建规格和各种防卫工事的分布跟唐军行营之法很有相似性。

而唐军的行营建垒之法,几乎就是机动防御大师李元徽一手制定。

中书侍郎祖君彦道:“汉主刘玄机与齐王殿下乃是旧交,我曾听闻齐王殿下曾教授汉主兵法,如今观之,想来传言不虚。”

这话虽然没有明着指责,但其含义却是十分险恶,以至于李三郎听了都有些皱眉。

一旁的赵郡王李怀真却问道:“祖侍郎是想说这刘玄机,是齐王殿下教出来?”

祖君彦笑道:“如此说,也并无不可。”

李怀真却怒道:“真是荒谬,汉主刘玄机昔日与齐王为友,也曾在太上皇面前执晚辈礼,太宗皇帝昔日曾说,刘玄机龙骧虎步,乃当世之人杰,天纵之才,陛下也曾说刘玄机用兵,可以与光武平分秋色,这刘玄机昔日还曾在家父手下为将,并将我李氏之女嫁之为妻,按照祖侍郎之意,这刘玄机就是我李唐宗室用来为难大唐不成?”

祖君彦闻言,脸上有些变色,“大王言重了,祖某绝无此意,只是听闻昔日齐王与汉主交情深厚,想必了解其为人和用兵,若此时僵持不下,不如问计于齐王殿下”

祖君彦虽然是平日里很受李三郎的信重,但面对李怀真这种宗室重臣,还是要避其锋芒的。

李怀真闻言也没有继续追究,他其实也无意跟皇帝的宠臣针锋相对。但祖俊彦这话中的含义委实有些用心险恶,若是放任这种说法流传,那李怀真的亲叔叔可就是刘玄机岳父,北汉皇后也就是李怀真的堂姐,甚至白沟之战堂弟李孝常还投降北汉,如今是在邺城身居高位。如果连齐王李元徽这种身份都要为与刘玄机旧日之谊此受诘责,那李怀真这一脉的宗室又该如何自处?

并且在李怀真看来,你一個外臣用这个来指责齐王,真是到反天罡了。

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特种兵周哲出任务因公殉职,重回高三后弥补遗憾,抢回父母的生命,追到前世的白月光,逆袭成别人眼中的学霸,赚钱如喝水般容易,至于重生的原因依旧是个谜……
喵语者
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
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
沈芫一出生就被丢在荒山野岭,十八载受尽贫寒苦楚,生命里唯一的光就是那位文弱书生,他教她识字读书知圣人所言,她采药卖钱供他考取功名。她以为两人会如此相守一生。直到楚玉宁三元及第,高中状元,打马游街;而她却被没入奴籍,成了公主府里一个可以任人蹂躏的低贱罪奴。甚至还要在楚玉宁洞房花烛时跪在他的床边,听他二人床笫之欢,为他二人备浴更衣。她想反抗,却被楚玉宁和萧云嫣活活溺死于冬日的静心湖。十八年的人生像是
卷心小趴菜
俏厨娘穿成恶婆婆后直接开局逃荒
俏厨娘穿成恶婆婆后直接开局逃荒
关于俏厨娘穿成恶婆婆后直接开局逃荒:堂堂一个天资优秀的古武世家传承人,竟然穿越到了古代!不是公主,不是世家千金,而是家刚刚被洪水冲垮了,不得不带着儿媳孙子逃荒的恶娘!乖媳妇一心依赖她,徐月淮打算一路北上,带媳妇孙子去长安城吃香喝辣。靠着她过活的极品亲戚觉得她异想天开:“还想去长安?咋不上天当神仙呢!”“有本事你别跟着!”她徐月淮就不是个服输的性子。极品亲戚靠她吃饭,只能闭嘴乖乖跟着。一路北山,徐
狐狸爱吃瓜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李世辉小时候他就经常听奶奶讲她们当年在山沟沟里开荒的故事,感觉很是向往,长大了后就做了一个荒野求生的博主,没想到意外魂穿到自己英年早逝的三爷爷身上,他开始利用自己荒野求生的本事,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四季执笔
救命!我被8080了
救命!我被8080了
【每日18点更新】 我是全校公认的人气王之一:性格随和开朗,举止有礼又有风度,成绩优异,善解人意,能歌善舞,才貌双全,作为并盛女排部的成员,每次部活时间,排球馆外都常常有人蹲守围观。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我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当现充,更宁愿一天到晚都待在家里。 是的。 我就是那种饱受诟病的,由于太会读空气而不自觉迎合别人,甚至越发在意旁人看法,以至于就算不
鸟窝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