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第105章 第105章(5/6)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5章 第105章

“现在天色已晚,没有船,如果走旱路,根本不可能追上。”

“那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大嫂可是还怀着身孕!”虎娃嚷道。

是啊,顾玉汝还怀着身孕。

虽然外人不知道,但稍微亲近点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天天跟在薄春山身边的虎娃刀六他们,知道大嫂可能有孕后,老大那个高兴劲儿。

“玉汝有身孕了?这可怎么办!”顾大伯错愕过后,也是满脸愁容。

“他怎么敢!怎么敢干出这种事!之前玉芳回门那事,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可又觉不出什么不对,万万没想到他竟能干出这种事!”顾明怒道,又对薄春山说,“春山,要不请钱县令帮忙,通过朝廷的驿站往明州那边发信,齐家人能跑到哪儿去,应该是去了明州。”

此时的顾明还觉得齐永宁只是一时失智,才做出这等事情,他根本没想到齐家会跑太远,最大的可能是去明州,再远点也不会远过临安,他根本没想过女儿可能找不回来,他担心的更多反而是女儿的名声。

“没用的爹,他们就算去明州,也不会在那停留,齐家这是打算去北晋,去投靠肃王。”

“投靠肃王?”

屋里所有人都很震惊,有些知道点局势的,当即就明白了其中的严重性,例如像顾大伯这种平头百姓,还有些不明白到底怎么了。

“这事你们别管了,也管不了,我去追。”

说完,他就转身没入如墨的夜色中,虎娃和刀六成子几个连忙追了上去。

薄团长妻子丢了这事,虽然在成子知道后,就专门交代过要低调的找,还找的都是信任的人去找,但民兵团这里还是有人知道了。

至少熊瑞和钟山是知道的。

所以看薄春山回到民兵团后,就让人叫来几个民兵小队长各种安排吩咐,之后又过来找他们,也是各种安排嘱咐,他们就知道他要去干什么了。

“你打算离开定波?”

薄春山的脸僵了一下,道:“是要离开几天,但很快就会回来,不会耽误什么事。”

“你说的这些话,你自己相信?倭寇后续人马马上就会来到定波,找府城求援,府城根本无能为力,我们只能自求多福。如今不知倭寇何时会出现,又会来多少人,你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在倭寇来临之前,手里尽量掌握多一点优势,少死几个人。你压着每个镇让他们整合民兵,让下面人建墩堡,建狼烟台,训练民兵,这关头上你走了,这一摊子事怎么办?”

“你可知道临阵脱逃,在军中是何大罪?”

“我知道你是为妻子失踪焦虑,可帅在阵前,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打赢这一场仗,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因为家中之事,就临阵脱逃,百姓该如何,天下又该如何?”

钟山在来到民兵团后,给人的感觉一直很沉默。

他不像熊瑞,虽然脾气暴躁,操练民兵下手很狠,但同时他也关心民兵,每当民兵们训练完后,他都会一边骂着他们不中用太废物,一边让人送来的膏药或者汤药,告诉他们要记得泡汤药,免得以后留下旧伤。

与他相比,钟山更像个隐形人,感觉游离在整个民兵团之外,虽然他做得事也不少,但他更像例行公事,不掺杂任何情绪。

唯一的那次,就是他花了两天时间画墩堡给薄春山那一次,那次算他第一次情绪外露。

然后就是这次了。

连薄春山都做好准备,熊瑞大抵是会骂他,万万没想到骂他的人竟是钟山。

……

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毕业后,她追随心上人来到魔都上海,甘愿做起了贤内助,却没想到男友转身投入了绿茶的温柔乡。那个绿茶还想三人行?真是离谱!她霸气手撕渣男,果断转身离去。伤心之余,她改头换面,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里,遇到了几
佚名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这段隐婚,宛如一场漫长的寒夜。她,不过是麻醉科的小小实习生,却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旁人眼中,他是京协大名鼎鼎的“第一刀”,冷漠矜贵,遥不可及。而她,只能在无数个寂静深夜,独守空荡荡的大平层,满心
佚名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一朝离奇清穿,女主便撞进了选秀现场,误把康熙当作歹人,一记飞踹,瞬间惹得侍卫层层围堵,死亡倒计时骤然开启,甚至还危及九族。千钧一发之际,她急中生智,冒充康熙生母佟佳氏转世,成了九龙尊奉的祖母。她凭借过
佚名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她重生了。上辈子的她送走双亲后病痛缠身,五十岁去世了。儿女忙于工作没能赶来,只有丈夫守在床边,临终回顾,她争强好胜不肯服输,和婆家处不好关系,和娘家不常往来,喜欢丈夫却总咄咄逼人,对一双儿女严厉也没什
佚名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前世的他本来自美丽的蓝星,却因为意外穿越到一个劳累致死的十六岁少年身上。他穿越的这个世界虽然落后,却有武道存在。武者手段超绝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不在话下。他为了成为一名武者,在铁匠铺学艺三年,才有摸骨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