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东楼晓雅

第133章 这是对楼县最大的不敬(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33章 这是对楼县最大的不敬

这件事该怎么办?

等秦明业出门后,楼晓雅看向了崔向东,用眸光询问。

“秦家以投资几千万的电缆厂,来赚总计纯利润得几百万的黑鱼这笔生意,还真是相当划算。”

崔向东冷笑了一声:“关键是,他们自以为吃定了我们。”

“对。如果我们不答应,那么青瓷镇不但会过来闹腾。而且还会把无论投在哪儿,都可以的电缆厂,投在青山之外的地方,从而通过上面给我们,增加我们无法承受的压力。”

楼晓雅站起来,皱眉原地走动着:“可如果我们答应的话,我们怎么和彩虹镇的六万父老乡亲交代?多少年后,他们也会骂我们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出卖全镇利益的败家子。”

崔向东没有说话。

他隐隐察觉出,秦家究竟要做什么了。

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就是想看看前妻,该怎么抉择这件事。

如果她为了自己的前途,贱卖集体资产的话,崔向东不但会阻止,还会对她再次失望。

“我去找楼县。”

来回走动的楼晓雅,停顿了脚步,低声和崔向东说了句,快步出门。

书记办公室内。

听到敲门声后,还在回味某种感觉的楼小楼,迅速调整好心态,淡淡的说了声进来。

楼晓雅开门走了进来。

随手把门轻轻带上时,也没关紧。

“楼县。”

楼晓雅坐在了她的对面,开始汇报工作。

尽管她很清楚,秦明业试图用投资电缆厂的事,来低价采购彩虹镇黑鱼的这件事,肯定己经和楼小楼说过了;但她还是把这件事,仔细的讲述了一遍。

最后。

楼晓雅很认真的说:“楼县,经过我的再三考虑,我决定拒绝秦明业。”

哦?

楼小楼抬了下眼皮子,问:“这是你个人的意思呢,还是你和崔向东的意思?”

楼晓雅立即回答:“是我自己的意思。和崔镇,以及全镇干部没有任何的关系。”

架着二郎腿的楼小楼,身躯微微前倾,盯着楼晓雅的眼睛:“那你知道,你独自拒绝秦明业的下场,是什么吗?”

楼晓雅吐字清晰的回答:“无非就是被调离当前的岗位,还能怎么样?总不能因为我拒绝贱卖集体资产,就把我抓去坐牢吧?”

“有点意思。”

楼小楼轻笑了下:“楼晓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初你之所以和崔向东离婚,就是为了攀上高枝,能在仕途上走的更远一些。”

楼晓雅的心,悄悄疼了下。

点头:“是。”

楼小楼轻晃着小皮鞋:“当初你为了往上爬,连婚姻都能抛弃。那你现在,为什么又要为了集体利益,要自毁前途呢?”

“婚变后,我忽然顿悟。”

楼晓雅的左手,下意识的放在小腹上:“其实人的这一生中,有很多比当官还要更有意义,更值得我努力去追求,实现的事情。”

犹豫了下。

楼晓雅才继续说:“比方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疼我爱我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宝宝。当我早上醒来时,可以趴在他的怀里,倾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嗅着他散出的能让我陶醉的男人气息。任由我们的宝宝,在我的身上乱爬,含糊不清的喊着爸爸妈妈。”

楼晓雅说到这儿时,脸上浮上了甜蜜,幸福的笑容。

神情恍惚。

开始回忆从前的幸福时光。

梦呓般的说:“我们有时候,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甚至冷战,好几天都不说话。其实呢?我表面上不理他,却盼着他快点。”

快点干啥?

梦游般的楼晓雅说到这儿时,忽然清醒。

她怎么可以在楼县面前,说她和崔向东此前的幸福生活呢?

小说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桃花马上请长缨
桃花马上请长缨
她侍奉公婆,以自己的嫁妆补贴将军府,却换来他以一身战功求娶女将军为平妻。战北望讥讽:宋惜惜,你可知你的锦衣玉食珠光宝气,全靠本将军和易昉抵御蛮敌浴血奋战得来的?你永远都成为不了易昉那样飒爽威风的女将,
六月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他意外穿越至东汉末年,当他睁开双眼,竟发现自己被三国第一美女貂蝉所救。环顾四周,只见简陋的居所,而眼前的貂蝉却是那般明艳动人。此时,段羽觉醒了十倍速度的能力。望着眼前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和这简陋的家,段
佚名
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
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
前世,她满心满眼都是侯府,孝顺公婆,操持家务,把自己的嫁妆都搭进去,养着一大家子。她本以为,真心能换来真心,安稳日子能长久。可她的夫君,却狠狠给了她一巴掌。不仅把平妻带回府,还在朝堂上,用自己全部军功
佚名
道侣三千
道侣三千
被掌门发配乌州,柏九在修仙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因为他发现,他竟有一个“道侣系统”……本书又名《你有修为百万,不及我道侣三千》
纸上谈壹
咸鱼太后当不成,摄政王抽风了
咸鱼太后当不成,摄政王抽风了
一位现代灵魂意外穿越,醒来竟是大婚之夜,老皇帝却一命呜呼,新娘秒变太后!这可是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啊!年纪轻轻,后宫头把交椅坐稳,工作?不存在的!催婚?更不可能!太后娘娘的日常就是吃吃美食,种种花草,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