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20章 分工合作
“放心,我一天两顿饭,管他们饱。”袁天青说了现状,又做解释道,“现在用不了那么多人,等过段时间,我再想办法安排。”
李之宜没有立刻强求,先说:“这里有多少仆役匠人了?”
王福春代为答道:“已有四百余人。”
袁天青更精确地说:“四百一十一人,其中建屋的有九十三人,采茶的有一百六十九人,你眼瞎看到的这些,不到一半。”
李之宜一阵惊讶,“这么多。”
“人多,钱花得也快,几天几十两银子往里砸,这才二十来天,银子已经花了过半了。”情势之危急,简直一触即发,但他看着却不疼不痒,不动声色,说,“我现在可就指望第一笔茶叶能尽快卖出好价钱,不然周转不开。”
“你有主意了?”李之宜问。
“也不难。这批茶叶是大家试手之作,质量不佳,我打算将其卖给突厥人,和吐蕃人。尤其突厥人,经常吃肉,腻得很。喝点茶解腻。”
李之宜听着好有趣,质量不佳的就卖给突厥人,可是能行吗?
她说:“没听说突厥人爱喝茶。”
“料想如此。福春,你把手里的活往下交一交,去会会那些突厥人。尤其刚从突厥来的,请他们喝喝解腻的茶,探探口风。”
王福春应了一声。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他略作思忖,还是问到:“公子,要是他们喜欢,问多少钱,小的该怎么回答?”
“今年的秋茶,零售价三两银子一斤,批发价一两银子一斤。”
啊?这个东西,不就是树叶子,这么贵?
王福春瞠目结舌,“要一两银子?他们嫌贵怎么办?”
“让你先去探探口风。”
只探口风,不正式谈,嫌贵就慢慢谈呗。
反正,茶叶都没制出多少。
一两银子一斤,究竟有多贵,李之宜感觉不出来。毕竟,她可以为了一首诗的评价,花费二十两银子。她不知道这里的工人辛苦一天,顶多赚个二十文,三四个月才能赚够一两银子,就这样,还让无数百姓趋之若鹜。
但不能说她心地不善良,毕竟她还会为一对贫苦的母子说话。
她想让他开口,招那母子进来做工。
招两个不能干活的进来,袁天青摇了摇头。他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开善堂的,他说:“我跟你说过,要弄成这茶厂,首先要立规矩。你如果想让那母子进来,先不管他们能不能干活,首先你要打破两个规矩。”
李之宜不信,“你别说得那么严肃?”
袁天青自说自话,“其一,这茶厂既破此例,往后就得允许招女子做工。”
李之宜不解,“这有何不可?”
袁天青说:“我说,你对这事还没我知道的多,大昌的女子,都不怎么往外跑。出来做工,人家会看不起她们的。就算我做好保障,单独安排她们住宿,让女子自己管理自己。外面那么多流言蜚语,也不好办。”
李之宜是个叛逆的女子,她不在意这些,推己及人,也以为别人不在乎。
尤其她看到有女子求到跟前,便以为天下女子都是这样。因此她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尽管敞开大门。”
袁天青暂不回答,却说第二点,“其二,那女子带这个孩子,那孩子我是用还是不用。若用他,这山上可不安全,万一出事怎么办?若不用,女子常常把孩子带来,又该怎么处理?难道要一刀切,全都不准进?不妥吧?”
这个难题,李之宜解决不了,也拿不定主意,故而去问老卢。
老卢小声说,“此二事皆难实行。”
李之宜翻了个白眼,偏偏还不信,说道:“那个女子的丈夫去当兵了,如今流落他乡,你我都不管,只怕活不过今年冬天。她丈夫为国流血,本姑娘不能眼睁睁看着。就算此事不成,也请你网开一面,让她进来。”
袁天青一直觉得,李之宜只是个小女孩,对她,他既交朋友,也利用。听到今天这句话,他才真正高看她一眼。
他带着刮目相看的心,说道:“宜丫头,你想做好事,在下十分敬佩。但好事也不能乱来。其实无论是女人还是孩子,在下不是不能安排,但需要有个名义。这样,咱们先不考虑天下的女子,只说军人家属。你跟你父亲说,若能讨来一道旨意,说是军人家属,实在家庭困难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到我这儿来。在下本事虽然有限,但肯定能帮他们安排一二。若讨不来这旨意,说明此事不可能实现,那你不如把他们带你家去做杂役。稍微照顾他们一二,也比待在我这儿强。”
李之宜听了很心动,却问:“你知不知道军人家属有多少?”
袁天青说:“我只负责实在困难的。现在也就是千儿八百人吧。等明年扩大一点,在各地建起据点,一万两万都不在话下。”
李之宜听闻此事或能实现,倍感欣慰,说:“我去试试看。”
重阳佳节,因为有正事,她中午饭都没吃,就跟王福春前后脚离开了。走了一会,她想起了什么,又急匆匆跑回来,说:“袁公子,本姑娘差点忘了,今天重阳节。要去见皇上,总得拿着点东西。茶叶我带了点,还有一物可带。”
袁天青机灵问:“你又想让我写诗?”
“对。”李之宜笑说,“有你的一首诗,到皇上那也好说话。”
想想也是个道理,袁天青于是听从其言,拿笔写诗。
想了好一会,他想到一首应景的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这个标题当然用不了了,诗中字句也有不尽合适的,但此事写的是重阳,而又与战事有关,他将其更名为《重阳思边疆》,曰: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边疆菊,应傍战场开。”
李之宜读之大喜,赞道:“好诗。有此诗在,此事成了大半。”
再次离去,她比刚才信心更足!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