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75章:总动员
在经过核实之后,官方于1月25日傍晚宣告了这一份令人激动的捷报,晚间新闻各种夸张的标题层出不穷,而官方报纸则详实讲述了这场辉煌的胜利,并附上了大量的照片—— 被击沉的战舰的照片大多模糊不清,而被俘虏的“鹰”号航空母舰形状奇特,又是战列舰底子,看起来颇为威武,因此出场次数颇多。
“这真假的?十几艘大船就给飞机炸沉了?”
“多半假不了。”
“也未必,说不定只是炸伤了,然后战列舰过去打沉了。”
“这倒是,不过上面不是说战列舰晚上才到的嘛,这照片怎么是白天?”
“这也是哈,不过谁知道呢,公家的新闻总不能有假吧?”
“呵呵,难说,说不定前线正吃着败仗呢,要不然今天的米怎么又贵了?怕不是要忽悠人下南洋送死!”
“哎,你这人咋说话的?要我说,那英夷早就是昨日黄花了,自家给德国人堵着们,还不自量力跑到咱们家门口来找死。”
“这说的有道理,德国人才几条船,他英国人要真的这么有本事,哪能让德国人堵着门?”
“但米价确实比上周更贵了一些……” “面粉也是。”
“肉也涨了,得要吃不起鲜肉了。”
“趁着罐头还没涨,多买点吧。”
“走走走,去百货店看看……”
这样离谱的大新闻实在是超乎人们的想象,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态度,这很正常,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造谣诬陷的言论,安全局以及宣传部等部门也在密切关注着舆论导向。
不过,作为胜利方,真的假不了,有质疑有取证才能真正说服人,先把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记下来,等事情继续发酵发酵在处理也不迟,正好给战时舆论控制立一个好榜样。
舆论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对于本土的普通人来说,战争的迫近也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切身的影响。
《总动员法》是左念微比较关注的事情,从很早之前就在筹划,在荷属东印度战役期间,相关的议案就进行了表决和试点。
1939年12月27日,内阁颁布了《物资统筹办法》,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尤其是舆论问题——
首先,这是一场对外战争,不是自卫战争,节节胜利,结果物资管控,这说服力上天然的弱一头。 最终,《办法》采取的是分段管控,分别采取配给、加税和监督三种办法。
糖类、肉类、油料、药品、化学纤维、汽车零部件、人造纤维、铜铝等有色金属、钨钼铬镍等稀有金属(非稀土金属)被列入了管控品行列,不允许私自销售,买方卖方都需凭票持有。
酒类、食用油、木炭、煤炭、煤气、火柴、丝绸、棉布、皮革、香烟、自行车、电灯泡等小电器以及电力等则分别加税,控制销售。
汽车整车、机械、大电器等大家伙一般人也不会买,因此主要是以监督生产和销售为主,同样待遇的还有米面这样的最基础生活品。
另外,现有的客运汽车都要接受改造,用木柴汽化器、煤气包和动机替换燃油机,并且,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每小时,赛车活动一律停办,部分卡车也要接受改造。
试点的情况还算是比较好的,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商品哄抢、囤货居奇的现象,但整体上问题不大,至少对城市的主要物资管控应当不成问题,至于向更深层深入,那还是需要一些手段的。
论起步,军_国主义在这方面确实是轻松,中俄战争期间轻易的就组织起来了,但论上限,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总动员和配给制做的最好的国家是美国和英国,而不是日本。
历史上,1942年初,《紧急价格管制法》通过生效,价格管理办公室(opa)随之成立,并迅速在全美范围内成立了超过八干个分部,价格管理办公室为全美九成以上的公民定点定量的配发了物资配给簿。
每个月,每人的配给簿可以分配到48个蓝色圆片购买凭证和64个红色圆片购买凭证。蓝片用于购买罐装、瓶装等预加工食品,红片用于购买谷物类、肉类、乳类等一般食品。
在战争中期,每磅沙丁鱼2个红片、每磅牛奶5个红片、每磅牛排20个红片。 并且,物资配给簿上还明确警告,违反配给规定的行为可能被处以10000美元罚款和10年监禁。
除了食品配给制度,美国农业部还鼓励民众在自家庭院和社区花园里种植农产品,即“胜利花园”,大约一年时间,美国各地出现了大约两干万座大大小小的胜利花园,在相当程度上缓解政府调配的压力。
工业品也受到了严格管制,就以汽车和石油为例,美国是产油大国,光本土的石油产量就占到了全世界的68,如果算上《红线协定》和中美洲的石油公司,这一数字将会提升到76;同时美国也是汽车大国,汽车产量占据全世界汽车产量的74,而到了战争中后期,这两个数字还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就算是占了全世界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产量,美国普通民众每周也只被允许加注几加仑的汽油,约18立方厘米,汽车零配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尤其是橡胶轮胎,不光不能换新,就连报废也要专门的手续,将破损轮胎交给政府进行回收。
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来的,军国主义这种病态的社会制度满足不了它所需的人和物,自然也无法触及其上限。
当然,没有了珍珠港,这一民意基础无疑会弱上一些,时间也会有所延后。
相比于一片欢腾的神州大地,西方的英伦三岛可以说是风云突变,愁云惨淡。
英国方面获得消息的时间要更晚一些,新加坡正在紧急讨论报告该怎么写,帝国一半以上的主力舰葬送于此,一旦消息传回伦敦,必然是举国震动。
直到伦敦时间的第二天下午,这份电报才被送到唐宁街,此时距离“鹰”号航空母舰投降已经过去了二十五个小时。
“这是一场无耻的偷袭!”某位雪茄胖子在震惊许久之后,狠狠的说到。 z舰队的覆灭引起了全世界战争格局的巨大变化,加上此前损失的“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如今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就只剩下“胡德”号、“声望”号、“皇家橡树”号、“伊丽莎白女王”号、“马来亚”号、“厌战”号和“巴勒姆”号这七艘了。
“皇家橡树”号算是因祸得福,在今年初,远东皇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组织了一场演习,“竞技神”号上的剑鱼鱼雷机进行了投弹训练,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架鱼雷机失事并带着训练鱼雷撞到了“皇家橡树”的a炮塔上,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远东无力维修这样的损伤,因此被送回本土,现在她还在印度洋飘着呢。
这对于太平洋战区、印度洋战区和亚洲战区的影响倒还是次要的,亚洲本身不太受海军的影响,而中美依然势均力敌,中国并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大举西进,真正危险的是欧洲战区。
kgv的进度如果还是这样落后,皇家海军的境况可就不只是高速舰不足的问题了,低速战列舰的支援也会显得捉襟见肘。
海军部与其他部门在第一时间封锁了这份消息,巨大的损失连英王也被吸引了过来。
大敌当前,追究责任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对于反对党提出的弹劾意见,各方决定暂时按下,内阁更换的太频繁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如今重要的是尽快劝说美国人加入战争,至少,也一定要加入大西洋的防务。
除了美国人,跟意大利人好好谈谈也有必要,此前双方虽然有一次愉快的“合作”,但对于正儿八经的加入对德战役,意大利人心里还是不安的,平常装装样子行了,真的打起仗来,万一德国人和法国人翻过阿尔卑斯山来,那不完蛋了吗?
阿尔卑斯防线还没修完呢,靠啥挡德国人? 目前意大利不参战,其实是不缺东西的,战争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西斯主义带来的经济问题,而石油等资源,其实也不成问题了。
英德交战后,罗马尼亚便中断了与德国的八成的石油贸易。
实际上,此前由于罗马尼亚与匈牙利的世仇——类似于中日——德国要顾及自己的粮仓以及盟国的关系,再加上罗马尼亚是法西斯政党长枪党执政,因此,德国对于罗马尼亚的态度也很微妙,在罗马尼亚主动断绝关系后,德国也没有去挽回。
作为法西斯主义“老大哥”,意大利与罗马尼亚的关系也不错,石油、煤炭、铝土等资源也正好与意大利互补,双方合作,在英国人左支右绌的情况下,反而在巴尔干和地中海掌握了不小的话语权。
在海上安全之余,空中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虽然公社方面仍然拒绝参战,原则上不允许交战双方在法国领空行动,但在英吉利海峡一侧,德国人已经从法国租借了一些土地,修建了一大批的飞机场,一些法国飞行员也参加了国际志愿航空队。
总之,德法造舰还需要一些时间,在防空安全之余,英国人在这段时间里尚且还可以左右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