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46章 驸马上朝
而后昌灵君说:“今日大喜,朕得了一件神器,拿来给大家看看。”
此事是首要大事。他直奔主题。
太监把新犁抬了出来,左元良给大家解释。
当时前户部尚书赵天野也在,左元良走出来瞅见了他,故而阴阳怪气地说:“此物跟白米放大术不同,此物真的能增加大昌之田亩。诸位大人都可以来颠一颠,看看此物有多轻便,再将其抬起来转一转,就知道此物之灵活。有此物,耕田减轻牛力,更快更好地耕田,效率是之前近一倍,若大昌人人用此物,田亩将倍增……”
别人也都读懂其中阴阳怪气,等他说完,角落有人幽幽道:“赵学士,你要不要去试试?”又阴阳怪气地否定,“赵学士就免了,他不懂……”
呵呵,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赵天野厚着脸皮出来,说:“恭喜皇上得此神器,真乃万民之福。”
他不大清楚,只是重复昌灵君的话,吹捧一句。
其本意是想让昌灵君认可这吹捧,也就等于认可了今日的他。昌灵君若是认可,别人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为官之道,步步都是门道。
昌灵君说:“赵学士毕竟是户部尚书出身,还是有点眼力。”
赵天野于是大蛇随棍上,说:“皇上,此物既是神器,献器之人皆应重赏。”
昌灵君舒心地说:“赵学士之言,甚合朕心。不知该如何赏?”
赵天野说:“敢问献器者何人?”
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答案?只是,此事没公开之前,有时还真得装糊涂。因为公不公开,赏赐绝不一样。
比方说,这是一寻常百姓所献,那给个芝麻小官,就算朝廷开恩了。
可若是齐王、晋王所献,那就得往太子之位上考量。争个头破血流也有可能。
若是公主驸马之类,不能轻,不能重,可能从爵位上赏赐最是方便。
而若不知道,那就值得考量了。
昌灵君说:“赏赐多厚,与何人所献无关。怎么,朕之大昌立了功,朕还看对方身份地位给赏赐?不可能。朕一向一视同仁。”
认真讲,他自己都不信这番荒唐词。
一视同仁?开什么玩笑的。
他连给儿女的东西都有多少之分。
但没人敢反驳。
谢安抢着站出来,第一个说:“皇上此言,有明君之象。既要一视同仁,臣以为,应当将此人爵位升一级。此人必定才华高绝,可赐其免死金牌一面,无论过往有什么不是,皆可免罪,往后若犯错,也可减轻一二。”
这简直是公报私仇的赏赐。
升爵位,有何用?公主的爵位升无可升,袁天青的爵位倒是能升,可有什么意思?无非就是给公主的孩子多留个爵位。至于袁天青自己,压根不想往官场钻,驸马都尉本身就是很好的身份。这东西升不升,他根本不在意。
至于免死金牌,更扯淡。
袁天青是驸马,除了皇上,谁能杀他?
公主尊贵,更不用说。
而若他真的犯了错,皇上要杀他,区区免死金牌拦得住?
此二者看着厚重,实则就顶个屁用。
早知道谢安不会说好话。
袁天青翻了个白眼,真的醒了。
这时,左元良说:“太傅大人所言,甚有道理。不过,此物或可为大昌增加数百万顷田亩,可否拿出一些看得着的实惠赐给此人?”
别人可以装不知道,他不能。
因为昨天他在场。
而他又真的感谢李之宜和袁天青。
赵天野则与之相对,他记恨袁天青,故而拆台道:“增加田亩是功劳,可是你也说了,这是或可,只在理论上可行,实际上,还得诸位大人去奔忙。此物或许好,但此功不能归于一人,故而太傅所言,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左元良争辩道:“皇上,大昌重农,非厚赏,不足以服人心。”
礼部侍郎陆中原说:“皇上,免死金牌即是最大的厚赐,依臣见,爵位可免。”
齐王出列,朗声道:“儿臣建议再加厚赏。”
晋王出列,朗声道:“儿臣建议再加厚赏,赏良田千顷。”
他俩的话分量很重。
话说完,殿中忽然一片安静。
但总有不畏惧他们威势的。
御史中丞刘世杰说:“皇上,赏罚应当分明,不该因个人喜乐而有所偏颇。此物当赏,但太傅大人所言,即是最好的安排。”
这又起了头,又起了新的辩论。
……偌大朝堂,变成菜市场。
袁天青看得真稀奇,又觉得羞耻,听了一会儿,他站出来说:“皇上,臣看见诸位都不反对厚赏此人。既然此人擅于制器,不如赏其银两二十万,田亩两千顷,以解其后顾之忧。将来才能为皇上,为大昌,多制几件好东西。”
此言一出,太和殿瞬间安静。
这安静比刚才的更静。
一瞬间,似乎能听到大家惊疑的呼吸……
什么?事主都出来讨要赏赐了?
这简直厚颜无耻,简直无赖。
竟然还要银两的二十万,田亩千顷,如此狮子大开口,也不怕噎着。
昌灵君呵呵一笑,对袁天青的不要脸有了新的认识。说道:“你啊你,你尚了朕的两个女儿,还不改口,以后见朕,应该称呼父皇。”
驸马和皇上首先是君臣,然后才是翁婿,一般都是称呼皇上。就算称呼父皇,一般也是私底下的称呼。而现在是在朝堂。在朝堂之上,昌灵君同意袁天青称他父皇,这本身就是奖赏,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袁天青约么懂一点,“是,父皇。”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