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2/6)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说完话王氏打发小武安去洗漱,顾茵也先把棉袍子脱了下来,去了灶房。等到忙活完出门的时候,她又把棉袍子套上。

因为这个打扮,这日来摊子上光顾的客人都不由自主都多打量两眼。

还有胆大一些的熟客上前搭讪说:“小娘子生的这么好看,怎么这般惹人发笑的打扮?”

他旁边的人道:“就是,就着小娘子的美貌我都能多吃一碗馄饨!如今见不到岂不是可惜?”

王氏听到这话就不干了,立刻站出来道:“你们糙汉子在码头上天天风吹日晒不也嚷着苦?我儿媳妇细皮嫩肉的哪里经得住这刀子似的风?我们卖的是馄饨包子粥,可不是色相!”

被她这么一骂,调笑的两人立刻噤声。

她恶婆婆的名头日渐响亮,前头还听说抓住个意图调戏她儿媳妇的登徒子,把人手臂都扭断了,扔到

了河里,这下子是真的再没人小看了她去。要不是他们的东西确实好吃,不然还真是不想来招惹这恶婆娘。

等调笑的人散了,王氏脸上凶恶的神情褪去,心虚地问顾茵说:“不然我重新给你做一个吧,这好像确实不太合身。”

这先是让小武安当成了狗熊,又让人嘲笑了一番,王氏想着就算是自己这么厚脸皮的都要不好意思,别说顾茵这样面嫩的年纪。

顾茵却说不用。

虽然现在家里比从前富庶了一些,但也没富裕到衣食无忧的地步。既然都做好了,肯定得物尽其用。而且不对比不知道,这袍子穿到身上,才知道从头暖到脚的感觉这么舒服。

“只是样子差了些,但是确实很暖和。娘自己也说呢,咱们卖的是馄饨包子粥,又不是旁的什么,他们要笑就笑好了。”

婆媳两说着话,葛大婶来还蒸屉了,看到顾茵的打扮,她忍不住翘了翘嘴角,随即又忍住了笑,说起了正事儿。

“这两天确实太冷了,晚上可能还要下雪。我家老葛开始犯咳嗽了,干脆明天就开始歇年了。”

从前因为摊子上不怎么挣钱,葛家夫妇年头忙到年尾,就算过年的时候还得强撑着出摊。这么些年操劳下来,身体都有很多小毛病。这两个月葛大婶和顾茵合作,一天都能多赚几十文,虽然不多,但好歹不必那般拼命了。

顾茵接了她手里的蒸屉,笑道:“那我就提前祝叔婶儿新年好了。”

等送走了葛大婶,王氏看着冷清空荡荡的码头,也跟着道:“那咱们明儿个开始也歇着吧。”

他知道儿媳妇很看重武安进学的事,这两个月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顾茵每天都会和她报账,除去家里的吃穿用度,最多也就攒下了六两,离那十五两还是遥遥无期。

她生怕顾茵为了再多挣一点不肯歇年,说完已经在打腹稿,想后头劝说的话。

没想到她一说,顾茵就点头道:“娘说的在理,等到雪落下来,我们就也不来了,等开春了再过来。”

王氏喜出望外。

后头一连几天阴沉沉的天,雪迟迟没

落下,码头上自打葛家也收摊之后越发冷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息。

腊月的第一天,顾茵照常起身,还没下床,王氏就乐呵呵地进来把她按住。

顾茵看她高兴,不由也跟着弯了弯唇,问:“啥事什么高兴啊?”

王氏眉飞色舞笑道:“下雪啦!现在还在下雪粒子,但是一会儿肯定要下大。”

顾茵知道王氏急着让自己休息,闻言就准备下床去看。

王氏把她按住,帮她把四个四个被角都掖得死紧,“咋的这种事我还骗你啊?真下雪了!你给我睡着,我做好朝食再来喊你。”

她看贼似的看着她,顾茵只能又把眼睛闭上,没多会儿又呼吸均匀地睡着了。

骨生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被分手,我成名探后前女友后悔了
开局被分手,我成名探后前女友后悔了
“我们分手吧,你在乡镇派出所当民警,真的没有发展,我想去大城市发展……”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这种事情,他在网上刷到过很多,现实里边也见过很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他的确是一名基
佚名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苏铭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一名警校毕业生。身高两米二,体重四百斤,气质更是恶贯满盈,匪气冲天。活脱脱的一个世纪悍匪,人形凶兽!叮!恭喜宿主获得悍匪系统,违法既能获得奖励!苏铭人都麻了!别人当警察都是神探
小小大汉
开局叛出宗门,修为被废后他成仙了
开局叛出宗门,修为被废后他成仙了
大婚当日,为了照顾小师弟,妻子将让扔在了婚礼上。不仅如此,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宗门,也没有人来为他道贺。重生后,对小师弟死心塌地的妻子他不要了。废除婚约,叛出宗门,这一世他要断情绝义,不再为爱所伤!当他在
佚名
刚出狱就提离婚,渣父子悔断肠
刚出狱就提离婚,渣父子悔断肠
最爱傅津州的那年,傅津州和儿子为了白月光,亲自将她送入监狱。桑若在监狱饱受折磨,却只换来傅津州冷冰冰的一句:“你怎么不死在监狱里?”就连血脉相连的儿子也对她厌恶至极:“妈妈,你真恶心,梁阿姨这么好,你
顾念七
二十四异
二十四异
刽子手捡来的孩子,道门大辈加上一个黄仙的干儿子,三个人为首,陆续加入二十四位异士在民国时期成了一个专门处理特殊事件的组织。
耳东水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