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55章 火锅故事
昌灵君说:“平身,朕还以为,你至少会出去瞧两眼。”
袁天青狡辩道:“早上瞧过了。”
昌灵君问:“去哪瞧的,你出大门没有?”
袁天青又狡辩道:“差一点就出了。”
昌灵君叉腰大笑,懒得算账,走到八仙桌前问:“慧云,吃的什么?”
慧云公主说:“父皇,我们吃的火锅。下面烧着火,一直加着热,吃的浑身发热。你看儿臣,都起汗了,才让人把门窗都打开。”
昌灵君说:“这里是凉了点。”
他倒是想试试,只不过这玩意他第一次见,也不知道怎么吃。所以左右言其它。
慧云公主哪里不懂,主动解释说:“父皇,你要不要试试这火锅?看这些羊肉,切得像纸一样薄,在里面涮一息时间即可食用,方便得很。儿臣给父皇弄点尝尝?”
昌灵君说:“慧云孝顺,那朕尝尝。”
于是慧云公主给昌灵君弄了块涮羊肉,正常锅,涮好了加调料,送到昌灵君嘴边。
昌灵君一试之下,顿觉美味,说道:“鲜嫩纯正,热气腾腾,火候刚好!”
慧云公主便介绍鸳鸯锅,介绍各种菜的吃法,以及辣椒。
昌灵君之前吃过辣椒。在地里摘了吃的,新鲜得很,差点没把他辣死,后来坚决不尝这毒物。不过皇后倒是好这口,经常在自己吃的饭菜里加辣椒。他说:“无需介绍,重摆一桌,朕与诸臣同享,自然知晓其中门道。”
可不是,慧云公主也是初尝。
于是下人收拾桌子,重摆这一桌。
只见四个太监,六个宫女,三个老厨子,在李曼宁的帮衬下来来往往,手中托着陶瓷盘子,把一盘一盘的菜,红的、白的、青的、黄的,端过来,一部分摆在桌子上,一部分送到三层的小推车里。一个个弯着腰,不敢抬头。
没有吃完的菜,其实还能吃,但那是昌灵君,就不方便吃剩菜。
火锅嘛,吃剩了的也是新的。也好,还有下人没吃呢,就当加个餐。
只有一个桌子,坐了七个人,昌灵君单坐一边,其余人等两两坐在另外三边。
昌灵君戏言:“八仙桌,难得今天坐了七个人。以仙为名,七位神仙?”
哪怕是最嚣张的王崇也言不敢。
反正也是等,昌灵君又戏言,“袁天青,要不你来坐下?你给这桌子起名为八仙桌,如今只坐了七个,要不你来补全此名。”
这个要是坐下,明天指不定多少人上奏弹劾呢。就连眼下几人,也得有意见。
但是若说不坐——
昌灵君亲口请的,总得编个理由。
袁天青说:“父皇,在八仙的故事里,有一名女子名叫何仙姑,父皇真要补全这说法,不如寻一女子。慧云公主就很好。”
昌灵君问:“八仙有何说法?”
座中有一翰林学士,名关逊,亦是长安四大才子之一。
年过半百,青须花发,起身说:“皇上,西汉淮南王刘安曾著《淮南子》,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乃附会此事而起,其实只是淮南子手下的八个文人。后来有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把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等八人列于其上,也是八仙。不知驸马所言八仙,取何方之传言?”
昌灵君赞道:“关学士博学广才,实乃后人之榜样。袁天青,你说的八仙呢?”
袁天青说:“八仙嘛,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个人名虽然有了,但若是照着东游记之类的讲,有点太长,里面有各种朝代,各种历史人物,照着说出来,难免撞上哪个不该说的。更有可能说到后面,忘了前面说什么,但听故事的又能记住。不妨挑个短的,“臣说的这几个都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臣也是姑且一听,姑且一说,不曾考察过源头。如果有兴趣,我就讲讲。”
昌灵君说:“既是故事,你讲一讲。朕吃这火锅,无酒无乐,正该有个故事。”
既如此,那便讲一个马致远的杂剧: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袁天青说:“是,那臣便姑且讲讲听来的故事。当初只是随意听听,记得的不一定全乎,若是大家在别处听到了,还不太一样的,有可能就是臣编的。勿怪,勿怪。”
昌灵君带头呵呵笑,臣子也笑。
袁天青见两位公主也找了座儿听,讲道,“这个故事叫《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主角吕洞宾,地点岳阳楼。那岳阳楼,地处在岳阳古城洞庭湖畔。楼下开着个酒店,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做买做卖,都去那楼上饮酒。所以店小二都会把酒烧热,挑到楼上去卖。那一日有个道士也提墨篮到这岳阳楼,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先为前朝儒士,后遇钟离师父点化,得成仙道。那一日,吕洞宾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饮宴,忽见下方一道青气,上彻云霄,此下必有神仙出现。他目视之,却在岳州岳阳郡。不免按落云头,扮作一个卖墨的先生,长街市上来往。喊道,‘君子,都来买贫道好墨也!’”
……马致远是元代人,写的杂剧。
这杂剧都是演出来的,不是小说。
里面有很多唱词,做故事来讲,听着有点奇怪——所以他全都舍去。
只讲故事。即吕洞宾到岳阳楼饮酒,见柳树精可以度脱,但因其未得人身,便叫它去郭家投胎。又有杜康庙前的白梅树,也有灵气,又让梅树精去贺家投胎。二树精投胎后,一为郭马儿,一为贺腊梅,二人结为夫妻。三十年后,吕洞宾下凡来,要渡二树精成仙。贺腊梅很快悟道; 郭马儿却留恋红尘,迟迟不能省悟。于是吕洞宾三到岳阳楼,通过种种变幻,开启郭马儿的道心,终于使他记起前生之事,了道成仙。
一边讲着,一边吃着。
吃的是津津有味,讲的也算绘声绘色。
至少大家都沉浸其中,没有打断。
故事讲完,花了不少时间,昌灵君约么吃饱喝足。停了筷子,端起茶盏。几位文臣陪着如此。但几位将军还在吃——今日,昌灵君来的目的是看新兵,到现在没见踪影,虽说有饭菜,有故事,他却不能一直待在这……
他说:“故事不错,编了多少?”
袁天青笑说:“一半一半。”
昌灵君听故事,只为闲情,并不沉迷,不多问,而问:“那些新兵几时回来?”
袁天青说:“最早的这会儿该回来了,但臣估摸着,有一多半晚上都回不来。”
昌灵君说:“你该招三千,这可招不够。”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