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百二十五章 咸阳城外,盛世前的鼓角声
李瑄先后视察三园区后,向咸阳令李廙说道。
看起来进度可以。
选择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煤矿、铁矿,交通重要。
依靠关中所有的物品,可以全部运送到这些厂加工。
另外就是,一旦完成制造,非常容易到长安城销卖。
又可以被胡商买有,通过丝绸之路,出玉门关。
“国家以亿钱计,建立大坊。以长远来看,必然会福泽百姓。至尊英明决断。”
李廙向李瑄回答道。
这些工厂不是一时冲动建立的,西域龟兹的琉璃、肥皂,是长安中的贵物。
在长安旁边建立这种厂,明眼人都知道能赚钱。
在丝绸之路上,丝绸、瓷器如黄金一样有价值,稳赚不赔。
其他种种,朝廷都有销路,才敢建筑。
“咸阳的豪贵们对摊丁入亩如何看?”
李瑄不再提咸阳的工园,而是问关于摊丁入亩的事情。
“咸阳距离长安太近,皇帝曾在此狩猎,也是王公贵族经常游玩之地。至尊所言豪贵皆指这些…”
李廙暗指咸阳大部分耕地属于王公贵族,普通百姓没有足够多地可摊。
在摊丁入亩政策下,百姓有足够的耕地,才能官民皆利。
摊丁入亩传入咸阳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在咸阳不好实施。
好在咸阳的壮汉都在建立工厂,每月朝廷给的收入不比种地差。
将来工厂招工,也会有一部分百姓进入工厂,减少少地的压力。
“我为秦王之时,下令没收宦官、杨氏所有果园、田地、庄园,咸阳占据多少?”
李瑄又向李廙问道。
关中有五郡,京兆府、凤翔郡、华阴郡、兴平郡、冯翊郡。
其中,京兆府户籍人口二百余万。
除城内长安、万年两县,咸阳县的人口最多。
李瑄认为咸阳不仅仅只是发展工商,耕地归于农,也是必要条件。
“回禀至尊,宦官、杨氏更喜欢长安以东的骊山周围,和长安北面的渭水,以及长安以南的终南山。在西面的咸阳原划归官府的土地仍不够均。”
开元天宝的宦官,在李隆基的纵容下,家资动辄千万。
在他们眼里,渭水、骊山、终南山才算好地方。
越是往西,土地就越贫瘠,所以在咸阳原上占领的土地较少。
王公贵族们只能吃差一等的,将咸阳原上的许多田地揽去。
“我明白了!”
等这次巡视地方回去,他就敲打一些宗室诸王公主,没收他们的籍外之田,和制度内多余的田地,为百姓的生计。
宗室被供着还不满足,学着豪强大族去土地兼并。
“李县令认为我颁布的考成法如何?”
李瑄想看看身为县令的真实看法。
“咸阳的一众属吏,都觉得有压力。但臣不考虑这些,只一心为百姓的衣食,这比考成更重要。”
李廙回答道。
“能这么想很不错,天下的官吏要都像李县令这样,何愁不太平?”
李瑄赞叹李廙的话。
立法考成,一目了然。那些混吃等死之辈,一定混不下去。
庸才看到诏书的那一刻,也会嚎啕大哭。
优胜劣汰,本就是官场规则。
而当下的大唐,恰恰是一些庸才和混子在地方辗转一辈子,他们走到哪里,就祸害到哪里。
当天,李瑄与李廙入咸阳城,居住在此。
百姓在城中夹道相迎,欢呼不止。
至尊驾到,对小小的咸阳城来说蓬荜生辉。
接下来十几天时间,李瑄先后在凤翔、冯翊、兴平郡巡视。
关中的太守、县令,都是朝廷新任。最起码面上还行。
李瑄不是监察而来,只是看看关中百姓生活得如何。
关中平原,秦汉时为天府之国,但到了大唐,三百万人都养不起。
李瑄也在田地中,观看刚种下的粟和麦。
询问老农后,知道关中平原的土地,亩产量比中原低。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