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21章 一桶收益
他大包大揽地说:“只要地够用,能赚到钱,安顿一些人,都是小事。”
好啊,一个有地,一个能办事,双方一拍即合。
李之宜去见昌灵君,说明此事。
昌灵君没有立即答应,反而问:“小七,朕听说这次安排进东郊的,有好些手脚不利索,甚至卧床不起的。那些人,可曾安排妥当了?”
李之宜纳闷,她常去东郊,没见过有卧床不起的。大家都在干活。她回道:“父皇,现在的东郊,连孩子都在干活。除了一人,儿臣没见谁卧床不起。”
“是吗?除了哪一人?”
昌灵君不大相信,他明明送去好多不能自养的糙汉。
李之宜说:“除了那袁天青,他最懒了。他安排所有人干活,他自己在那喝喝茶,写写信,睡懒觉。此外,瘸了的有车接车送去缝羊皮,瞎了的摸索着揉茶,就连儿臣去了那里,他也常叫儿臣煮茶,说是要教儿臣茶道。”
昌灵君没看见这场景,想象不出其中画面,下意识以为有人被虐待了。
可安排两千多户人家,不容易。
他想了想说:“既如此,茶山北边的那三座荒山,都划给你了。你要交代袁天青,为大昌效力的将士们不容折辱,要他善待。”
李之宜笑说:“儿臣遵旨。其实姓袁的虽然懒,对士兵都挺好的。”
好不好她说了不算,昌灵君不信。
但昌灵君听了她的话,很想知道真相如何,于是他招来左武卫大将军朱让,交代道:“东郊那儿朕不放心,你去查查将士们过得怎样?”
朱让是个雷厉风行、不畏权贵的人,涉及到权贵和军中的事,昌灵君总会想到此人。
接令之后,朱让带着几个兵,换了平民衣服,马不停蹄出了城。
到茶山,本想扮做平民溜进去,却遇到看门的。不暴露身份,根本进不去。为了看到真实的茶山,朱让绕了一圈,从竹篱笆翻进去,在房舍后面观察。
先看房子,石头做基础,砖石结合,再用石灰加稻草和土粘合,很结实;里面抹了白灰,干干净净。再看里面的人,男的嘻嘻哈哈,女的叽叽喳喳,孩子活蹦乱跳。闲的且闲着,忙的也都知道忙什么。这场景,挺不错的嘛!
不知不觉,他们走到女工区。
因为没走正路,他们没看到指示牌,迷迷糊糊闯入了男人的禁地。
虽说这才进来几天,大多数女子还没习惯,但提防的心可不小。一发现这几个鬼鬼祟祟的男子,那些女子就尖叫起来。
朱让转头要走,却被人围住。
正在盖房子的工人也都来围观。
要不是几人利索,翻上屋顶狂奔,就被那帮娘们抓住了。很有可能,那些女人会把他们拉到某个地方加以惩罚,灌大粪之类的,不是不可能——但跑到屋顶不代表安全。他们闯得太深了,而这里又有太多老兵油子……
“呦,那不是朱将军吗?”
朱让被认出来了,大事不妙。
更不妙的是有人评头论足,“朱将军溜进女工区了?”
“真猥琐,那可都是良家妇女。”
“朱将军,别捂脸,是你吗?”
这里的人约么知道是怎么回事。尤其认识朱让的,大概猜出这是误会。但有些人就是喜欢起哄,说朱让猥琐地闯进女工区,调戏良家妇女……
朱让逃不脱,大方地停下,说:“都是误会。在下是来看望诸位的。”
“是看老爷们,还是来看娘们?”
一个高声起哄的声音,竟是个独臂老兵喊的。
朱让于是知道,这里的人的确过得不错。不然怎么有闲心闹腾?
只不过,这闹腾到他头上——
他唬道:“别瞎说,在下奉皇命来的。”
一声皇命,才止住这场误会。
士兵们纷纷谢恩,感谢皇上和皇后的恩德,把他们带到这个地方。不光吃饱穿暖住得好,还有闲钱可赚。虽然有多有少,但是都有奔头。
更不用说,最近还发了好些东西!
七嘴八舌地讲了一通,发言者还有朱让的熟人,这下没假了。
朱让这才拉着个老部下问,“那女工区是个什么玩意?全是女人吗?”
部下回答,“可不,那个地方男人止步,连三岁的男娃都不能进。现在房子还不够,袁公子说了,要紧着伤残人士先住,需要照顾嘛。像我们这样能自理的,基本上都是分开住。婆娘带着女娃,老爷们带着男娃,拆分开。如要见面,都是婆娘出来找老爷们,要去女工区找婆娘,就得先去登记,有人会叫婆娘出来。”
朱让对此安排很满意,“好啊,这样很好。只是万一有人误闯,该怎么办?”
部下笑说:“你看那边地上,都有白灰画的线,大家都知道不能过线。至于误闯的,被那帮娘们收拾一顿,自然就老实了。我听人说,以后这边要建一堵墙,把里面都围住,现在大家伙都在忙,到冬天才能建成。”
朱让彻底放心了。便不做停留,也不去见袁天青,回宫复命。
只是半路忽然拉住马头,交代道,“你们几个不用跟着我,去找咱们那些老伙计,让他们赶紧收拾东西去茶山。”
只此一点私心,是为了老战友。
也更证明了他对茶山很满意。
带着这份“证明”,他去回报昌灵君,直言道,“皇上,那地方真不错。别说那些苦惯了的兵,就连臣,也想在告老之时到那讨个位置。”
朱让的话,昌灵君信了九成。唯独不信朱让想去东郊安家的说法。
毕竟是大将军,怎么可能?
昌灵君说:“看来,那袁天青不止会作诗,还真有那么一手。今天小七来过,说他们需要地,朕给了她三个山头,你看,朕要不要再多划一点。”
朱让严肃地回道:“皇上,那茶山虽美,却未必能长久。虽然臣的好多老部下都在那儿,但臣还是认为,应该再观察一番。臣建议,皇上先看看这个冬天怎么过,再作安排。因为这世上纸上谈兵者甚多,好心或会办坏事。”
昌灵君对这个回答感到意外。他以为朱让既然让部下去了,就会支持袁天青。
这也许就是朱让的风骨吧。不为了私利而偏颇,让他用着很安心。
他说:“朱将军所言有理。”
朱让应道:“谢皇上,臣告退。”
皇宫是一汪平静的水。它看起来总是那样,古井不波。只有沉入进去,才知道里面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暗流——正如今日,朱让出去了一趟,好像什么都没改变。但宫殿里的水流,被风吹皱了片刻,往后就都变了。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