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二十章:大义凛然的吴王(3/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十章:大义凛然的吴王

太子干干净净,天子干干净净。

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当这个事情传出后,吴王会获得什么名声?

大义灭亲的名声,仁德而大义的名声。

昔年墨家矩子腹大义灭亲,而广获仁义之名;距离稍微近一些的,当年的陈氏不也同样如此?

而天子和太子则是永远欠下吴王一份情面!

无论是出于情理还是出于什么。

今日你杀了我儿子,我不仅退后一大步为你遮掩,更是把所有的罪过、脏水承担到自己的身上,一身污泥;我这般的忠诚,他日你说我做了什么事情,你才能够削藩?

你才能够削除我的封地?

你说我谋逆?当年你杀了我的儿子,我都为你找补,我现在怎么可能谋逆?

你说我有不臣之心?当年你杀了我的儿子,我都为你找补,我现在怎么可能有不臣之心?

三代之内,甚至四五代之内,吴王通过此事已经有了不败金身。

我,吴王,大汉忠臣。

吴王站在朝堂之上,他看着对面如坐针毡的天子和站在那里脸色已经阴沉的像是能够滴出水来的太子,内心几乎狂笑出声。

他甚至想要高喊一句。

“谁能杀我?”

“谁敢杀我!”

天子想要削藩的消息早已经是传遍了诸侯国,而今日起,天子除非是彻底不要脸面了,否则他就算是对天下诸侯动手,也不能对吴王动手了。

刘恒的神色阴沉了一瞬,但眨眼之间就收敛了起来。

事已至此,无论他是否同意吴王的要求,吴王想要做的都已经做到了。

他只能点头:“哎――”

“便依照吴王叔所说吧。”

陈彼微微低下头,眼神中带着些许的无奈之色,吴王果然是聪明人,难怪能够稳固的发展了这么多年啊。

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哦不,在众目睽睽却被所有人忽视的正中央,有两个人却轻轻的破碎了。

代王甚至看着吴王的脸,眼睛中带着的满满的都是“我正在死战,你怎么先投降了?”

吴王装作看不见的样子,只是挺直腰杆,退了回去。

一个儿子算什么。

若能够换的吴国能再发展两代、三代人的时间,别说是一个儿子被太子杀了,哪怕是现在太子让他把剩下的儿子都杀了,他也会一脸忠诚的照做。

儿子么。

他如今尚且是壮年,再生几个就是了。

长子?

前面的儿子都死了,下一个就是长子。

嫡子?

他的王后随时可以更换,谁是王后,她的儿子就是长子。

吴王看着刘恒,嘴角带着笑容。

他虎视眈眈的,是那个他几乎触手可及的大位!

“可是”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代王才一脸怔然的看着坐在高位的刘恒,还准备说什么。

而这一声可是彻底点燃了刘恒的怒火。

他被吴王算计到了这种程度,自己的儿子竟然还和一个叉烧一样?

可是?

此时的刘恒甚至想要送刘武去见高皇帝!

他直接怒斥一声:“朝堂大事,有你说话的资格?”

“来人!”

“将这个孽畜给我压下去!”

他的眼睛中愤怒的火焰升腾而起:“传朕之令,改代王为梁王,即刻就藩,不得有误。”

刘恒扫了一眼站在那里的孔云:“此外,国子监祭酒孔云御前失仪,罢职,回乡养老去吧!”

说完之后,刘恒直接拂袖而去。

长乐宫

刘恒看着面前的刘启,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了一句:“你做出的孽事!”

一只笨蛋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人生两大仇恨不能忍,一是弑父之仇,二是夺妻之恨!叶凡未满七岁就成为家族内斗的牺牲品,跟随父母,被逐出家族,遭遇暗杀!为保护叶凡,叶天旭、苗君兰不顾生死,分头引开大批杀手,从此渺无音讯!叶凡流落街头,所
幼儿园一组
惊!无良王爷插足求名分
惊!无良王爷插足求名分
【爆笑+医妃+甜宠+萌宝】穿成镇南王府准王妃,但冷酷王爷,竟然吃干抹净不承认了?哼,你既无心我便休!一纸休夫书,沈时鸢藏起孕肚逃走五年。五年后,镇南王府太妃病重,镇南王四处求医无果。此时,神医清梧横空
青栀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前世,父母离婚,她被母亲带走,进入那个可怕继父的家里。继父心思不纯,竟然想侵犯她,母亲还在那袖手旁观!为了保住清白,她选择跳楼。重生后,她回到1985年,回到父母离婚那年。这次,她不想跟着扶弟魔妈妈,
佚名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大周太子杨承重生到一岁婴儿时期,大器晚成逆袭系统早到了五百年。【五百岁的你,无妻无子,臭名昭著,你的人生可谓一败涂地,凄惨无比。】【你的母后云璃月因担忧你而心力枯竭,濒临死亡,请你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她的
语成
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
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
关于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大兆国丞相老年得女,出生之日漫天霞光万道,天降祥瑞。半夜却来了一大群的妖魔鬼怪。幸得紫阳真人出手护住丞相府嫡女。丞相府嫡女连音跟随紫阳真人入道观修行,及笄后出了道观。从此
胭脂玉